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投資界-VC情報局之城市看板,我們來到“中國好望角”——山東威海,這里坐擁山東1/3的海岸線,有著世界宜居城市的美名。
近年來,山東區域發展實現突破,初步形成了“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一群”,即山東半島城市群;“兩心”,即濟南、青島兩個中心城市;“三圈”,即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全域,在“三圈”中綜合實力最強。
威海也將重點放在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制造、碳纖維等復合材料等七大產業集群。
威海打響“醫字號”
放眼山東,醫藥產業、醫療器械產業全面起勢、集群發展。威海也已成為全省醫藥與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勁引擎。
而威海醫療產業基礎渾厚。在全球醫療器械15大細分市場中,有威海標簽的醫療器械產品占據11個領域。在醫用耗材、血液透析醫療器械、骨科醫療器械等領域,“威字號”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首位。
今年2月,全國首例“量子遠程手術”在山東順利實施。位于威海威高集團“妙手”手術機器人的主手操作臂順利連接并帶動位于青島青大附院手術室里的從手操作臂,一場跨越260公里的遠程手術開啟醫療新時代。
一套機器人系統涉及8000多個零部件,涉及光、機、電、算、聲等多學科。多年來,面對國外手術機器人用專利壁壘和先發優勢筑起的高高圍墻,威高不斷發力。
2021年威高自主研發的“妙手”腔鏡手術機器人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成為國內首個獲批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填補了國內空白。如今“妙手”已經升級到第三代。截至目前,“妙手”機器人已成功實施60多例遠程手術,成功率高達100%。
回顧來看,威高集團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威海國營醫療器械廠一分廠,目前形成以醫療器械和藥品為主業,同時覆蓋房地產、投資等9大產業集團、30多個子公司。2021年6月,威高集團旗下的威高骨科在上交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最新市值超170億。
去年6月,威高集團旗下一只獨角獸奔赴IPO——山東威高血液凈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這也是繼威高股份2004年港股上市、分拆骨科威高骨科科創板上市之后,威高集團再度謀劃旗下企業上市。
一路走來,威高血液凈化收獲一眾VC/PE支持:晨壹投資、建銀國際、華興新經濟基金、陽光保險、濟民可信醫藥、東證資本、薔薇輝石、信金控股等等。

威高集團旗下設立私募平臺——威高資本,參投項目包括邁步機器人、錦江電子、極智醫療、華世通等等。此外,威高還與山東省國投公司、山東省新動轉換基金和威高集團等多家投資人共同出資成立尚元資本,專注投資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性企業。
威高的故事在威海并非孤例。目前,威海市擁有威高集團、迪沙藥業、達因藥業、大正醫療、諾達制藥等一批從事醫藥、醫療器械生產的傳統醫藥化工企業,并逐漸形成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被低估的濱海小城
開放,是威海這座濱海城市的一抹亮色。
軟銀在2016年選擇將其最大服務外包基地項目落戶威海。目前,威海聚焦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精準招商,自1992年日本三菱商事投資設立山東魯菱果汁以來,已有韓國的現代重工、樂天集團、三星、SK集團;日本的三菱商事、軟銀集團、日本煙草(泰寶美客)、伊藤忠商事;美國的惠普;法國的液化空氣、歐尚集團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在威海投資興業。
對于產業建設,今年2月,全市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健全激勵機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同步出臺《威海市2023年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威海市促進企業擴張激勵辦法(試行)》《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的若干政策》《威海市“撥投貸保”聯動支持科技創新管理辦法(試行)》《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源建設的若干措施(試行)》等5大配套政策,對接省“十強”產業,在現有七大產業集群的基礎上,“1+N”體系將新能源明確為我市第八大產業集群進行重點培育,明確做優做強醫藥醫療器械、打印設備、碳纖維、海洋食品等十條優勢產業鏈,進一步完善“鏈長制”。

而對于引導基金,2022年3月,威海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威海市市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威海市市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工作。據悉,威海市此次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積極推動引導基金“管好兩端、放開中間”。把好“前端”,重點對母(子)基金設立進行政策性、合規性、程序性審核;管好“后端”,對基金管理公司進行績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核定管理費用,兌現獎懲措施。

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今年4月威海出臺20條高含金量的人才新政,突出引育并重的思路導向。堅持“外引”“內育”相結合,聚焦八大產業集群戰略需求,對急需緊缺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給予“定制化”支持,千方百計引進能夠突破“卡脖子”技術、對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領軍型人才。

一批產業基金也在趕來。
今年5月,中國(威海)醫藥與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大會上,威海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基金群成立,設立10億元資金的產業基金,并簽約全國首個數字化產業園區以及8個優質項目。
去年12月,威海鯤翔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市市場監管局完成工商登記,注冊資本3.6億元人民幣,實現了威海市首支外商投資股權投資基金(QFLP)落地。
再早些,威海經開區舉行政府引導基金投資簽約儀式,經發控股集團與威海捷諾曼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威海艾迪科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正式簽約。此次簽約,標志著威海經開區政府引導基金正式進入實質性投資運作階段。
醫療投資人來了
放眼全省,生物醫藥已成為山東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山東將醫藥產業列為全省11條標志性產業鏈之一,集聚各類資源要素,全力推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山東醫藥產業已經形成涵蓋化學藥、中藥、生物藥、醫療器械、包材輔料、制藥裝備等子行業的全產業鏈條。
先看煙臺,煙臺圍繞創新藥物、高端原料藥等八大細分領域,按照生物醫藥產業“1+3+X”產業園區總體部署,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項目儲備等方面全面發力。以牟平區、高新區為主體,規劃建設東部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重點圍繞創新藥物、康復輔具、醫美產品、中醫藥等打造全產業鏈垂直生態體系,建設國際領先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研發聚集區、創新發展示范區、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新區。
此外,還組建100億規模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母基金,發揮生物醫藥母基金引導作用,吸引省新動能基金、市區國資、鏈主企業等共同參與,引入國內外社會資本及基金管理人,最終形成總規模500億元的醫藥健康產業母子基金群。
就在上月,煙臺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母基金一口氣出資8.4億元,參股8支子基金,匯聚中金資本、中信醫療基金、華蓋資本、高特佳投資、周濟同歷資產、朗姿韓亞資管、分享投資、石豐昕匯。
而后在煙臺舉行的2023生物醫藥產業投融資大會上,煙臺市國資委、山東財欣公司與國豐集團簽訂了增資協議,國豐集團與中金資本、中信醫療、華蓋資本等9家企業簽訂了總規模74億元的首批子基金合作協議。
再看濟南,生物醫藥產業是濟南市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四大主導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濟南以高新區生命科學城和西部國際醫學中心為引領,全市各區縣和功能區設有16個生物醫藥園區。擁有齊魯制藥、華熙生物、博科、宏濟堂等一批領軍企業。
在化學藥領域,濟南是世界最大的頭孢菌素和中國最大的口服頭孢類藥品生產基地。在生物藥領域,濟南不斷完善產業鏈,涌現了齊魯制藥、竹軒醫藥等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在中藥領域,濟南中醫藥事業基礎扎實,在山東扁鵲中醫藥健康產業集團的帶領下,以數字化推動中藥材種植、中藥交易、中醫優勢特色項目傳承。
此外,濟南被稱為“透明質酸之都”,濟南的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研發、生產及銷售企業,在全球原料市場占比高達44%。創始人趙燕也成為“中國玻尿酸女王”,華熙生物于2019年登陸科創板,最新市值超450億。
今年6月,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罕見亮相,宣布與賦遠投資聯合成立國內首只合成生物基金——賦遠合成生物基金。此外華熙生物正式發布CVC戰略,目的是希望通過對外投資培育第二曲線以及發現新的市場機會。
而在青島,威高醫療、藍谷藥業、瑞利生物等一批總投資超過400億的重點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實施中。目前,青島已擁有海爾生物、蔚藍生物、海泰新光、海利爾、華仁藥業、百洋醫藥等多家醫藥生物領域的上市公司。
……
建鏈成群,山東激發醫藥產業集群效應,全省初步形成了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淄博、臨沂等市“全域布局、多點開花”的產業發展格局。
威海,這個三面環海的藍色活力之都,不只是熱門旅游打卡城市,這里也是一處醫藥投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