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千億鋰巨頭贛鋒鋰業(002460.SZ)再斥資擴資源布局。
贛鋒鋰業擬14.24億元收購實控人所持的鑲黃旗蒙金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蒙金礦業”)70%股權。披露數據顯示,蒙金礦業至今凈資產和凈利潤皆為負數,全部股權評估值卻達19.58億元。
贛鋒鋰業看中的是蒙金礦業持有的內蒙古自治區鑲黃旗加不斯鈮鉭礦(簡稱“加不斯鈮鉭礦”)采礦權,據評估報告,該采礦權評估值為19.93億元。進一步來看,該采礦權為蒙金礦業多年前受讓取得,回溯蒙金礦業此前涉訴訟的裁判文書發現,蒙金礦業取得加不斯鈮鉭礦探礦權的“成本價”或僅2000萬元。
實控人“買”來“賣”給公司
7月27日晚間,贛鋒鋰業公告,為保障發展所需原材料,進一步完善資源布局,擬以總合同價款14.24億元從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良彬處收購蒙金礦業70%股權。價款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支付蒙金礦業70%股權的股權轉讓價款13.39億元,二是向蒙金礦業提供借款8500.07萬元,專項用于償還李良彬向蒙金礦業提供的借款本息8500.07萬元。
因贛鋒鋰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良彬同時為蒙金礦業控股股東,這筆交易構成關聯交易。回溯公告顯示,李良彬是在2019年自掏腰包買下蒙金礦業控股權。
2021年9月,李良彬與持有蒙金礦業100%股權的胥小慰簽署相關協議,即李良彬擬以自有資金13.44億元收購蒙金礦業70%的股權。彼時李良彬支付的交易價款也包括兩部分,一是支付蒙金礦業70%股權的股權轉讓價款11.77億元,二是向蒙金礦業提供借款1.67億元,專項用于償還蒙金礦業向其原股東胥小慰及其關聯方的借款本息。
為何贛鋒鋰業當時沒有直接收購蒙金礦業70%股權,而是由李良彬收購后再“接手”?
贛鋒鋰業曾這樣解釋,此舉有利于避免公司投資風險。贛鋒鋰業表示,因蒙金礦業旗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加不斯鈮鉭礦(簡稱“加不斯鈮鉭礦”)前期投入的勘探工作較少,資源儲量尚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蒙金礦業尚處于建設和開發初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技術投入,采選規模提升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同時受礦山所處環境的自然條件約束,可能存在達不到預期采礦量的風險。
據此看,贛鋒鋰業如今將蒙金礦業從李良彬手中“納入囊中”或意味著蒙金礦業項目建設和開發更為明朗。但贛鋒鋰業在最新公告中提示,蒙金礦業尚未進行正式開采工作,存在實際采礦量達不到預期采礦量的風險。
采礦權價值19.93億元
實際上,蒙金礦業多年處于虧損狀態。
據此前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蒙金礦業的資產負債率為96.07%,凈資產1684.42萬元,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2017.47萬元、-1256.41萬元。
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蒙金礦業的資產負債率為101.32%,凈資產為-780.49萬元,2022年、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2911.86萬元、-1761.48萬元。對此,贛鋒鋰業公告中解釋,蒙金礦業凈資產為負原因是蒙金礦業開發建設所需資金來源主要是股東和銀行借款,凈利潤為負主要是項目建設各項費用所致。
可見的是,蒙金礦業在被李良彬收購前和后,財務狀況一直處于高壓之中。
贛鋒鋰業“看中”蒙金礦業的主要原因是蒙金礦業持有加不斯鈮鉭礦采礦權。據這次披露的評估數據,蒙金礦業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19.58億元,加不斯鈮鉭礦采礦權在評估基準日評估價值為19.93億元。
資料顯示,蒙金礦業成立于2013年3月,主要經營鉭礦、鈮礦、鋰礦、銣礦、銫礦開采及礦產品加工、銷售。界面新聞記者據天眼查近一步查詢,蒙金礦業此前生產經營范圍僅為礦產品加工、銷售,至2020年7月才新增了鉭礦、鈮礦、鋰礦等的開采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蒙金礦業在2019年因加不斯鈮鉭礦的探礦權被起訴,從該訴訟的裁判文書可以發現,蒙金礦業多年前獲得加不斯鈮鉭礦探礦權的成本為2000萬元。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案號為“(2019)內25民終1234號”的終審判決文書顯示,彼時和蒙金礦業為同一實控人的內蒙古蒙金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蒙金投資”)在2009年受讓內蒙古鑲黃旗原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原達礦業”)的內蒙古自治區鑲黃旗加不斯鈮鉭礦探礦權及原達礦業65%股份,支付交易對價2000萬元。2013年8月,蒙金投資將該探礦權轉讓給蒙金礦業,2014年11月,蒙金礦業經審批后將該礦的探礦權轉為采礦權。

前述提到,贛鋒鋰業在2021年李良彬收購蒙金礦業70%股權時表示,加不斯鈮鉭礦前期投入的勘探工作較少,蒙金礦業尚處于建設和開發初期,但2021年,李良彬收購對價就已達到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