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在工作壓力不斷上升,飲食不規律等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共同作用之下,“我今天又便秘了”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難言之隱。
有調查顯示,我國約有10%-15%的人正在遭受著便秘的困擾,而開塞露則是治療便秘的常用藥之一,如今,著名生產開塞露的上海小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方制藥)就要準備上市了。
7月14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63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上海小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招股書顯示,小方制藥擬募集資金8.32億元,分別用于外用藥生產基地新建項目、新產品開發項目、營銷體系建設及品牌推廣項目。
就經營層面而言,現階段小方制藥的“拳頭產品”正面臨諸多挑戰者,核心產品開塞露受到高成本和低價的雙重擠壓,毛利率和市場占有都在下滑。所以此次上市,或也是公司為在接下來的行業競爭中獲得優勢。同時,如此表現背后的核心競爭力也成為外界所質疑的重點。此外,公司屬于家族企業,上市前分紅過多,這也引得外界討論。
家族企業“通病”突出
小方制藥曾用名上海運佳黃浦制藥有限公司,其一度接近被納入港股上市企業遠大醫藥麾下。2018年,遠大醫藥就發布公告表示,擬收購上海運佳黃浦制藥有限公司,不過后續該交易終止了。
《每日財報》關注到,小方制藥是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夫妻店”。招股書顯示,公司實控人為方之光、魯愛萍夫婦,占公司發行前總股份的 81.76%,而二人之子方家辰及其配偶羅曉旭為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
一直以來,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備性和有效性,都是家族式一股獨大型企業的通病。同樣,在這個問題上,小方制藥也未能有所避免。
在IPO前,小方制藥的分紅大部分進入了實控人家族的口袋。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三年間,公司分別分紅1.37億元、0.84億元、1.11億元,合計約3.33億元,而這三年小方制藥歸母凈利潤合計才為4.61億元。
而對于公司在準備上市前進行了多次大額分紅的行為,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極有可能是趕在新股東加入前,將公司此前累計的收益落袋為安。
主產品陷入行業內卷
小方制藥成立于1993年,目前已經發展了30年,公司于2002年創設并持續使用的“信龍”商標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品牌旗下有多種外用藥產品——開塞露、甘油灌腸劑、爐甘石洗劑、氧化鋅軟膏、水楊酸軟膏、碘甘油、呋麻滴鼻液等。
其中開塞露為小方制藥最主要產品,從營收占比來看,開塞露的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多年超過50%。據招股書數據,2019年度-2022年度,開塞露的營收分別約為1.85億元、1.97億元、2.04億元和2.32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4.41%、58.65%、55.3%和54.8%。
而由于小方制藥開塞露銷售增速不高,其市場份額也被競爭對手蠶食。數據顯示,2019年-2022年,小方制藥的開塞露市場份額分別為19.93%、17.57%、16.06%和16.42%,份額卻趨于下滑。
事實上,從產品本身而言,開塞露屬于仿制藥,主要原材料為甘油(又名丙三醇),原料較為普遍,制造工藝也相對簡單。不同企業生產出來的開塞露使用原料相近,產品功能相同。
為了搶奪市場,其他廠商不斷在壓低價格銷售。像一康制藥、遂昌惠康等同行業可比公司生產的開塞露所占市場份額不斷上升,雖然小方制藥的開塞露市場占有率仍然處于領先地位,但長此以往,其第一名位次恐難維系。
因此,“價格戰”一觸即發之際,或也是謀求IPO募資的關鍵動機。
自公成立無發明專利
業績方面,2020年-2022年(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61億元、4.02億元和4.5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60億元、1.26億元和1.75億元。
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3.23%、63.31%和59.00%。2022年度,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原材料甘油價格上升所致。
對此《每日財報》關注到,小方制藥的經銷商包括九州通、國藥集團、上藥集團、華潤醫藥等醫藥流通企業。可作為藥品供應商,小方制藥面對九州通等大型醫藥集團議價能力并不強。所以,即便是成本增加,它也沒能轉嫁給下游,只能自己消化,帶來的就是毛利率下滑。
而為了推銷更多產品,小方制藥針對下游經銷商還制定了返利模式。數據顯示,2020-2022年,公司報告期內支付的返利金額為524.02萬元、1016.07萬元、1369.87萬元,返利金額逐年增長中。
不言而喻的是,沒有議價能力往往意味著專業性、不可替代性不強。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醫藥公司,從成立到現在,小方制藥竟然沒有一項發明專利。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小方制藥及其子公司已取得20項外觀設計專利權和27項實用新型專利權,無發明專利。
而小方制藥的同行可比公司福元醫藥共有 87 項發明專利、92 項實用新型專利、103 項外觀設計專利、 6項軟件著作權、24項作品著作權和2項許可使用的技術,另一家同行公司華潤三九在報告期內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9項。
總得來說,小仿制藥過去很長時間靠著開塞露賺不少錢,只是當下明星產品光芒逐漸褪去,需要更多新的市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