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梁怡
近日,給仁和匠心、Skintific、HBN化妝品牌代工的芭薇股份(837023)沖刺北交所進入一輪問詢,公司產品覆蓋護膚品、面膜、洗護、彩妝等全品類化妝品,ODM代工模式的收入占比在98%左右。
報告期內(2020-2022年),芭薇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4億元、4.16億元及4.5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835.67萬元、2125.13萬元及3803.95萬元。其中2022年公司的收入與多家同行相比出現逆勢變動。
具體而言,2022年,兩大客戶的收入出現爆發式增長,對公司收入貢獻不小,然而其毛利率卻相對異常,芭薇股份并未對此做出合理解釋。
另外,在上游供應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的供應商整體變動頻繁且規模較小。
實控人認定是否準確?
芭薇股份成立于2006年4月30日,現由60后女企業家冷群英掌舵。招股書顯示,冷群英出生于1966年2月,本科學歷。在創辦公司之前,冷群英曾當過近8年的中學教師,同時還創辦過廣州市雅高麗化妝品有限公司。另外,冷群英的丈夫劉瑞學也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其出生于1977年6月,本科學歷,其擁有多家化妝品公司的從業經歷。
目前,冷群英、劉瑞學夫婦為芭薇股份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中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冷群英持有公司25.26%的股份,董事兼核心技術人員的劉瑞學持有公司14.10%的股份,兩人合計直接持有39.36%的股份。

但實際上,芭薇股份也算得上一家家族企業,實控人女兒、女婿、弟弟等在內的多名親屬持股或擔任要職,具體如下: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便是,實控人冷群英的弟弟冷智剛,其直接持有公司14.02%的股份,并擔任董事、副總經理等要職,但其并未被認定為共同實控人或一致行動人。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6月,冷群英、劉瑞學、冷智剛與參與定向發行的投資方杭州叩問、南海同贏、盧躍華簽署特殊投資條款,為何冷智剛會作為共同義務承擔主體?
對此,北交所也在一輪問詢中提到,要求公司結合冷智剛、單楠、冷沁園等實際控制人親屬直接或間接支配公司股份的表決權,擔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并在公司經營決策中發揮作用情況,公司章程、協議或其他安排規定及發行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發行人經營管理的實際運作情況,說明上述主體未認定為共同實際控制人或一致行動人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同時結合前述問題,說明是否存在通過實際控制人認定規避監管的情形。
另外,擔任董事、副總經理的陳彪還持有公司6.2%的股權,主要系2021年7月芭薇股份以3元/股價格授予陳彪416萬股限制性股票,而陳彪認購限制性股票的1248萬元出資中,有492萬元來源于向冷智剛的借款、200萬元來源于向劉瑞學的借款、283.36萬元來源于向冷群英的借款。
芭薇股份報告期內還進行過三次現金分紅,分別于2020年9月、2021年5月、2022年7月分紅918萬元、1224萬元、1532萬元。
大客戶毛利率異常
芭薇股份點產品按照功能進一步細分為護膚品(除面膜)、面膜、洗護產品、彩妝及其他產品。其中公司護膚品(除面膜)主要包括乳液、面霜、精華等面部護膚產品,報告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5億元、3.1億元及3.6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1.89%、74.88%及80.64%。
而從下游大客戶來看,芭薇股份主要以聯合利華、仁和匠心、Skintific、HBN等品牌背后主體公司為主,但公司的前五大客戶中同一客戶的銷售金額波動較大。例如,報告期內公司對仁和集團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011.28萬元、2547.57萬元及 8660.17萬元;對廣州蜚美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實現銷售收入0萬元、60.82萬元、6455.08萬元,2022年均出現爆發式增長,而對山東朵拉朵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收入由2021年的6199.78萬元大幅下滑至2700.10萬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客戶的毛利率變動異常。報告期內,公司對仁和集團的毛利率分別為-0.24%、15.06%、1.53%;2022年對廣州蜚美的毛利率為49.18%,對山東美貌制藥的毛利率為48.49%,與同行毛利率平均水平上下差距較大。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0.92%、29.13%和30.41%,而同行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29.89%、23.74%、24.72%。

對此,北交所要求芭薇股份說明結合不同客戶銷售產品內容及定位、定價方式、銷售模式、成本構成情況等,詳細說明不同客戶毛利率相差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不同客戶毛利率差異較大是否符合行業特征;進一步說明對部分毛利率異常客戶(仁和集團、廣州蜚美、美貌 制藥等)的銷售產品內容及價格、對應原材料價格及采購供應商,結合合作模式說明各自收入確認方式(采取凈額法還是總額法),毛利率顯著低于或高于平均水平的合理性等。
另外,明顯看到,2022年同行多家公司的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為何公司逆勢上漲?收入真實性多大?是否可持續?
供應商變動頻繁且規模小
招股書顯示,芭薇股份的成本主要由包裝材料及原材料所構成。原材料主要包括添加劑、保濕劑、表面活性劑、油脂、防腐劑、增稠劑等。2022年,公司包裝材料的收入及占比突然大幅上漲,公司解釋為,包裝材料的供應方式主要為客戶提供包裝材料及客戶委托公司采購包裝材料兩種方式,而2022年由公司負責采購包裝材料的訂單較多,因此包裝材料的采購金額有所增長。

而從前五大供應商來看,報告期內,除了廣州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百好博有限公司相對穩定,其余多家公司變動非常頻繁,曇花一現。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新增的第一大供應商也即是包材供應商。天眼查顯示,廣州越銳包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實繳注冊資本13.8萬元,參保人數為19人,2022年公司向其采購金額為2355.62萬元,而并沒有選擇2020年的包材供應商。
另外,2022年前五大供應商還增加了一個“新面孔”廣州市馨妍貿易有限公司,實繳注冊資本為78萬元,而參保人數則僅有4人。
再看2021年,芭薇股份增加對上海禾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凱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購。天眼查顯示,上海禾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實繳注冊資本為96.5萬元,僅3人參保,而廣州凱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保人數為6人。

因此,芭薇股份需要進一步解釋,公司主要供應商采購金額變動的原因及合理性,各期新增供應商的原因及合理性,尤其是2022年新增廣州越銳包裝為第一大供應商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關聯關系?采購價格是否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