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國家發改委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其中,關于二手車產業發展提到,著力推動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等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
在去年6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為了加大汽車消費支持政策,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會議宣布對小型非營運二手車從當年8月1日起全面取消遷入限制,10月1日起轉移登記實行單獨簽注,核發臨時號牌。
業內普遍認為這一政策將有效加速二手車流動,促進二手車交易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
截至目前,盡管相關政策公布已經一年有余,但界面新聞從多位二手車商處獲悉,二手車擴消費在北京地區的落地效果仍十分有限。
車商李衛向界面新聞表示,盡管限遷政策已經開始執行,但按照相關規定,遷入車輛還需要滿足遷入地的排放標準。相較于外地,北京在車齡和排放標準方面有著更嚴格的要求,二手車也就更難遷入。
2022年8月,全國多地紛紛出臺開放國五車型遷入的政策,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北京與上海仍按兵不動,只允許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型遷入。“現在基本只有上市一到兩年的準新車才能遷入,90%的外地車源都受到了限制。”
此外,二手車登記與交易的便利性也并未得到顯著的提升。李衛表示,外地每個市區的車管所、分所、服務站都能辦理登記、上牌、與提檔落檔等業務,而北京地區只能在車管所進行。“北京本市很多地方沒有辦理提落檔的權限,這給我們平時的業務增加了一些隱形成本。”
另一方面,北京本地的車輛過戶費用也要高于其他地區。二手車商劉霞向界面新聞表示,外地遷入一輛車平均只需要花費200到300元,而北京僅是落檔就需要繳納超過1000元的各項費用,而一輛燃油車辦完全部手續則需要花費近2000元。“二手車利潤本來就不大,遷入費用基本都超過了外地車源與本地車源的差價。”
界面新聞從多位二手車商處了解到,受上述因素影響,在放開限遷政策出臺后,二手車基本都是從北京往外地遷,很少有外地車源遷入北京。車商普遍認為,相關部門并不希望過多車輛進入北京,因此在二手車遷入方面加強了限制。
此前受制于限遷政策,河北與天津低價高質的二手車源難以流入擁有更強消費能力的北京,京津冀三地只能各自為戰,形成了三個獨立閉環的二手車市場。
一位擁有近15年從業經驗的二手車商向界面新聞表示,總體來看放寬二手車遷入條件對于北京當地市場來說利大于弊。盡管大量低價車源進入會在短期內加劇車商庫存壓力,壓縮利潤空間,但更為豐富的車源渠道和更低的價格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間接推動整個二手車市場走向良性循環。
隨著限遷的取消,北京小眾車型的交易流通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上述二手車商告訴界面新聞,部分老車和大排量車型本來就很難在北京落戶,在北京周邊地區上牌成為了圈內玩家的主要選擇,取消限遷政策誤打誤撞為這一群體帶來了不少便利。
在二手車擴消政策推出后,二手車輛的信息也在持續得到完善。“車輛信息聯網后,我們就能直接通過交管所app或官網查詢以前的過戶信息和車輛狀態,降低一些經營風險。”李衛表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衛、劉霞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