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流量明星,奢侈品牌戒不掉的糖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流量明星,奢侈品牌戒不掉的糖

一邊翻車一邊割。

文|娛樂資本論  阿歪

奢侈品牌與流量明星之間的博弈,愈演愈烈。

不久前,蔡徐坤的塌房事件又一次將Prada推上輿論風口。這已經不是Prada第一次陷入代言人的負面爭議中,網友細數了該品牌歷屆合作藝人的翻車事件,包括此前合作的鄭爽、李易峰、吳亦凡等。高頻的塌房速度,也讓Prada背上了“代言魔咒”的負面標簽。

不僅Prada,很多奢侈品牌都遭遇過代言人“暴雷”事件。比如李云迪曾經就是勞力士的品牌代言人,此前塌房的吳亦凡關聯著LV、寶格麗、蘭蔻等多家奢侈品牌的合作,李易峰也曾代言了Tiffany等品牌。

經歷了代言人風波后,Prada于7月10日官宣了與中國女足的合作,并表示:為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提供正式場合和旅途著裝。借由中國女足的出彩成績與好口碑,Prada本次與女足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其在代言人風波中受損的品牌形象。#Prada這次找對人了#的熱搜中,很多網友表示:“這次總算不會再塌房了。”

在流量明星頻頻暴雷的當下,很多奢侈品不得不調整策略,稀釋此類負面事件的風險。

體育明星成為很多品牌青睞的對象,Prada在本次與女足合作之前,就已經與馬龍、楊舒予等多位運動員合作。此外,很多品牌也開始傾向于合作Blackpink等日韓偶像,借助這些偶像的影響力輻射中國消費者。

但即便如此,在中國市場很多奢侈品牌依然在扎堆官宣與明星代言人的合作。上半年,Burberry、范思哲、寶格麗、古馳等多個品牌就官宣了與劉亦菲、鹿晗等藝人的合作。而且在很多奢侈品牌的大秀上,也從不缺乏流量明星的身影。

流量明星,依舊是奢侈品牌“戒不掉的糖”。

因為雖然風險高,但這些藝人不論在話題度還是銷量上,都能給品牌帶來明顯的加持。這背后,是中國奢侈品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下沉城市奢侈品消費力的增強、以及消費者從炫耀到悅己的消費驅動等多個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很為很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很多品牌不得不想盡辦法爭奪這個市場。

從瑪麗蓮·夢露到吳亦凡,奢侈品牌進入流量時代

奢侈品牌與明星代言人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很多品牌的創立之初。

可可·香奈兒早期開了一家女帽店,雖然設計獨特且在當時非常具有突破性,但起初生意并不好。后來可可·香奈兒讓自己設計的帽子被當時的知名演員帶,明星的影響力迅速讓香奈兒的帽子成為當時的流行趨勢,香奈兒借此打開知名度。品牌與藝人的彼此加持也會長期為品牌帶來正面影響,瑪麗蓮·夢露的一句“我只穿香奈兒5號”讓這款香水收割了無數人的心和錢包,香奈兒5號至今仍是品牌的經典香水,也持續創造著巨大的利潤。

在發展過程中,很多奢侈品牌也會持續與藝人合作,但以往這些品牌在藝人選擇上,會更考慮與品牌調性的匹配度、藝人本身的成就,合作的也都是有實力、有作品的明星。比如香奈兒的代言人就有模特和演員戴安·克魯格、好萊塢演員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等,LV的代言人就有“歐美四大天后之一”麥當娜。

這些高奢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后,也需要借助藝人的影響力打開大眾認知。對合作藝人的選擇遵循同樣的原則,香奈兒在中國區的第一位代言人,選擇的就是演員周迅。LV選擇的代言人,就有劉亦菲和周冬雨。

這些藝人的選擇,一方面是由奢侈品牌本身的調性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背后的消費群體決定的。

在長期的發展中,高奢品牌逐漸成為社會階層的象征,聚焦的是上流階層的消費群體,代表著調性、品質與身份。這些名媛貴婦也非常在意高奢品牌本身的形象維持,排斥一些“調性不匹配”的藝人合作,比如2001年香奈兒與李玟的合作,就遭到了香港當地貴婦的抵制。

但這種模式在2014-2016年發生了變化,當時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的奢侈品市場短暫遇冷。同時,流量偶像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歸國四子”在國內迅速出圈,李易峰通過《古劍奇譚》走紅。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這一時期第一批90后步入職場,成為奢侈品的潛在消費者。

在這種背景下,高奢品牌開始嘗試通過流量藝人破局。但當時很多品牌還是相對保守,選擇一些國民度高的藝人。2015年紀梵希邀請李宇春成為代言人,并成為首位登上全球芭莎年度專題大片的亞洲明星,2016年李宇春也成為Gucci代言人。迪奧也在2015年選擇與劉亦菲合作,宣布其成為Dior Prestige護膚系列的第一位中國大使。

同時,一些品牌開始選擇“爭議與流量”并存的偶像明星。2016年寶格麗宣布吳亦凡成為中國區腕表代言人,這也是寶格麗首次起用亞洲男星。同年巴寶莉也正式宣布吳亦凡成為品牌代言人,并在后期專門推出了吳亦凡聯名款時裝。此外,奢侈品集團LV旗下腕表品牌泰格豪雅邀請李易峰做中華區品牌大使,萬寶龍邀請楊洋成為全球品牌大使,張藝興、王俊凱、易烊千璽等藝人也開始頻繁與各個奢侈品牌合作。

自此,高奢品牌進入流量時代。

高奢品牌押中流量明星,年輕、下沉、悅己成增長密碼

很快,高奢品牌就嘗到了流量明星帶來的紅利。

2016年,Burberry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銷售收入同比上漲25%,當時外媒也將這種大幅上漲歸因于吳亦凡帶來的社交媒體影響力。2017年,雅詩蘭黛宣布楊冪成為其中國及亞太部分地區的品牌代言人,官方透露,官宣楊冪的微博被轉發了100多萬次,并直接拉動品牌銷售額增長500%,2019年,楊冪也順利晉升為雅詩蘭黛的全球代言人。

Prada與蔡徐坤的合作更是品牌與流量雙贏的典型案例。2019年5月1日,Prada官宣蔡徐坤為全球代言人,而在這之前Prada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已經連續五年下跌。與蔡徐坤的合作,為Prada帶來了巨大的話題和流量。官宣后第二天,Prada的話題曝光度就達到了7.3億,而且Prada女士在采訪中還公開表示:“粉絲不是通過我們,而是通過KUN認識了Prada。”

同時,與認知度高、時尚標簽明顯的流量藝人合作也能提升品牌影響力。雖然相比之下,Prada的規模不如LV、開云集團、雅詩蘭黛這些世界前位的時尚巨頭,在品牌故事沉淀上,也不如可可·香奈兒這些創始人故事的豐富。但在很多不了解奢侈品的消費者的認知中,Prada與LV、香奈兒這些品牌是并駕齊驅的,這與其近年來頻繁與頂流合作不無關系。

與流量明星的牽手,如今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的常態,鹿晗、肖戰、楊穎、張藝興、王一博等藝人都關聯著多個奢侈品牌。

不過這種流量紅利也并非短期的運氣,而是整個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以及消費群體的變化。

首先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藏著巨大潛力,相比歐美市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發展較晚。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大批相對年輕的富豪涌現,奢侈品成為這些人彰顯自己身份、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的必備品,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快速發展。這個快速增長、但奢侈品的消費者教育又相對空白的市場,成為很多品牌尋求增長的新機會。

如今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依舊有很大的增長空間。7月14日,Burberry發布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中國的可比門店收入增長了46%,而且在全球范圍內由中國消費者貢獻的銷售總額增長約15%。并且,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曾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其次從消費群體來看,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更加年輕化,Z世代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有報告顯示,大約90%的中國消費者在30歲之前就開始購買奢侈品,而且中國30歲及以下的客群占據奢侈品消費市場的50%。這就要求奢侈品牌必須以更年輕化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而且中國下沉城市的奢侈品消費力也逐步增強,《2021年奢侈品行業圖鑒報告》顯示,2021年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從2019年的38%增長至46%,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呈現下沉趨勢。這些下沉市場的用戶在消費奢侈品時,區別于品牌線下店、官網等渠道,更傾向于抖音、小紅書等內容電商平臺。而流量明星在這這些平臺,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再次,這些年輕群體消費奢侈品的動機,也逐漸從炫耀驅動轉向悅己驅動。追溯很多高奢品牌的發展,一直以來的客群定位都是上流階層,需要保證品牌調性。并且,過去奢侈品也是很多人展示自己身份的名片,但如今年輕的消費者并不在意這種品牌附加的身份價值,更多人是因為喜歡某款產品的設計或者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亦或者支持自己的偶像而購買。

面對這種消費環境,高奢品牌就必須得調整策略,用更年輕化、符合下沉市場消費者習慣的營銷策略。選擇流量明星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因為偶像文化與粉絲經濟的發展,很多偶像明星的粉絲群體具有非常強的購買力,能給品牌帶來的轉化也是相當可觀的,并且這些流量明星在社交平臺上的高話題度,也能幫助奢侈品牌打入年輕人的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社交媒介的發展,社交話題也成為影響年輕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對于他們而言,消費品是否象征社會身份不重要,能否成為“社交貨幣”才有價值。因此一些高奢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選擇更接地氣兒的營銷玩法,此前FENDI與喜茶的合作,LV與Manner的合作,其實都是奢侈品牌做出的“妥協”。

多策略稀釋風險,但高奢品牌離不開流量明星

偶像失格頻發的當下,奢侈品牌和流量藝人之間的博弈,比以往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如今國內對文娛行業的監管更加嚴格,加大力度整治一些失格偶像與飯圈亂象,而且選秀停滯之后國內也缺乏一些新生代偶像。

整體來看,國內流量明星的風險越來越高,影響力也在逐步收縮。這種背景下,很多奢侈品牌也開始去尋找新的策略。

隨著大型體育賽事在國內的關注度上升,體育明星的影響力開始增強,不少品牌開始向體育明星拋出橄欖枝。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一共有161起運動員代言簽約。2022年,卡地亞宣布單板滑雪運動員、中國最年輕的冬奧冠軍蘇翊鳴成為品牌摯友,LV也官宣蘇翊鳴成為品牌大使。奧運冠軍武大靖也先后與Burberry、萬寶龍等奢侈品牌合作。

雖然本次Prada與中國女足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應對本次代言人風波帶來的爭議,但實際上Prada早就開始頻繁與體育明星合作了,去年Prada宣布乒乓球奧運冠軍馬龍成為品牌大使,今年又宣布中國籃球運動員楊舒予為新的品牌大使。

對于奢侈品牌來說,選擇體育明星的目的也是通過高關注度來吸引消費者。但相比偶像藝人,體育明星的公信力更高,而且很多運動員形象優質,各方面也更符合主流價值觀;其次,在一些熱門賽事期間,體育明星的流量并不亞于偶像藝人,能夠給品牌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在去年冬奧期間,蘇翊鳴、谷愛凌、武大靖等運動員的國民熱度就非常高。另外,乒乓球運動員在國內一直都有高熱度,馬龍、許昕等運動員備受關注。

除此之外,很多奢侈品牌也開始轉向日韓偶像,借助日韓偶像的影響力來輻射到中國的年輕消費群體。除了GD、CL此類早就步入時尚圈的頂流之外,Blackpink、BTS這些高人氣偶像團體,甚至New Jeans這些新生代偶像團體,也成為奢侈品牌的合作對象。Blackpink的四位成員就接連與Chanel、Dior、Celine、Saint Laurent等奢侈品牌合作,New Jeans的成員Hanni是Gucci的形象大使,Hyein也是LV的形象大使。

對于奢侈品牌而言,選擇日韓藝人,也是很有性價比的選擇。因為很多日韓偶像,尤其是韓團,不僅在整個亞太地區、在全球也有大的影響力。選擇這些偶像不僅可以去滲透韓國市場,也能輻射到中國的消費者。另外,很多韓團偶像在概念包裝上、藝人的職業培養上,更加豐富成熟,相對來說品牌的選擇也更多。

但不論是選擇體育明星還是合作日韓偶像,這并不意味著奢侈品牌會放棄國內的流量藝人。剁椒走訪一些品牌代理商了解到,雖然起用流量明星有高風險,但目前這些奢侈品牌是離不開流量藝人的,因為首先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是很多品牌的增長發力點,而且在中國市場,這些流量明星雖然高風險,但帶來的回報也是非常大的。

現實來看也是如此,即便經常陷入代言人塌房的爭議,各個奢侈品牌依舊在頻繁與流量藝人合作。5月29日,肖戰官宣代言世界十大頂級奢侈品瓷器“威基伍德”,官宣24小時后,就拿下了尋藝品牌指數的第一名,也讓這一此前在中國認知度不高的奢侈品牌被更多人知道。今年,Gucci也官宣肖戰成為品牌代言人。此外,寶格麗、VALENTINO華倫天奴也都分別官宣了楊洋成為品牌代言人的消息。

而且今年各個品牌也在積極推出線下活動和時尚大秀,一眾流量明星仍是這些活動的常客。迪奧在深圳舉辦的2023年秋冬秀上,劉雨昕、迪麗熱巴、林一等藝人都出席了。時尚芭莎的紅毯秀上,也有龔俊、李現、范丞丞、王嘉爾等明星的身影。

不得不提的是,雖然背負了“代言魔咒”的標簽。但Prada依舊在積極尋找新的流量藝人,據知情人士透露,Prada去年就開始就接觸楊冪了,今年楊冪的各個私服照更是頻繁出現Prada的產品。雖然沒有正式官宣,但7月24日,楊冪身穿Prada2023秋冬系列登上了《ELLE》八月刊的封面。很多人猜測,楊冪或許是Prada新的品牌代言人。

因此不論爭議多大、解約速度多快,可以確定的是,接下來各個奢侈品牌們會繼續尋找與流量藝人的合作,流量明星依舊是奢侈品牌戒不掉的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普拉達

2.7k
  • TOPBRAND | New Look獲融資;Prada收購Versace談判或近尾聲;雅詩蘭黛集團遭訴訟;Fendi任命CEO
  • Prada集團首席營銷官Lorenzo Bertelli:表達者應讓自己被理解,而非受眾去費力思索

LVMH集團

1.6k
  • 瑞士腕表也到了積極找買家的時候
  • 為什么Loro Piana上海大展是其最系統的一次形象輸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娱乐资本论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北京
“娱乐资本论”是国内唯一一个由财经记者和文娱记者共同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由新京报财经记者郑道森和文娱记者吴立湘共同运营。“娱乐资本论”主打文化产业的资本秘辛,跟娱乐圈的人聊资本,跟投资界的人谈八卦,觥筹交错之间,贩卖一点信息不对称,为传媒圈朋友打造的一个资源共享平台。

下載界面新聞

流量明星,奢侈品牌戒不掉的糖

一邊翻車一邊割。

文|娛樂資本論  阿歪

奢侈品牌與流量明星之間的博弈,愈演愈烈。

不久前,蔡徐坤的塌房事件又一次將Prada推上輿論風口。這已經不是Prada第一次陷入代言人的負面爭議中,網友細數了該品牌歷屆合作藝人的翻車事件,包括此前合作的鄭爽、李易峰、吳亦凡等。高頻的塌房速度,也讓Prada背上了“代言魔咒”的負面標簽。

不僅Prada,很多奢侈品牌都遭遇過代言人“暴雷”事件。比如李云迪曾經就是勞力士的品牌代言人,此前塌房的吳亦凡關聯著LV、寶格麗、蘭蔻等多家奢侈品牌的合作,李易峰也曾代言了Tiffany等品牌。

經歷了代言人風波后,Prada于7月10日官宣了與中國女足的合作,并表示:為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提供正式場合和旅途著裝。借由中國女足的出彩成績與好口碑,Prada本次與女足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其在代言人風波中受損的品牌形象。#Prada這次找對人了#的熱搜中,很多網友表示:“這次總算不會再塌房了。”

在流量明星頻頻暴雷的當下,很多奢侈品不得不調整策略,稀釋此類負面事件的風險。

體育明星成為很多品牌青睞的對象,Prada在本次與女足合作之前,就已經與馬龍、楊舒予等多位運動員合作。此外,很多品牌也開始傾向于合作Blackpink等日韓偶像,借助這些偶像的影響力輻射中國消費者。

但即便如此,在中國市場很多奢侈品牌依然在扎堆官宣與明星代言人的合作。上半年,Burberry、范思哲、寶格麗、古馳等多個品牌就官宣了與劉亦菲、鹿晗等藝人的合作。而且在很多奢侈品牌的大秀上,也從不缺乏流量明星的身影。

流量明星,依舊是奢侈品牌“戒不掉的糖”。

因為雖然風險高,但這些藝人不論在話題度還是銷量上,都能給品牌帶來明顯的加持。這背后,是中國奢侈品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下沉城市奢侈品消費力的增強、以及消費者從炫耀到悅己的消費驅動等多個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很為很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很多品牌不得不想盡辦法爭奪這個市場。

從瑪麗蓮·夢露到吳亦凡,奢侈品牌進入流量時代

奢侈品牌與明星代言人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很多品牌的創立之初。

可可·香奈兒早期開了一家女帽店,雖然設計獨特且在當時非常具有突破性,但起初生意并不好。后來可可·香奈兒讓自己設計的帽子被當時的知名演員帶,明星的影響力迅速讓香奈兒的帽子成為當時的流行趨勢,香奈兒借此打開知名度。品牌與藝人的彼此加持也會長期為品牌帶來正面影響,瑪麗蓮·夢露的一句“我只穿香奈兒5號”讓這款香水收割了無數人的心和錢包,香奈兒5號至今仍是品牌的經典香水,也持續創造著巨大的利潤。

在發展過程中,很多奢侈品牌也會持續與藝人合作,但以往這些品牌在藝人選擇上,會更考慮與品牌調性的匹配度、藝人本身的成就,合作的也都是有實力、有作品的明星。比如香奈兒的代言人就有模特和演員戴安·克魯格、好萊塢演員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等,LV的代言人就有“歐美四大天后之一”麥當娜。

這些高奢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后,也需要借助藝人的影響力打開大眾認知。對合作藝人的選擇遵循同樣的原則,香奈兒在中國區的第一位代言人,選擇的就是演員周迅。LV選擇的代言人,就有劉亦菲和周冬雨。

這些藝人的選擇,一方面是由奢侈品牌本身的調性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背后的消費群體決定的。

在長期的發展中,高奢品牌逐漸成為社會階層的象征,聚焦的是上流階層的消費群體,代表著調性、品質與身份。這些名媛貴婦也非常在意高奢品牌本身的形象維持,排斥一些“調性不匹配”的藝人合作,比如2001年香奈兒與李玟的合作,就遭到了香港當地貴婦的抵制。

但這種模式在2014-2016年發生了變化,當時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的奢侈品市場短暫遇冷。同時,流量偶像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歸國四子”在國內迅速出圈,李易峰通過《古劍奇譚》走紅。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這一時期第一批90后步入職場,成為奢侈品的潛在消費者。

在這種背景下,高奢品牌開始嘗試通過流量藝人破局。但當時很多品牌還是相對保守,選擇一些國民度高的藝人。2015年紀梵希邀請李宇春成為代言人,并成為首位登上全球芭莎年度專題大片的亞洲明星,2016年李宇春也成為Gucci代言人。迪奧也在2015年選擇與劉亦菲合作,宣布其成為Dior Prestige護膚系列的第一位中國大使。

同時,一些品牌開始選擇“爭議與流量”并存的偶像明星。2016年寶格麗宣布吳亦凡成為中國區腕表代言人,這也是寶格麗首次起用亞洲男星。同年巴寶莉也正式宣布吳亦凡成為品牌代言人,并在后期專門推出了吳亦凡聯名款時裝。此外,奢侈品集團LV旗下腕表品牌泰格豪雅邀請李易峰做中華區品牌大使,萬寶龍邀請楊洋成為全球品牌大使,張藝興、王俊凱、易烊千璽等藝人也開始頻繁與各個奢侈品牌合作。

自此,高奢品牌進入流量時代。

高奢品牌押中流量明星,年輕、下沉、悅己成增長密碼

很快,高奢品牌就嘗到了流量明星帶來的紅利。

2016年,Burberry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銷售收入同比上漲25%,當時外媒也將這種大幅上漲歸因于吳亦凡帶來的社交媒體影響力。2017年,雅詩蘭黛宣布楊冪成為其中國及亞太部分地區的品牌代言人,官方透露,官宣楊冪的微博被轉發了100多萬次,并直接拉動品牌銷售額增長500%,2019年,楊冪也順利晉升為雅詩蘭黛的全球代言人。

Prada與蔡徐坤的合作更是品牌與流量雙贏的典型案例。2019年5月1日,Prada官宣蔡徐坤為全球代言人,而在這之前Prada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已經連續五年下跌。與蔡徐坤的合作,為Prada帶來了巨大的話題和流量。官宣后第二天,Prada的話題曝光度就達到了7.3億,而且Prada女士在采訪中還公開表示:“粉絲不是通過我們,而是通過KUN認識了Prada。”

同時,與認知度高、時尚標簽明顯的流量藝人合作也能提升品牌影響力。雖然相比之下,Prada的規模不如LV、開云集團、雅詩蘭黛這些世界前位的時尚巨頭,在品牌故事沉淀上,也不如可可·香奈兒這些創始人故事的豐富。但在很多不了解奢侈品的消費者的認知中,Prada與LV、香奈兒這些品牌是并駕齊驅的,這與其近年來頻繁與頂流合作不無關系。

與流量明星的牽手,如今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的常態,鹿晗、肖戰、楊穎、張藝興、王一博等藝人都關聯著多個奢侈品牌。

不過這種流量紅利也并非短期的運氣,而是整個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以及消費群體的變化。

首先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藏著巨大潛力,相比歐美市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發展較晚。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大批相對年輕的富豪涌現,奢侈品成為這些人彰顯自己身份、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的必備品,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快速發展。這個快速增長、但奢侈品的消費者教育又相對空白的市場,成為很多品牌尋求增長的新機會。

如今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依舊有很大的增長空間。7月14日,Burberry發布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中國的可比門店收入增長了46%,而且在全球范圍內由中國消費者貢獻的銷售總額增長約15%。并且,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曾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其次從消費群體來看,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更加年輕化,Z世代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有報告顯示,大約90%的中國消費者在30歲之前就開始購買奢侈品,而且中國30歲及以下的客群占據奢侈品消費市場的50%。這就要求奢侈品牌必須以更年輕化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而且中國下沉城市的奢侈品消費力也逐步增強,《2021年奢侈品行業圖鑒報告》顯示,2021年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從2019年的38%增長至46%,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呈現下沉趨勢。這些下沉市場的用戶在消費奢侈品時,區別于品牌線下店、官網等渠道,更傾向于抖音、小紅書等內容電商平臺。而流量明星在這這些平臺,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再次,這些年輕群體消費奢侈品的動機,也逐漸從炫耀驅動轉向悅己驅動。追溯很多高奢品牌的發展,一直以來的客群定位都是上流階層,需要保證品牌調性。并且,過去奢侈品也是很多人展示自己身份的名片,但如今年輕的消費者并不在意這種品牌附加的身份價值,更多人是因為喜歡某款產品的設計或者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亦或者支持自己的偶像而購買。

面對這種消費環境,高奢品牌就必須得調整策略,用更年輕化、符合下沉市場消費者習慣的營銷策略。選擇流量明星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因為偶像文化與粉絲經濟的發展,很多偶像明星的粉絲群體具有非常強的購買力,能給品牌帶來的轉化也是相當可觀的,并且這些流量明星在社交平臺上的高話題度,也能幫助奢侈品牌打入年輕人的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社交媒介的發展,社交話題也成為影響年輕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對于他們而言,消費品是否象征社會身份不重要,能否成為“社交貨幣”才有價值。因此一些高奢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選擇更接地氣兒的營銷玩法,此前FENDI與喜茶的合作,LV與Manner的合作,其實都是奢侈品牌做出的“妥協”。

多策略稀釋風險,但高奢品牌離不開流量明星

偶像失格頻發的當下,奢侈品牌和流量藝人之間的博弈,比以往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如今國內對文娛行業的監管更加嚴格,加大力度整治一些失格偶像與飯圈亂象,而且選秀停滯之后國內也缺乏一些新生代偶像。

整體來看,國內流量明星的風險越來越高,影響力也在逐步收縮。這種背景下,很多奢侈品牌也開始去尋找新的策略。

隨著大型體育賽事在國內的關注度上升,體育明星的影響力開始增強,不少品牌開始向體育明星拋出橄欖枝。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一共有161起運動員代言簽約。2022年,卡地亞宣布單板滑雪運動員、中國最年輕的冬奧冠軍蘇翊鳴成為品牌摯友,LV也官宣蘇翊鳴成為品牌大使。奧運冠軍武大靖也先后與Burberry、萬寶龍等奢侈品牌合作。

雖然本次Prada與中國女足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應對本次代言人風波帶來的爭議,但實際上Prada早就開始頻繁與體育明星合作了,去年Prada宣布乒乓球奧運冠軍馬龍成為品牌大使,今年又宣布中國籃球運動員楊舒予為新的品牌大使。

對于奢侈品牌來說,選擇體育明星的目的也是通過高關注度來吸引消費者。但相比偶像藝人,體育明星的公信力更高,而且很多運動員形象優質,各方面也更符合主流價值觀;其次,在一些熱門賽事期間,體育明星的流量并不亞于偶像藝人,能夠給品牌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在去年冬奧期間,蘇翊鳴、谷愛凌、武大靖等運動員的國民熱度就非常高。另外,乒乓球運動員在國內一直都有高熱度,馬龍、許昕等運動員備受關注。

除此之外,很多奢侈品牌也開始轉向日韓偶像,借助日韓偶像的影響力來輻射到中國的年輕消費群體。除了GD、CL此類早就步入時尚圈的頂流之外,Blackpink、BTS這些高人氣偶像團體,甚至New Jeans這些新生代偶像團體,也成為奢侈品牌的合作對象。Blackpink的四位成員就接連與Chanel、Dior、Celine、Saint Laurent等奢侈品牌合作,New Jeans的成員Hanni是Gucci的形象大使,Hyein也是LV的形象大使。

對于奢侈品牌而言,選擇日韓藝人,也是很有性價比的選擇。因為很多日韓偶像,尤其是韓團,不僅在整個亞太地區、在全球也有大的影響力。選擇這些偶像不僅可以去滲透韓國市場,也能輻射到中國的消費者。另外,很多韓團偶像在概念包裝上、藝人的職業培養上,更加豐富成熟,相對來說品牌的選擇也更多。

但不論是選擇體育明星還是合作日韓偶像,這并不意味著奢侈品牌會放棄國內的流量藝人。剁椒走訪一些品牌代理商了解到,雖然起用流量明星有高風險,但目前這些奢侈品牌是離不開流量藝人的,因為首先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是很多品牌的增長發力點,而且在中國市場,這些流量明星雖然高風險,但帶來的回報也是非常大的。

現實來看也是如此,即便經常陷入代言人塌房的爭議,各個奢侈品牌依舊在頻繁與流量藝人合作。5月29日,肖戰官宣代言世界十大頂級奢侈品瓷器“威基伍德”,官宣24小時后,就拿下了尋藝品牌指數的第一名,也讓這一此前在中國認知度不高的奢侈品牌被更多人知道。今年,Gucci也官宣肖戰成為品牌代言人。此外,寶格麗、VALENTINO華倫天奴也都分別官宣了楊洋成為品牌代言人的消息。

而且今年各個品牌也在積極推出線下活動和時尚大秀,一眾流量明星仍是這些活動的常客。迪奧在深圳舉辦的2023年秋冬秀上,劉雨昕、迪麗熱巴、林一等藝人都出席了。時尚芭莎的紅毯秀上,也有龔俊、李現、范丞丞、王嘉爾等明星的身影。

不得不提的是,雖然背負了“代言魔咒”的標簽。但Prada依舊在積極尋找新的流量藝人,據知情人士透露,Prada去年就開始就接觸楊冪了,今年楊冪的各個私服照更是頻繁出現Prada的產品。雖然沒有正式官宣,但7月24日,楊冪身穿Prada2023秋冬系列登上了《ELLE》八月刊的封面。很多人猜測,楊冪或許是Prada新的品牌代言人。

因此不論爭議多大、解約速度多快,可以確定的是,接下來各個奢侈品牌們會繼續尋找與流量藝人的合作,流量明星依舊是奢侈品牌戒不掉的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襄城县| 凤台县| 岐山县| 灵石县| 上虞市| 永仁县| 云南省| 杭锦旗| 丹东市| 阿拉善盟| 怀化市| 天长市| 柳江县| 玉林市| 竹北市| 周宁县| 清镇市| 河东区| 汨罗市| 隆回县| 建宁县| 丁青县| 札达县| 荥经县| 富平县| 石嘴山市| 建昌县| 望城县| 翁牛特旗| 宁河县| 山阴县| 京山县| 慈利县| 凉城县| 岐山县| 田林县| 芦溪县| 三明市| 承德县| 天柱县|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