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為穩定國內價格而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正在產生連鎖影響。
上周,作為亞洲基準的5%破碎率泰國白米漲至每噸572美元,為2020年4月以來最高;越南貿易商則預計該國5%破碎率大米出口價將在8月升至每噸600美元。
印度限制令在推高國際米價之時,也加大了部分國家對大米供應的擔憂。
近90%食品依靠進口的阿聯酋宣布禁止大米出口和再出口四個月,俄羅斯則宣布繼續延長大米出口禁令。
繼阿聯酋之后,是否會有更多國家為保證國內供應而宣布大米出口禁令成為關注點。2007年到2008年的全球大米危機時期,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多國先后對大米出口實施限制后,國際米價暴漲。
據阿聯酋《國家報》報道,為確保國內供應,阿聯酋經濟部宣布從7月28日開始禁止大米出口和再出口四個月,包括自7月20日后來自印度的大米。
此次禁令涉及所有大米種類,包括去殼米、糙米、碎米。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后,阿聯酋國內的大米零售價最高預計將上漲40%。阿聯酋的大米主要從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泰國進口。
除了從各國進口大米,阿聯酋還會將大米再出口到阿曼、貝寧、索馬里、津巴布韋和美國。根據新規,想繼續從阿聯酋再出口大米的公司必須向阿聯酋經濟部提交申請,獲得許可后才可再出口。
在阿聯酋宣布禁令后一天,俄羅斯也宣布把大米和稻米出口禁令延長到今年12月31日。
但俄羅斯的禁令不影響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出口也不受影響。除此之外,以人道主義援助為目的大米出口,以及途經俄羅斯的國際大米運輸不受禁令影響。
俄羅斯從去年7月就開始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證國內大米供應。除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之外,俄羅斯大米主要出口到埃及、土耳其和約旦。而埃及此前剛加大對印度大米的進口。
印度實施大米出口禁令后,業內人士就擔憂此舉將引發其他國家效仿,以保護本國供應。阿聯酋的新禁令以及俄羅斯延長禁令也加劇了這種擔憂。
2007年到2008年的全球大米危機期間,正是由于多個國家先后宣布限制大米出口,導致國際米價暴漲。
當年多國出現燃料、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部分大米產區遭遇異常天氣,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國越南和印度為穩定國內市場先后對大米出口實施限制,引發了其他國家恐慌囤購。隨后柬埔寨、緬甸、中國、巴基斯坦、埃及等多國紛紛推出禁令或者征稅等措施限制大米出口。
2008年初,泰國高品質B級大米出口價格一度漲至每噸1000美元,創下20年最高紀錄。世界銀行估算,當時的大米危機導致國際米價上漲52%。
而在此次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后,截至目前,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泰國和越南并沒有釋放要效仿印度的信號。相反,越南將印度的禁令視為越南大米出口的“黃金機會”。
7月27日,越南5%破碎率大米出口價升至每噸558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35%;越南業內人士預計到8月,該國5%破碎率大米出口價將超過每噸600美元。

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上周預測,越南今年的大米出口將達到720萬噸,為該國帶來40億美元收入。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副部長Tran Thanh Nam直言,印度的大米出口禁令給越南的大米出口帶來了良機。
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則預測,隨著印度實施限制令,泰國今年下半年可能出口400萬到500萬噸大米,全年預計出口900萬噸,超過泰國政府今年3月制定的800萬噸目標。
去年,泰國出口了769萬噸大米,主要買家為伊拉克、南非、中國、美國和貝寧。泰國大米出口協會透露,目前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正在加大進口。
雖然泰國也目標從印度的限制令中受益,但該國還需面對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引發的降雨減少。泰國的水稻種植季主要有兩季,分別為雨季和旱季。雨季一般從5月開始一直到10月底,旱季則從11月開始到第二年4月底,雨季是主要水稻種植季。
泰國開泰研究中心上月預測,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泰國今年的大米產量可能比去年減少6%,降至2510萬噸-2516萬噸。加上旱季的水稻收成,泰國今年的大米總產量預計在3270萬噸-3320萬噸之間。
這一產量將滿足今年泰國的國內消費和對外出口,但如果干旱延長,今年的大米產量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開泰研究中心還警告,如果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到明年,泰國各大水庫都將出現水位嚴重下降,影響明年雨季和旱季的水稻種植。
今年泰國的雨季已經推遲至6月才到來。為了節約用水,泰國當局已經呼吁農戶今年只種植一季水稻。但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會長Chookiat Ophaswongse指出,鑒于目前米價高漲、利潤攀升,農戶很有可能在旱季繼續種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