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工業
“入夏以來,全國日調度發電量三創歷史新高,最高達到301.71億千瓦時,較去年峰值高出15.11億千瓦時;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兩創歷史新高,最高達到13.39億千瓦,較去年峰值高出4950萬千瓦。在需求較快增長、水電大幅減發交織疊加的復雜情況下,通過采取綜合措施,保障了全國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7月16日,國新辦舉行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稱發改委)副秘書長歐鴻在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歐鴻稱,分地區看,今夏華北、華東、南方、西北四個區域電網以及浙江、福建、廣東等14個省級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累計達50多次。
“總體看,今年迎峰度夏保供準備工作做得比較早、比較充分,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歐鴻稱。
據歐鴻介紹,今年以來國內煤炭產量穩步增長,進口增加較快,煤炭供需總體平衡。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充足,履約率高,統調電廠存煤處于歷史高位。截至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98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300萬噸以上,可用近26天。
天然氣方面,生產、進口均保持平穩增長,有效保障了民生和工商業用氣需要。據調度統計,上半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94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7%。入夏以來,單日最高發電用氣超過2.5億立方米,有力支撐了氣電頂峰出力。
歐鴻表示,當前迎峰度夏已進入關鍵時期,經濟回升疊加高溫天氣,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的復雜、艱巨程度明顯加大。國家發改委將從四方面做好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工作。
一是持續加強燃料供應保障。強化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增加頂峰發電天然氣供應,確保一次燃料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二是督促各類發電機組應發盡發。確保火電出力保持在歷史較好水平,優化運行方式保持水電頂峰出力,促進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多發多用。
三是加強調度促進省間余缺互濟。發揮大電網統一調度優勢,做好重點地區重要時段供電保障,組織跨省跨區余缺互濟,提升全國電力安全保供能力。
四是立足底線思維做好應急預案。指導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動態優化調整需求側負荷管理預案,努力做到既盡量不用,又確保極端條件下民生及重點用能不受影響。
在用電負荷不斷攀升情況下,除了增加供給能力外,需求側也應發揮調節潛力,緩解用電高峰壓力。
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指加強全社會用電管理,通過綜合采取合理可行的技術、經濟和管理措施,實現“削峰填谷”,緩解用電高峰供應壓力,是國際通用的應對尖峰負荷最經濟的手段。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關鵬在會上表示,多年來,國家發改委持續推動電力需求側管理相關工作,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電力需求側管理政策體系,對推動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確保電力安全有序供應發揮了積極作用。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重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需求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近年來,電動汽車、新型儲能、分布式電源、虛擬電廠等需求側新主體新業態不斷涌現,發改委鼓勵各類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市場化需求響應,通過自主降低用電負荷來獲取相應收益。
發改委預計,到2025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40%的省份,需求響應能力將超過5%。
二是完善需求響應激勵政策和市場機制。發改委將進一步完善電價政策和市場機制,引導電力用戶優化用電方式,主動削峰填谷。
三是持續推動全社會節約用電。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積極推廣節能技術、推動節能改造、優化用能結構等。
由于今年上半年西南水電出力情況不佳,水電問題也備受業內關注。
關鵬在會上回應稱,截至今年6月末,國內水電裝機達到了4.2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15.4%。今年上半年,國內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了22.9%。進入主汛期后,西南地區主要流域來水依然偏枯,客觀上增加了電力保供的壓力。
“這個問題我們今年已經較早地關注到,并會同有關方面一直對重點流域的來水和重點水電站的蓄能情況進行監測,認真研判水電發電能力下降對西南地區和對全國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的影響,采取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關鵬稱。
這些措施包括提前蓄水,保障水電頂峰能力;多能互補,提升火電和新能源的出力水平;充分發揮大電網的優勢,余缺互濟等。
“目前不論是西南地區還是全國,電力安全穩定供應都得到了有力保障。入汛以來,西南地區來水情況較前期有所好轉。將堅持密切跟蹤來水情況,統籌優化水電運行方式,逐日調度分析,充分利用水電資源做好電力保供。“關鵬稱。
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1億千瓦,同比增長10.8%,上半年投產及并網各類電源裝機約1.4億千瓦,其中支撐性電源約3000萬千瓦。
在輸電通道規劃建設方面,今年以來,白鶴灘-浙江直流工程、陜北-湖北直流配套電源等工程陸續投產。截至6月底,國內“西電東送”輸電能力已超過3億千瓦,其中跨省跨區直流通道度夏期間最大輸電能力可達1.8億千瓦,較去年同期提升約1750萬千瓦。
入夏以來,跨省跨區直流送電規模最高約1.6億千瓦,除西南水電來水偏枯,外送電量優化減少送出外,華北、西北、東北,以及云貴外送通道基本按照最大輸電能力送出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