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章宇璠
今年以來,銀行因基金銷售業務違規,被監管出具警示函或責令改正的案例頻發。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截至7月25日,已有至少17家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因此受到處罰。
7月21日,杭州銀行因基金銷售業務部門負責人、部分分支機構基金銷售業務負責人、部分基金銷售合規風控人員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等六項違規行為被浙江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無獨有偶,7月21日當天,浙江證監局針對銀行基金代銷違規發出了三張罰單。溫州銀行和溫州甌海農商行均因基金銷售業務部門負責人、部分基金產品準入審核人員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等與基金代銷有關的違規行為被罰。

重慶證監局今年以來也已發布四張罰單,違法內容均與銀行基金銷售相關。興業銀行重慶分行更是兩次被罰。

7月13日,興業銀行重慶分行因存在部分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員工從事基金銷售業務相關工作的情況被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3月21日,興業銀行重慶分行因個別銷售人員在不清楚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情況下宣傳推介基金產品、向投資者發送未經審核的基金宣傳推介材料、評價某基金經理和某基金產品時無客觀證據支撐以及未對興業銀行重慶融僑半島社區支行互聯網營銷行為進行統一管理并監控留痕被出具警示函。
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也在三月分別因基金銷售過程中的違規違法行為受到處罰。
具體來看,在所有被罰的銀行違規行為中,18張罰單中有13張均與業務部門負責人或產品準入審核人員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有關(表中藍色部分)。

此外,還有7張與分支機構和基金銷售人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有關(表中黃色部分)。如溫州甌海農商行,存在未將投資人長期投資收益等納入分支機構和基金銷售人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違規行為。

另外,還有4張罰單與產品審查等相關(表中綠色部分)。如重慶銀行,存在未針對銷售公募基金產品準入設立產品準入委員會或專門小組,指定的基金銷售合規風控人員未對新銷售基金產品準入進行合規審查并出具合規審查意見的違規行為。


長期以來,基金代銷格局呈現出銀行、證券公司、三方機構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網點較多、客戶黏性較強,銀行占據基金代銷保有規模的“半壁江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排名前10位的機構中,商業銀行占據6位。
但銀行代銷基金規模有所回落。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2023年二季度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前100強名單,截至二季度末,銀行“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合計為27746億元,較一季度減少5.64%,占據100家銷售機構總保有規模的49.54%,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非貨幣基金保有總規模合計為39123億元,環比增加0.49%,但占比由一季度的47.22%降至46.03%。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基金代銷業務快速發展,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銀行在開展相關業務時存在專業人員配備不齊等違規行為。但隨著監管質效的提升,未來銀行代銷業務會逐步向規范化方向發展。尤其是在基金銷售格局日益激烈的當下,銀行應在合規代銷的基礎上,持續提升基金代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