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讓普通用戶也能無障礙體驗AI魅力的ChatGPT,毫無疑問已經是近段時間以來最為火熱的互聯網產品,可要論近年來真真切切改變了整個互聯網世界的產品,則非TikTok莫屬了。在過去數年間,Tiktok幾乎就像流量黑洞一樣,吸引了大量用戶的關注。
如今這款以短視頻為基礎的產品也已經開始求變,TikTok近日就宣布推出對文本化內容的支持,用戶可以直接創建基于文字的內容。
在完成App的更新后,當用戶點擊TikTok的“相機”頁面時,除了傳統的照片和視頻兩個選項外,還可以發布純文字內容。在進入創建文本內容的頁面后,用戶可直接輸入文字內容,并為其添加貼紙、標簽、背景顏色、聲音等元素,其他功能則比照了短視頻和圖片內容。
作為一款短視頻App,TikTok突然開始支持純文字內容雖然看似有些“復古”,但實則是以退為進。畢竟當下正是馬斯克又一次任性、實施“摧毀并重塑”推特的一部分,將經典的“藍鳥”Logo換成了他鐘愛的“X”標識,并讓“再見推特”(Goodbye Twitter)、“安息推特(RIPTwitter)”等話題沖上了推特熱趨。再加上此前為了阻止相關廠商獲取數據、選擇限制用戶每天可以瀏覽的推文數量,也使得諸多業內人士都認為,此舉幾乎是在主動“自廢武功”。
一鯨落而萬物生,推特如今這般任意妄為的結果,就是大量用戶被迫逃離這個平臺,但畢竟大家的社交需求并不會憑空消失,所以這些用戶自然就會下意識尋找推特的代替品。因此就有了Meta對標推特的Threads,上線短短幾天即收獲了1億用戶的佳績。
有了Threads的珠玉在前,TikTok自然也想故技重施。但由于推特是一款以文字內容為主的產品,所以決定了它的受眾更傾向于用文字來表達和閱讀,因此也就有了TikTok對文本化內容的支持。
無論是Threads的出現、還是TikTok支持純文字內容,顯然是給了一大批不喜歡馬斯克主導下推特的用戶一個新選擇。事實上,自馬斯克自入主推特以來,任意妄為或許是最符合外界對其印象的描述了,然而并非每一位用戶都樂于看到馬斯克重塑他們熟悉的推特。
至于說為什么TikTok要去與推特“較勁”,大概率是因為幾乎所有社交平臺都在復制TikTok的行為,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TikTok的增長。包括Instagram的Reels、Snapchat的Spotlight、Pinterest的Idea Pins、谷歌的YouTube Shorts等,一眾同類短視頻產品近年來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有數據顯示,TikTok在2020年的全球下載量為9.11億,但這一數字在2021年已經降至6.7億次、減少約26%。
必須要承認的是,目前在海外市場短視頻不只有TikTok可選,甚至與國內市場的抖音相比,TikTok面臨的競爭烈度還更勝一籌。抖音當年的崛起,靠的是小咖秀、秒拍等“前輩”迅速走紅后、又光速過氣,導致巨頭們忽視了這類產品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即便騰訊微視早在2013年就已誕生,甚至日活一度高達4500萬,卻在內部的各種折騰下錯過了窗口期。
然而在海外市場,由于已經看到了抖音和快手在國內市場的成功,海外的互聯網巨頭從TikTok剛剛起勢時就已經做出了應對,例如Meta為了對抗TikTok,早在2018年就推出的短視頻應用Lasso。從Meta到谷歌的加入,導致了不僅僅讓TikTok用戶規模擴張速度降低,更是使得其用戶圈層受限。根據相關內部人士的說法,TikTok目前在全球的滲透率只有不足20%,而抖音在國內市場的這個數字則接近54%。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TikTok在海外市場的境遇其實與剛剛上市時的嗶哩嗶哩有些類似,兩者的核心用戶群體都是青少年。沒錯,別看TikTok已經在全球擁有了超過10億月活,但它與抖音不一樣,因為并非一個全民App。這一現狀的連鎖反應就是TikTok也遇到了當初B站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在商業化方面表現平平。
在Tiktok上有超過700萬粉絲的Hank Green,此前就曾說出了許多創作者的心聲,“創作者僅僅將TikTok視為踏腳石,以之后在一個他們擁有更多權利和機會的平臺上建立受眾”。
TikTok對文本化內容的支持,就意味著作出了一個與當年B站同樣的決策,那就是“破圈”。沒錯,突破現有用戶圈層不一定只能從內容層面著手,從產品形態上進行改變也能吸引部分用戶。
短視頻特點是立體化,但信息密度低,這也就意味著用戶不需要太多的注意力,就能獲得不錯的使用體驗,而刷短視頻不費力、不用腦子。其實也是許多用戶能連續玩上幾個小時的關鍵所在。而文字內容相比于短視頻,則擁有信息密度更高的特質,可這一點在傳播上卻是劣勢,因為用戶需要主動集中注意力來理解抽象的文字中所表達的含義。
兩種不同的內容形式其實就對應了兩類截然不同的用戶,TikTok現在發力文字內容,顯然就是為了將不喜歡短視頻這一內容形態的用戶,同樣也納入自己的流量池中。而且文字內容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搭配圖像就可以實現更為出色的種草效果。
要知道,海外用戶目前并不存在刷短視頻、看直播時順手買東西的習慣,而是更傾向于去亞馬遜、eBay這類專業電商平臺。所以通過種草來培養海外用戶在TikTok上購物的習慣,并進而為自己的電商業務服務,這一鏈路毫無疑問已經相當清晰。
所以總的來說,推特的主動“作死”只是表象,TikTok做文字內容的真正目的,說是為了繼續實現用戶增長、同時服務自己的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