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烏克蘭的糧食出口能力再遭打擊。
烏克蘭和及其南方鄰國羅馬尼亞稱,當地時間本周一,烏克蘭在多瑙河沿岸、靠近羅馬尼亞邊境的港口小鎮雷尼(Reni)遭遇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多瑙河地區軍事行政長官Oleh Kiper稱,15架伊朗制Shahed-136無人機對該地區的倉庫進行了4個小時的襲擊,3架被擊落。襲擊造成7人受傷,1人傷勢嚴重。
當地新聞網站Reni-Odesa援引官員的話稱,雷尼的3個糧食倉庫被毀。警方公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帶有馬士基集團標志的集裝箱。另有烏克蘭新聞媒體報道稱,敖德薩州的另一個多瑙河港口伊茲梅爾(Izmail)夜間也發生爆炸。船舶追蹤數據顯示,近30艘船舶在伊茲梅爾附近拋錨,截至發稿尚不清楚原因。
西方國家稱此次襲擊是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糧食出口替代路線的打擊,是其削弱烏克蘭農業出口行動的升級。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在推特上表示,“強烈譴責俄羅斯最近對多瑙河上烏克蘭民用基礎設施的襲擊,地點非常接近羅馬尼亞。”另外,他還稱最近的沖突升級對黑海的安全構成了嚴重風險,并影響到烏克蘭的糧食運輸和全球糧食安全。
俄羅斯方面則指出,由于雷尼港口具有接近北約領土的地理位置優勢,還被用來接收西方武器。周一,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稱有證據表明,今年5月,烏克蘭曾從黑海對岸進口爆炸物到其多瑙河上的一個港口。俄羅斯軍事博客Rybar也表示,雷尼港在出口糧食的同時也被用來向烏克蘭軍隊供應物資。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戰地記者Yevgeny Poddubny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此次空襲是“切斷烏克蘭所有海上交通這一極其重要任務”的一部分。
這也是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最接近北約邊界的一次襲擊,引發對抗升級擔憂。雷尼鎮位于多瑙河東岸,與羅馬尼亞隔河(約200米)相望。羅馬尼亞媒體稱,河對岸的士兵聽到了無人機接近和襲擊后的爆炸聲,看到明亮的火光。羅馬尼亞國防部表示,正與北約東翼的盟友保持“高度警惕”的態勢,不過該部同時稱,羅馬尼亞領土或領海沒有受到直接軍事威脅。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表示,國務卿布林肯已就該話題同羅馬尼亞外長進行了電話討論。布林肯在電話中重申,將保衛北約國家的每一寸領土。
最新的襲擊事件表明,烏克蘭糧食出口的前景愈加惡化。一位法國貿易商對路透社表示,這是對烏克蘭出口的重大打擊,失去了黑海糧食通道后,其他路線再受到攻擊,烏克蘭谷物將很難運出去。
多瑙河沿岸的港口傳統上不是烏克蘭農產品出口的主力。不過,自俄烏沖突爆發、黑海糧食通道受阻以來,該港口成為替代路線之一,重要性大大增加。農業經濟研究公司Stratégie Grains的副執行董事Benot Fayaud表示,烏克蘭通過多瑙河港口每月出口約200萬噸糧食,該港口遇襲可能會在短期內阻止商業船只使用該港口,并可能提高保險成本。
不過受限于多種原因,多瑙河港口最多只能取代敖德薩港一半的容量。原因之一是該區域水道較淺,另外,運輸成本較海運貴得多。
與此同時,烏克蘭另一條陸路通道的風險持續存在。經過波蘭、羅馬尼亞等鄰國的公路和鐵路外運烏克蘭糧食是黑海通道的另一個替代路線。不過,這條線路導致烏克蘭糧食滯留過境國,壓低了當地的糧價,引發東歐農民抗議。
在巨大壓力下,歐盟允許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在國內禁售烏克蘭小麥、玉米、油菜籽和葵花籽,不過過境服務不受影響。該禁令將于9月15日到期。上周,上述五國部長呼吁延長禁令。本周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回應稱,延長禁令“無論以何種形式都是不可接受的”。
過去一周,隨著局勢持續緊張,黑海糧食協議重啟的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自上周一宣布退出該協議以來,俄羅斯對敖德薩進行了持續一周的夜間空襲,打擊了這個黑海港口的糧食庫存和基礎設施。俄羅斯同時警告,任何接近烏克蘭港口的船只都被視為運載軍用貨物。
黑海糧食協議破裂后,受影響最大的是依賴烏克蘭谷物的低收入的非洲和中東國家。與此同時,俄羅斯正在開發替代烏克蘭出口的新路線。
據俄新社,周一普京為即將開幕的俄羅斯-非洲峰會撰文稱,無論是通過商品貿易還是免費援助的形式,俄羅斯均有把握且有能力替代烏克蘭對外供應糧食。他還表示,俄羅斯今年的糧食產量預計將再創新高。
對于黑海糧食協議,普京評論稱“這條出口走廊已經失去了人道主義意義”。他表示,根據該協議出口的近3300萬噸糧食中的大部分被賣到了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對最貧困國家的供應不到3%。
俄羅斯-非洲峰會將于本周四-周五在莫斯科舉行。周二,俄羅斯外交部無任所大使奧列格·奧澤羅夫表示,峰會期間,雙方將就建立供應至非洲大陸的俄羅斯糧食和化肥的物流走廊問題進行討論。
出于對黑海局勢進一步緊張的擔憂,在周一早盤交易中,全球小麥價格上漲了約5.5%。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貨收盤大漲,其中基準期約收高6個百分點,創下近一個月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