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胡振明
自2019年巨虧11億元以來,*ST圍海(002586.SZ,圍海股份)的凈利潤出現連續多年虧損,2022年年報存在的問題仍然未能說清。
7月27日晚間,*ST圍海披露《關于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的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在公告中,*ST圍海并未披露立案的具體事由及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一個多月之前的6月10日,*ST圍海披露《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2022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一)》,只回復了2022年年報問詢函中除“問題1”之外的其余問題,并表示“由于問詢函中問題1所涉事項公司尚未核查完畢,并且針對問詢函中會計師發表意見的相關問題,公司尚未取得年審機構意見,需待公司核查完畢后及取得年審機構意見后回復。”
直到7月28日(周五)收盤后,*ST圍海才發布《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2022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二)》,披露2022年年報問詢函的“問題1”相關回復。*ST圍海于5月12日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2022年年報的問詢函》,至此已經超過2個月。
在年報問詢函的問題1之中,*ST圍海2020年財務會計報告因重要子公司上海千年城市規劃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千年”)失控等事項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后又更正為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接著,2021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但是,2022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無法表示意見涉及事項仍與上海千年有關。上海千年2020年之前未按照權責發生制確認項目成本,可能導致以前年度成本和凈資產確認不恰當;同時,對賬期間提供的資料與以前年度審計時上海千年管理層向會計師提供的資料出現重大不一致。
*ST圍海的2022年內部控制被出具了帶有強調事項段的審計報告,強調事項段顯示,“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恢復對上海千年的控制,陸續向上海千年委派管理人員。現任管理團隊為深入了解上海千年業務及運作,規范財務核算及資金管理,2022年10月14日上海千年開始內部清查工作。截止審計報告報出日,清查工作尚未完成”。
實際上,截至7月28日晚間發布第二部分回復公告時,上海千年的內部清查工作仍未完成。*ST圍海表示,近幾年上海千年因股東糾紛,管理人員流動性較大,部分關鍵崗位人員發生變更,導致以前年度部分資料未完成交接;上海千年主營業務以工程咨詢、勘察設計為主,根據該行業特點,各年度項目數量多,時間跨度長短不一,財務核查工作量較大。
公告顯示,目前上海千年會計核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對于歸屬于分公司的項目,在確認收入時即按總分公司約定的分成比例,相應計提成本。但是上海千年以前年度的部分項目,時間跨度較長,其以前年度的財務核算方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在的財務核算,清查工作尚在開展中,尚未得出明確的結論,對受影響的會計科目以及具體情況需待清查工作完成后再確定。
僅就2022年度而言,*ST圍海表示,其自身及上海千年會計核算及財務信息披露等相關的內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以前年度財務核算影響了其后年度項目成本的持續計算,對2022年度也存在一定的影響。
至于提供給年審機構的資料與以前年度審計時提供的資料出現重大不一致的原因,*ST圍海表示,因目前清查工作還在開展,尚未得出明確結論。近幾年,上海千年因股東糾紛,管理人員流動性較大,部分關鍵崗位人員發生變更等原因,導致以前年度部分資料未完成交接。
2021年、2022年,*ST圍海分別就收購上海千年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1.14億元、2.45億元,對其他非流動資產計提減值準備1.13億元。這些減值準備對*ST圍海在這兩個年度的凈利潤虧損造成重大影響。
存在明顯矛盾的是,年審機構對*ST圍海的2021年財務會計報告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但2022年又無法判斷上述資產減值的合理性。那么,*ST圍海2021年計提商譽減值及其他流動資產減值是否合規,是否需要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對2021年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是否恰當?
在回復公告中,年審會計師認為,其在圍海股份2021年年報審計工作中勤勉盡職,審計期間已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在此基礎上發表了恰當的審計意見;但是2022年度與上海千年商譽、其他非流動資產相關的審計工作中,未能獲取項目歸屬的支撐文件、結算文件、本年收入、成本倒掛原因等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所涉期間損益、凈資產的影響,也無法判斷以上事項對商譽和其他非流動資產帶來的影響。
據悉,2019年5月29日,因違規擔保、資金占用等事項,*ST圍海(曾用簡稱“圍海股份”、“ST圍海”)股票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2019年8月29日,因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其股票被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2021年3月24日,因重要子公司失控的重大缺陷,公司被審計機構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鑒證報告》,公司股票被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自2023年5月5日起,*ST圍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ST圍海”變更為“*ST圍海”,原因為年審機構對公司2022年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
2019年,*ST圍海的凈利潤出現了11.11億元的虧損。此后,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ST圍海的凈利潤仍然為虧損,分別為-4.1億元、-0.27億元、-7.22億元,2023年一季度虧損0.12億元。近四年多的時間,*ST圍海合計虧損了22.8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