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 薛昱婷
又一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獲發改委核準批復。
7月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國家發展改革委已于近日核準批復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該工程是是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之一,起于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落于重慶市渝北區,線路全長約2290公里,設計輸電能力800萬千瓦。
該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重慶市輸送電量400億千瓦時以上,這約占重慶去年當地發電量的四成。其中,新能源電量占比50%以上。
據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該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疆電入渝”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總投資約260億元。
重慶是西南地區唯一的能源凈輸入省市,電力保障長期處于緊平衡。由于市內資源條件限制,未來新增電力需求必須依靠外來。
上述文章顯示,“疆電入渝”工程涉及總投資約1000億元,包括配套煤電項目、配套新能源項目以及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將極大解決重慶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電力缺口。
哈密至重慶±特高壓工程也是“疆電外送”直流第三條通道。據《中國日報》,新疆是國內重要能源生產基地,煤炭資源儲量居全國之首,太陽能和風能資源蘊藏量為全國第二,自2010年起實現“疆電外送”。
此前,新疆已形成“兩交兩直”疆電外送四通道格局,疆電外送輸送容量達2040萬千瓦 。2010年11月,新疆建成“疆電外送”第一通道——哈密-敦煌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2013年6月,建成第二通道煙墩-沙洲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
2014年和2019年又先后建成投運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及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特高壓是指電壓等級在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與較低電壓的輸電方式相比,特高壓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優勢。與交流輸電相比,特高壓直流更適合于超遠距離、超大容量的“點對點”輸電。
今年以來,已有多項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獲得核準,并陸續開工建設。
央視新聞5月30日報道,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寧電入湘”工程)于5月24日獲得核準批復,該工程已于6月11日啟動開工。
這是中國首條以輸送“沙戈荒”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工程,新能源輸送占比達50%以上,預計2025年投產后每年向湖南輸送電量360億-400億度。
2月27日,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批復。3月16日,該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這是國內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送電特高壓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從甘肅省向山東省聯合輸送風電、光伏、火電及儲能電量超360億千瓦時。
此外,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在獲國家發改委核準后也于今年2月正式開工。
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均由國家電網規劃建設。《中國能源報》報道,除上述兩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外,國家電網在2023年還預計開工四個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及兩個特高壓交流輸電項目,直流開工數量為歷史最高。此外,藏東南-粵港澳大灣區柔性支流項目已匯報至國家能源局待核準。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特高壓建設已進入快速發展高峰期。截至2022年,中國特高壓輸電線路長度已達4.46萬公里,累計輸送電量2.83萬億千瓦時。
天風證券指出,特高壓直流建設可持續。“十五五”期間仍有望保持每年3-4條的核準開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