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鯨資本
最近,新東方與好未來兩大教育巨頭均發布了季度財報。這也是雙減兩周年后,兩家公司發布的第一份財報。在這個關鍵性節點回望,經歷了艱難轉型到業務煥新的兩家公司,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去年,新東方旗下電商品牌東方甄選憑借董宇輝、俞敏洪等 IP 強勢出圈,直播電商業務持續擴大。而好未來則著手智能硬件以及其他品類業務,更在今年宣布研發 MathGPT 大模型,放眼未來智能教育。無論如何,積極擁抱變化的同時,如何平衡好增長和盈利,如何盡快引導新業務從探索走向成熟,仍是各家教育公司需要思考的問題。
7 月 26 日,新東方披露了 2023 財年第四季度(2023 年 3 月 1 日-5 月 31 日)及全年成績單,實現扭虧為盈。在 2023 財年四季度,新東方實現營收 8.61 億美元,同比大增 64.2%,增幅創下近三年來單季度的新高;新東方股東應占凈利潤為 2895.9 萬美元,上年同期則虧損 1.89 億美元,這也是新東方連續四個財季凈利潤為正。
圖片來源:新東方財報
盡管相較于 2021 財年第四季度的 12.1 億美元營業收入相比,還有不少距離。但與上年同期的 5.24 億美元營業收入相比,新東方該季度的同比增速,已經由下降轉為了增長。
從經營成本及開支層面看,新東方在 2023 財年支出大大縮減,數據顯示,新東方 2023 財年總運營成本與費用為 28.1 億美元,同比上一財年同期的 40.9 億美元減少 31%。
其中新東方的收入成本為 14.1 億美元,同比 2022 財年同期的 17.5 億美元減少 20%。銷售與營銷費用為 4.4 億美元,與上一財年的 4.7 億美元相較減少 5%。年一般與行政成本為 9.5 億美元,同比 2022 財年的 18.7 億美元減少 49%。
在過去的一個財政年度里,新東方全面發力,傳統的教育業務轉型后成功「東山再起」,學校及學習中心數量恢復擴張;擔當起新東方轉型電商重任的東方甄選依然炙手可熱,業務表現再獲突破。
「我們很高興以亮麗的營收及利潤增長來總結 2023 財年」,新東方創始人、董事會執行主席俞敏洪在財報中表示,第四季度公司營收增長 64.2%。其中,出國考試準備業務、出國咨詢業務和針對成人及大學生的國內考試準備業務在本季度分別同比增長約 52%、6%和 34%。
俞敏洪還著重強調了非學科類輔導業務和教育硬件業務。截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新東方的非學科類輔導業務覆蓋約 60 個城市,在 Q4 財季的報名人數達 62.9 萬。同時智能學習系統及設備也覆蓋約 60 個城市,Q4 財季活躍付費用戶達 9.9 萬個。
自 2022 年 6 月在社交平臺「出圈」后,直播帶貨成為新東方控股子公司新東方在線的最大營收來源。為表轉型決心,港股新東方在線也在 2023 年 1 月更名為「東方甄選」。據東方甄選(1797.HK)于 2023 年 2 月披露的 2023 財年半年報,新東方持有東方甄選 55.4%的股份。
但財報中并未披露東方甄選的業績貢獻情況。在財報中,新東方 CEO 周成剛表示:「東方甄選在增加產品種類及規模上取得顯著進展,與此同時,他們在內地不同省份舉辦現場直播活動,有效提升社群對于中國文化的認知及喜愛,并為客戶提供更佳的體驗及文化知識。」
7 月 27 日,好未來發布其 2024 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截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
根據季報,好未來公司 2024 財年 Q1 營收為 2.8 億美元,同比上一財年 Q1 的 2.2 億美元,表現為增長 23%。該公司 2023 財年 Q1 營收同比 2022 財年同期(截至 2021 年 5 月的三個月)營收的 13.8 億美元,表現為下降 84%。本財季營收同比變化由下降轉為增長。
圖片來源:好未來財報
好未來公司本財季收入成本為 1.4 億美元,同比上一財年 Q1 的 0.9 億美元,該成本增幅為 58%。該公司 Q1 毛利為 1.4 億美元,與上一財年同期毛利接近。
好未來公司 2024 財年 Q1 總營業費用為 2.0 億美元,上一財年 Q1 該費用為 1.7 億美元,本財季該項費用增幅為 18%。與雙減前 2022 財年 Q1(截至 2021 年 5 月)該項費用(9.0 億美元)相較,近兩個財年 Q1 該公司營業費用均表現為顯著下降。
經營現金流方面,好未來公司本財季表現為經營現金流凈流入 1.3 億美元,上一財年 Q1 該項現金凈流出 4488 萬美元,本財季經營活動現金由凈流出轉為凈流入。該公司本財季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現金凈增加 1.3 億美元,上一財年 Q1 該項表現為凈減少 1.6 億美元,即本財季該項表現為由減少轉為增加。
根據季報,該公司截至本財季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以及短期投資額30.4 億美元,上一財季(截至 2023 年 2 月)該項資產額為 31.7 億美元。截至 2023 年 5 月末,該公司遞延收入余額為 3.9 億美元, 上一財季該項余額為 2.4 億美元。
好未來首席財務官彭壯壯在財報中表示,「本季度,在不斷努力調整公司核心產品和優化運營過程中,我們在智能設備業務等一些新舉措方面也取得了進展。」 「我們尋求通過股票回購創造額外股東價值的機會。在 2024 財年第一季度,我們花費了大約 1.513 億美元,回購了約 2590 萬股 ADS。」
新東方與好未來相繼發布財報,雙減兩年后,兩大前 K12 教育巨頭公司發展如何?
2022 年,好未來提出了新的戰略方向,定位「智能學習解決方案提供商」,對產品和業務進行調整,搭建了學習機和講題機「兩條腿走路」的智能學習產品體系。此外,好未來將目光擴寬到全球市場,開始「向全球提供學習服務、學習內容解決方案和技術解決方案」,其海外學習服務業務 Think Academy 在總收入和長期班學員數量方面實現了連續增長。
在本財季期間,好未來公司陸續推出素質素養教育、教育硬件與 AI 應用新產品。好未來對 AI 新技術表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期望借此撬動運營效率提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5 月份公司面向全球數學愛好者,宣布研發數學大模型 MathGPT。據悉,在國內,大模型的主戰場在互聯網技術公司間開展。好未來的垂類數學大模型,以解題和講題算法為核心,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學而思 AI 團隊負責人表示,行業內偏向基于 LLM 大模型做閱讀、寫作類應用,但如果想要在數學能力上有突破,就需要研發新的大模型。因此,學而思決心專攻數學大模型,以期完成 AI 大模型時代的數學基礎工作。」
今年 7 月,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編程產品升級暨人工智能課程發布會,正式推出基于其自研大語言模型的 AIGC 課程人工智能第一課,該公司稱將持續進行編程課程產品的升級,助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除此以外,在今年上半年,好未來還先后推出了教育硬件產品摩比思維機、「學而思大閱讀」等產品,持續推進學而思網校向素質教育轉型的標桿產品,并將為各個年齡段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服務,包括國內外學習項目和一些學術科目教育。
好未來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彭壯壯非常重視新技術帶來的影響,他指出,好未來將「在新的技術浪潮中,繼續創新業務,擁抱新技術,并主動創造新的業務模式和機會」。
而新東方則對 AI 發展表現出了觀望的態度。比起今年上半年在教育行業掀起的人工智能革新潮,新東方選擇入局文旅賽道,將面向全年齡段推廣文旅產品,走「寓教于樂」之路。
近日,企查查官網顯示,北京新東方文旅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俞敏洪,注冊資本為 10 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旅游業務;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文藝創作;互聯網銷售等。
這意味著,繼直播電商后,新東方將在教育、生活、文旅三大領域,為大家提供服務。
新東方將目光瞄準「銀發經濟」+「文旅」,某種程度上并不出乎意料。一方面,新東方并非初次試水文旅業務。據新東方公司微信公眾號稱,早在十幾年前,新東方就已經開始了面向青少年的國際游學和國內營地等項目。事實上,「雙減」兩年間,除了將原先的 K12 業務拓寬到素質教育、成人職業教育以及教育硬件品類,線下的研學、游學項目也持續開展。由于疫情影響。原本的國際業務縮圈到國內文旅,為發展國內中老年文旅鋪設了一定的基礎。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老年旅居康養發展報告》顯示,老齡化是未來較長時期基本國情,2020 年我國康養旅游人數已達 6750 萬人次,老年旅游從福利事業向旅游產業轉變,從小眾市場向主流市場轉型。從主打泛知識類的東方甄選電商品牌,到定調「做有文化、有知識的文旅」,思路暢通。
另一方面,直播電商賽道競爭趨向飽和,拓展業務圈層將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今年 3 月舉行的第一屆民盟鄉村振興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俞敏洪便提到,「目前東方甄選是帶貨平臺,這個是有天花板的。」直播帶貨行業發展至今,新用戶已經越來越少,存量競爭中各家 MCN 機構也很難以擺脫已經成型的運營思路。正如 MCN 公司「交個朋友」創始人黃賀所說,MCN 機構應該形成一個商業閉環,靠技術能力的溢出培養更多可靠的子業務。多元化經營,才是最穩妥的選擇。顯然,依托東方甄選迎來「第二春」的新東方,仍將長期不滿足于現狀。
基于盈虧差異可以看出,新東方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創新商業模式,立足于教育新業務,以及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及直播電商業務,帶動收入增加。而好未來脫離「雙減」影響,依托新業務扛起大旗,還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但更重要的是,變革已經發生,只有做好充足長效的準備,為用戶實現更多價值,才能獲得市場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