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華為正和江淮汽車合作,共同開發售價100萬元的問界MPV,該車預計在2024年二季度量產,銷售目標是發售一年后達到約5萬輛。
華為方面回應界面新聞表示“不清楚這個事情”,而目前唯一與華為合作生產AITO問界車型的賽力斯則暫無回應。江淮汽車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對外也回應稱:“不知道這個事。”
郭明錤長期跟蹤蘋果供應鏈,曾多次準確預測蘋果產品最新信息。他也多次爆料蘋果汽車的相關消息,據他預計,蘋果自動駕駛汽車要到2025至2027年之間才會亮相。
郭明錤在文中分析稱,問界MPV在華為的長期汽車策略中,扮演極關鍵的角色。問界MPV在汽車市場的定位,猶如華為的P/Mate系列在Android手機市場的超高端的定位,目標是滿足高階用戶需求、提升品牌價值與推動技術創新。
他還表示,銷售問界MPV的營收由江淮汽車認列,即便悲觀假設2024年問界MPV銷售量僅達華為目標的20至30%,江淮汽車的2024年營收仍可顯著超越市場共識至少20至30%。因為問界MPV為華為與江淮汽車共同開發,故凈利率也高于公司平均水準。
華為與江淮汽車之間早有合作。2019年12月,雙方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暨MDC平臺項目合作協議,計劃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云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雙方的合作在今年進一步升級。1月份,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率隊赴深圳華為總部,推動華為終端與江淮汽車、肥西縣合作項目進展。據介紹,華為終端與江淮汽車將基于華為在智能汽車部件領域的能力,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平臺技術。這也被外界解讀為雙方將聯合造車。
隨后中建集團在官網披露,中建六局聯合體中標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EPC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用于華為與江汽集團在合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汽車。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在今年4月份舉行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對外表示,華為智選車模式現在是賽力斯生產,馬上會有奇瑞、北汽和江淮也會生產華為整套解決方案的車出來。
他還稱,華為想通過問界品牌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系列化車型,同時這幾家采用智選車模式的汽車制造商規劃的車型不沖突,有的做SUV,有的做轎車,有的做MPV等。
今年6月,華為成功受讓21個“問界”商標,意味著華為拿下了該商標的主導權,未來將成為華為智選車模式的統一品牌命名。而此前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成立的AITO問界品牌,其中AITO及其LOGO商標屬于賽力斯旗下的重慶潽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作為華為智選車模式的第一個合作伙伴,賽力斯也享受過華為的光環。AITO問界車型去年全年交付7.5萬輛,成為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之一。不過,進入2023年,AITO問界開始失速,月銷量均在萬輛以下徘徊。
隨著華為與其它合作伙伴開發的新車型陸續量產和上市,賽力斯不再成為“華為牌”汽車的唯一選擇,勢必會對AITO問界的銷量帶來進一步影響。雖然和華為的合作擁有先發優勢,但賽力斯能夠吃到的華為紅利也會逐漸被其它汽車制造商分享。
此外在HI模式下,華為還合作了其它品牌,如長安的阿維塔和此前的北汽極狐,但智選車模式下的賽力斯是可控的深度的合作伙伴,華為完全實現數據以及智架系統的可控,現在這個性質的合伙人多了幾個選項,但這也并不代表華為與其他它品牌沒有合作或完全沒有技術可落地的選擇。
對華為來說,如何平衡好各個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智選車模式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