文 | 數字力場 佘宗明
東方甄選之于抖音,就像董宇輝之于東方甄選。
怕就怕,抖音與東方甄選在修昔底德陷阱中陷入猜疑鏈。
這是我對所謂的“東方甄選PK抖音”這事的基本看法。
連日來,這事的輿論熱度居高不下。
盡管東方甄選跟抖音都保持了高度克制,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哄客卻是掀起“解釋狂歡”,以至于樹欲靜而風不止。
這場風波原本可以拆分為兩件事:
東方甄選啟動自營APP直播
東方甄選旗下賬號抖音自營店鋪被關
但在很多人眼中,這只是同一件事情里的因與果。
循著“天下苦超級平臺久矣”的邏輯,不少人將此事套進“弱者不堪強者壓制揭竿而起”的敘事框架中。
但超級平臺、超級主播或超級直播機構,都是“超”字號,網民沒必要進行弱者的自我移情代入。
它們之前的聯手是必然,現在的博弈也是必然,“相愛相殺”是“時移則勢異,勢異則情變”后的定數。
01
抖音不是殷商,東方甄選不是西岐——雖然它們都在“封神”。
即便是當下關系有些微妙,也無礙于拋出這么個結論:
東方甄選,就是抖音的“董宇輝”。
董宇輝跟東方甄選,無疑是相互成就。
俞敏洪對董宇輝顯然有知遇之恩,這不是簡單的Boss和員工關系可類比。
“考慮讓董宇輝接班”雖有畫餅之嫌,卻也難掩俞敏洪對董宇輝的賞識。
董宇輝也救了俞敏洪一“命”,或許有人說,沒有董宇輝,東方甄選也可以有張宇輝、李宇輝、王宇輝,他們的代號可能是頓頓、yoyo、石明,可誰能否認,董宇輝的能力稟賦加速了整個新東方的回血呢?
謂予不信,看看董宇輝跟其他主播的場觀對比。
但很多人沒看到的是,董宇輝和東方甄選,也在相互牽制。
東方甄選不能沒有董宇輝,但又不能只有一個董宇輝——萬一……我是說萬一……“優質偶像”董宇輝也單飛了或塌房了呢?
東方甄選無法戒斷“董宇輝依賴癥”,卻又害怕受制于“董宇輝依賴癥”。
盡管董宇輝自曝曾婉拒稅后2億年薪工作、拒絕單條廣告視頻上千萬的報價,迂回地表達了“不鞴雙鞍,不事二主”的忠心,可說東方甄選不想復制出更多的董宇輝來,降低風險系數,那肯定是假的。
董宇輝未必就清高傲岸到視天價薪酬為糞土的地步,但他也深知,自己不能失去東方甄選。
畢竟,目前跟他配一臉的直播機構,也就只剩東方甄選了。能讓他聲譽與利益都得到平衡保障的,還是只有東方甄選。
董宇輝不是小楊哥,也不是辛巴,他掰扯天文地理的帶貨風格,需要在調性包容度極強的空間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目前頭部直播機構中能給他這樣條件的,只有東方甄選。
若跳出東方甄選,他恐怕很難再做現在這個董宇輝了。
02
東方甄選之于抖音,就跟董宇輝之于東方甄選庶幾無異。
在“后教培時代”,是抖音拉扯了身處困難期的新東方一把。如今東方甄選坐穩抖音直播間的最頭部位置,盡管其官方稱“不投流”,可要沒有抖音的S級主播資源傾斜,它能火到現在?
所以說,東方甄選需要抖音,沒有抖音,東方甄選恐怕連巔峰時700多億港元市值的“體驗卡”都拿不到。
但抖音也需要東方甄選。在直播帶貨最火爆時期,江湖流傳“帶貨界四大天王”的說法,淘寶有李佳琦薇婭,快手有辛巴,抖音呢,有羅永浩。
這類超級主播帶有強大個人IP,能為平臺導入個人流量,因此當年抖音是張燈結彩迎接羅永浩入駐。
可羅永浩心有旁騖,一心念著演完“真還傳”就去圓中國喬布斯夢,這時候,抖音自然得另覓良人。
以知識型帶貨為賣點的東方甄選和董宇輝,正合乎抖音所需:區別于“OMG,買它!”“321,上鏈接”的叫賣式帶貨,董宇輝的“3331法則”——30%講產品知識,30%講相關百科,30%談人生觀、價值觀,談未來、談夢想、談情懷,10%出金句,儼然是清流般的存在。
對抖音而言,就算抖音號大如小楊哥(粉絲已破億),也很難替代東方甄選——它有著很獨特的用戶心智。
可等東方甄選做得越來越大之后,雙方也會對彼此產生顧慮。
東方甄選擔心“失寵”:平臺少了流量關照,用戶多了審美疲勞,在公域的粉絲積累又沒法平移到私域,完全轉化成“自有資產”。
事實上,2023年上半年的人氣下滑,已經讓東方甄選有了做兩手準備的打算。自建電商APP,似乎也順理成章。
抖音擔心東方甄選“脫抖”:你在我這完成了冷啟動,現在又想從我這將粉絲遷移,相當于我幫你搭了橋你卻過河后想著拆橋,不能忍。
于是情況就就變成了: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在同個屋檐下,抖音漸漸感到東方甄選心在變化……
背刺感也會隨之而來:你是多條腿走路給自己上了保險栓,可別忘了,當年你被鋸雙腿時是我給你安裝假肢助你恢復。
03
盡管東方甄選抖音號矩陣那4000多萬粉絲算不上抖音的“質子營”,但部分人將抖音與東方甄選比作商周的說法,卻也不無形象之處。
這里面有歸順有依附,有削藩有獨立,確實充滿了戲劇性。
只不過,抖音跟東方甄選,不是同個生態位,不可能像商周那樣完成“王朝更替”。
在這點上,簡單套用“伐紂”邏輯注定是錯位。
只能說,東方甄選和抖音在實力差距相對縮小,“彼此制衡”的那面壓過“相互需要”后,二者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正在變大。
什么是修昔底德陷阱?
一句話概括就是:新興大國跟守成大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
當年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就認為,雅典崛起后,它跟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就已無可避免。
本質上,這是生物學上“三倍畏懼(又叫巨物恐懼癥)”基因的延續。
你身形尚小時,對我沒威脅,我可以庇護你;你身形漸碩后,對我形成威脅,競爭立馬壓過合作。
互聯網觀察家盧泓言在《俞敏洪鬧獨立的最低戰略和最高戰略》一文中寫道:
老大跟上升的老二必有一戰,其實這個世界的格局里,老大就是平臺,老二就是商家。老大建立體系,并花成本維持秩序,當然有收稅的權利。老二在這個體系里長起來的,享受了秩序的紅利,也一直進貢。
但當老二長到接近老大的時候,碰到天花板了,老大用金融戰、科技戰、貿易戰,把你擠出這個體系,這就證明老二的提前謀劃是對的。而老二也要建立自己的科技、金融、全球合作體系,這讓老大有理由不顧一切地瘋搞,你看,他有能力替代我。
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后,陷入“猜疑鏈”也是必然。
按劉慈欣在《三體》中的闡釋,猜疑鏈形成的前提是,兩個個體、兩種文明沒交流。
隨后的情形是:你會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會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還會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的,你還是會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你仍然會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
抖音會擔心東方甄選“脫抖”,東方甄選會擔心抖音“限流”。
彼此都沒安全感,因為沒安全感而采取的防范動作又讓彼此更加沒有安全感。
若套上“卡脖子”思維,龐大流量就是抖音可以拿捏的“芯片技術”,獨特心智則是東方甄選可用以反制的“鎵和鍺”。
04
東方甄選,要的是東方“多”選
東方甄選,成于抖音,卻不甘止于抖音
抖音“封不住”東方甄選
東方甄選“離不開”抖音
這幾天,諸如此類的分析一拎一大堆,很多都挺有道理。
如今,日益顯見的情況是,俞敏洪和他掌舵下的東方甄選,借勢于抖音,可又不愿附勢于抖音。
在有些人看來,俞敏洪是想做辛巴。
言下之意,辛巴此前推出了個人電商HOLAX,俞敏洪也想效法。
自建APP做獨立電商,一是為了避免受制于電商平臺,還能免于給平臺交租,二是為了方便搭建完整供應鏈,而非淪為下游賣貨的。
將觸角向上游延伸,自建APP,東方甄選這些動作也是閉環內的兩個節點。
可如果認為俞敏洪只是想抄辛巴的作業,那又低估俞敏洪了。
近段時間,隨著東方甄選進軍文旅賽道,俞敏洪手頭那張“文”字貫穿的打通泛文旅賽道的布局圖紙,正徐徐打開。
他要的,分明是“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農特產和圖書市場能級終究太小,他要將商業楔子釘進祖國的大好河山。
而要變身為大象,就不能被無形中“卡住脖子。
盧泓言就分析道:
東方甄選獨立,最低戰略和最高戰略,都是要活命。最低戰略,是要自己活,不要在刀口下活,腦袋上有把刀,不叫活,叫為奴。最高戰略,是要沖破平臺給你圈定的那個天花板,寄人籬下怎能長出來參天大樹。我要完全沒有拘束,才可以去實現一個遠景的最大潛力,以文化撬動一切,這個前景值得一個全新的生命,至少也值得一次冒險。
看到這,攜程虎軀一震。
那東方甄選能得償所愿嗎?難。
我挺認同朋友丁道師說的:東方甄選發力獨立APP,是一出注定要失敗的英雄史詩。
他認為,抖音、快手、視頻號、淘寶直播這四大巨頭,能把直播體系建立起來,背后是大技術大資金的投入,是平臺技術積累的體現,是多種現代互聯網科技和運營能力融合的成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幾大直播巨頭構建的體系,包含了各種技術、產品、社交、服務、安全合規、運營環節,不是說建一個獨立App,用戶就能跟著跑了的。
說白了,不要以為淘寶京東抖音快手擁有巨量級流量池很容易,那背后是強大技術能力與繁榮生態的支撐。
獨立電商,很難做到。東方甄選APP,做成聚美優品容易,做成Shein卻很難。
沒錯,東方甄選自有APP幾天前開展促銷后,4天銷售額破億,成績喜人,股價也跟著上漲了。東方甄選APP還一度沖上APP免費下載榜No.1位置。

可不要忽略了兩點因素:
1,東方甄選死忠粉基本盤短期內不會爆炸式增長。
流入東方甄選自有APP的,主要是它的鐵桿粉,但流著流著就見頂了,其用戶規模高速增長態勢不可持續。
2,東方甄選APP這波流量峰值是人為拱出來的。
店鋪被關小黑屋后的“轉場開播”外加促銷噱頭,促成了這波流量高峰,等相關賬號在抖音復播或在多平臺開播,必定會對自有APP營收形成分流。
05
耐人尋味的是,抖音和東方甄選都無意渲染“沖突事態”,反而有意降低沖突烈度。
抖音方面關的只是180多萬粉絲的小號,而非大號,理由是違規引流——在抖音直播間露出下載自營APP的二維碼。
俞敏洪也說:抖音有自己的規矩,要遵循,但不妨礙繼續合作。
看得出來,雙方都想將問題淡化,不想撕破臉。
抖音清楚,不是所有的直播間都叫東方甄選,東方甄選只有一個,其他的都是其他。
俞敏洪也明白,依附抖音,天花板鎖死,脫離抖音,流量池難覓,強如辛巴,不還是離不了快手嗎?
“硬脫鉤”是不可能的。
但平臺的多頭播平衡策略,直播機構的腳踩多只船趨勢,也是攔不住的。
畢竟,雙方始終繞不開的一個死結式問題是:
我賬號上的粉絲,到底是我的粉絲,還是屬于你平臺的粉絲?
著眼長遠看,兩者摩擦最好的走勢是找到最大利益公約數,緩解根本沖突,實現“和平相處”;
最壞的結果,就是說著“嘴上說沒法脫鉤斷鏈,身體卻很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