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彭新
借助大灣區的智能制造能力,英特爾正不斷強化其中國生態布局。
7月29日,英特爾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在深圳南山區正式啟用,主要用于人工智能、芯片應用開發、邊緣計算等領域的技術開發與支持、技術轉化工作。
同期,英特爾還與合作伙伴成立五間聯合實驗室,包括智能座艙創新實驗室、綠色低碳節能IT解決方案創新實驗室、PC/服務器領域芯片發展創新實驗室、云邊產品創新實驗室和智慧交通創新實驗室。綠聯科技、雷森電子、記憶科技、芯??萍嫉攘夜九c英特爾簽署了合作項目備忘錄。
英特爾中國區技術部總經理高宇向界面新聞介紹,創新中心的功能包括創新轉化、加速孵化、成果展示、技術支持和培訓,匯集展示了英特爾各個領域與中國合作伙伴打造的幾乎全部解決方案,包括使用英特爾芯片的視覺缺陷檢測系統、冷板式液冷散熱系統服務器、智能校園解決方案和掌靜脈智能閘機方案等。
如在服務器領域,創新中心展示的各類服務器產品均搭載英特爾最新的第四代志強處理器、FPGA和GPU芯片等,英特爾嘗試在服務器市場推廣的開放通用服務器平臺(OCSP) 也有直觀產品。高宇認為,英特爾在過去打造了一條強壯的PC產業鏈,在服務器領域同樣如此。中國廠商的靈活性和多樣化,結合英特爾的軟硬件生態,有助于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創新和技術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在創新中心展示的新能源汽車智能駕艙產品原型,可用于車內大屏和儀表盤的顯示,被高宇稱為“鎮館之寶”,顯示出這家芯片巨頭在汽車領域的野心。
在智能座艙領域,高通為一大玩家,旗下驍龍8155座艙芯片自2019年發布以來即成為眾多高端車首選。高通稱,自2021年起,已有40多個中國汽車品牌推出了100多款采用高通座艙芯片的車型。
英特爾此前也有用于汽車車機的芯片,但因性能和兼容性受到詬病,此次英特爾展示的智能駕艙產品原型有與高通對標的意味。英特爾介紹稱,該智能駕艙基于英特爾最先進CPU和GPU芯片,具備“PC級”性能,軟件上兼容Arm、x86兩種軟件生態,支持Linux應用和Windows應用等。英特爾還會為汽車主機廠提供本土支持團隊等。
該公司還有意借助創新中心助其生態體系內的中國廠商出海?!?span>我希望這里能夠成為全球買手來深圳的第一站。當他們來到深圳這個全球硬件之都采購各種算力設備時,不用去其他電子賣場,會先來大灣區創新中心。這里有我們各種各樣的產品形態?!?/span>高宇稱,如果相關方案被相中,創新中心可提供解決方案方聯系方式,最終促進撮合交易。
“過去這幾年,哪怕是疫情期間,我們就一直在干一件事,即把中國客戶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廣給全世界的客戶。”高宇告訴界面新聞,在海外展會和英特爾自己的活動中,英特爾會做牽線搭橋的會議,幫助客戶洽談,這叫“走出去”。而到了“引進來”的時候,外國客戶來中國大陸采購解決方案時,英特爾也承擔了一部分介紹方角色。
除了英特爾在成本和技術上的能力,中國廠商也看重英特爾全球龐大的客戶群體。隨著大灣區創新中心的成立,高宇希望中國廠商出海的路徑更簡單直接,“看過一次現場Demo,就勝過一萬張PPT,通過這些多樣化的手段幫助國內客戶出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