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薛昱婷
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Alasaka LNG)啟動在即,但尚無大型能源公司對項目作出投資承諾,目標買家目前也無意參與。
據《華爾街日報》7月25日報道,日本和韓國已拒絕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的參與邀請。
美國正與俄羅斯競爭將天然氣從北極運往亞洲。Alasaka LNG項目將把北極圈以北的天然氣輸送到阿拉斯加州南部,主要目標客戶是日本、韓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旨在為這些與美國沒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提供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品。
項目包括一條從阿拉斯加北部氣田到南部的管道(全長807英里)、位于該州南部基奈半島的液化設施及一個天然氣處理廠,建成后將比墨西哥灣沿岸的其他美國液化設施更接近亞洲市場。
今年4月,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獲得美國能源部批準,計劃在2030年左右開始運營,擬投資440億美元(約合3147億元人民幣)。根據聯邦法律,該項目可以獲得超過30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
阿拉斯加州參議員丹·沙利文近日表示,該項目已非常接近啟動,下一步是確保尋找到亞洲買家。
但日本和韓國的潛在買家對投資該項目或簽署購買合同興致缺缺,兩國的能源官員也對此提議表示冷淡。日韓等亞洲國家對該項目的參與意愿,關系到該項目的成敗。
6月,沙利文到訪韓國并與韓國外交部長官樸振會面時表示,希望更多韓國企業關注并投資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并請求韓國政府給予支持。
樸振在發言表示,韓美兩國能源合作潛力巨大。但上述項目并未從韓國方面獲得預期的支持。
日本政府和企業的態度也是如此。丹·沙利文此前表示,阿拉斯加向日本出口液化天然氣的記錄長達50年,從未間斷。
日本方面則對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時間表和資金來源表示擔憂,認為2030年時,亞洲各國已找到穩定的天然氣替代來源;加之尚無美國大型能源公司對阿拉斯加項目作出重大投資承諾,項目資金來源的可靠性存疑。
該項目此前由埃克森美孚持股約三分之一,為控股方;英國石油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各持有20%。
2016年,阿拉斯加州主管的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AGDC),從埃克森美孚手中接過該項目,之后一直試圖爭取其他外部投資方的加入,但英國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也退出了該項目,主要因當時能源價格下降、天然氣需求下降。
目前,埃克森美孚在該項目中擔任顧問。2019年,埃克森美孚和英國石油公司承諾,將給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投資2000萬美元以供項目符合合規要求。
此前,特朗普政府曾批準該項目的液化天然氣出口。今年4月,拜登政府再度批準了該項目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引發環保組織的批評。
環保組織稱,該項目是一個“碳炸彈”,也是美國繼3月批準康菲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北坡80億美元威洛油氣鉆探項目后,批準的又一個大型化石燃料項目,并表示拜登政府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表現欠佳。
2022年1月,拜登政府曾宣廢除特朗普政府授權在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區擴大租賃和開發的決定,“優先評估現有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以確保美國公有土地和水域的平衡,惠及當代和后代。”
在今年招致環保組織的批評后,拜登政府表示將施加限制措施,禁止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相關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中。
據《衛報》報道稱,拜登政府試圖批準更多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以與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國俄羅斯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