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報 鄒欣晨
“嗨,姐妹們,我們在這兒過得怎么樣?”7月5日,美國知名女歌手賽琳娜·戈麥斯(Selena Gomez)的個人彩妝品牌Rare Beauty進駐了社交媒體平臺Threads,并發布了第一條消息,而此時距該應用程序正式上線還不到兩小時。
據《衛報》介紹,Threads是由Instagram(下稱INS)團隊開發的一款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相較于主打分享照片和視頻的INS,Threads更加注重文字內容的表達。Threads的開發團隊表示:“我們的愿景是將Instagram最擅長的社交功能擴展到文字領域,為用戶創造一個積極、富有創造性的空間來表達他們的想法。通過Threads,用戶可以關注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創作者,并與之保持聯系。”
“顯而易見,這一平臺的推出是同為社交媒體巨頭、手握Meta集團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試圖借此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推特‘打擂臺’。”《衛報》專欄作者希瓦 韋迪雅那桑(Siva Vaidhyanathan)評論道。據扎克伯格的說法,Threads于美國東部時間7月5日晚上7點向公眾開放,僅在第二天早上就吸引了超過3000萬名用戶注冊。這些用戶包括各種名人、明星、推特網紅,當然也包括美妝品牌。
除了Rare Beauty,許多歐美大牌及美妝零售商也迅速涌入“新戰場”:倩碧、蘭芝、美寶蓮、Covergirl、Fenty Beauty、絲芙蘭、Ulta Beauty、Annastasia……無數個讓美妝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名字活躍于此,截至7月6日下午,該平臺上的美妝品牌已經多到讓第二天才注冊的品牌發出自嘲:“我遲到了”。
如雅詩蘭黛便在美國東部時間7月6日5:44發布了其第一條Threads帖子,內容為:“時尚姍姍來遲,就像任何偉大的偶像一樣。”此時,距離Threads正式上線還不滿24小時。
是什么引得這些原本在推特擁有深厚粉絲基礎的美妝品牌集體“搬家”入駐新平臺?《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泰勒·洛倫茲(Taylor Lorenz)認為,馬斯克為推特新制定的限流政策“功不可沒”。
01、推特大門朝“錢”開,有名沒錢別進來
據《華盛頓郵報》記載,7月1日,馬斯克忽然宣布:“為了解決極端情況下的數據抓取和系統操作問題,我們將對推特應用以下臨時限制:
經推特認證的賬戶每天只能閱讀6000篇推文;
未通過推特認證的賬戶每天只能閱讀600篇推文;
新注冊的未認證賬戶每天只能閱讀300條推文。”
“推特認證”即用戶ID后的藍色認證標記(通常被稱為“藍V”),用戶需要向推特每月支付8美元(約合人民幣57元)以開通這一服務。
馬斯克的這一決策立即在推特上掀起軒然大波,截至發稿前,該條推文已被轉發3.97萬次,瀏覽量超1.46億次。“由于推特的計算機制,這里所說的‘閱讀推文’也包括用戶瀏覽某條帖子的評論區。因此,如果某新用戶點擊閱讀了一條擁有三百條以上評論的推文,那么他們今日的推特瀏覽時間就到此結束。” 希瓦·韋迪雅那桑在《衛報》的報道中指出。
“埃隆,請你三思,這么做是不對的。人們會開始討厭使用Twitter。”、“我已經買了藍V,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在大多數人起床前我就刷了超過800條推。”、“這太愚蠢了……”諸如此類的勸告在馬斯克的評論區層出不窮,而還有一些用戶尖刻地嘲諷道:“現在的推特就像特斯拉,你只能開出一小段距離就不得不關閉它。”
Threads并非第一個挑戰推特“社交霸主”地位的平臺。據路透社報道,實際上,自馬斯克于2022年10月收購推特以來,如Mastodon、BlueSky、Truth Social和T2等一系列競爭對手紛紛涌現,但由于注冊流程復雜或僅限邀請才能入駐等原因,這些平臺的用戶數量始終有限。
“我認為推特在被馬斯克收購后就‘變味了’。” 泰勒·洛倫茲在《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中坦言,“他通過一系列糟糕透頂的更新趕跑了用戶,即使這些用戶曾是推特最忠實的擁躉。他取消了傳統的認證標記——多年來推特一直通過這種方式向用戶保證發帖人的真實身份——這造成了用戶的不信任。然后,他又出售‘藍V’,以確保任何一個愿意每月給他8美元的人都能獲得認證和引流。這給那些在新系統下容易被冒充的國際大牌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損失,有趣的內容被降級,而熱門推文擠滿了騙子。”
韋迪雅那桑還指出,在“付費藍V”政策推出后,許多廣告商便減少了在推特上的支出。此后,馬斯克的一系列“過界”言論更是讓品牌商望而卻步。
如護膚品牌Augus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dya Okamoto就在《衛報》的采訪中表示:“我對推特最近的發展感到非常失望。作為一個具有性別包容性的品牌,我們為此自豪。馬斯克的言論不僅不正確,而且會在平臺上進一步助長對跨性別者的恐懼,使推特成為對許多性少數群體而言不安全且充滿敵意的場所。”
獨立護膚品牌4AM的聯合創始人杰德·貝格林(Jade Beguelin)則對推特的“付費藍V”頗有微詞。“我從小就在Twitter上了解時事和新聞,而認證用戶是我核實我關注的人的身份的方式,這也能確保我避免接受錯誤的信息。”她說,“而現在,我不敢相信任何在推特上聲稱自己是記者的人!因為他們的認證是花錢就能買到的,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具有任何證書或知識。甚至有大量騙子假冒我們的身份,聲稱自己是某品牌的創始人、CEO或其他高管,以此哄騙用戶關注——而推特會為這些騙子大開方便之門,只要他們每個月上貢給埃隆·馬斯克8美元!”
02、Threads來勢洶洶,美妝品牌:早想“搬家”了!
相較于“氛圍險惡”的推特,剛“開張”的Threads則迎來了用戶、美妝KOL與品牌的一致好評。
“這里的氛圍就像我們上中學時的社交媒體一樣,我喜歡它。”美妝博主Snitchery寫道。Rare Beauty首席營銷官凱蒂·韋爾奇(Katie Welch)也在其Threads賬號上表示:“這里感覺就像回到了早期的推特,很有趣!” 而曾經以活躍在推特上而聞名的護膚網紅肖恩·加勒特(Sean Garrette)則對“投入敵營”表現得尤為迫切,他發帖表示:“我們需要一個單獨的關注標簽——盡快!”
此外,美寶蓮、OPI、Glossier和Milkmakeup等美妝品牌也紛紛在Threads上發帖對該平臺發出贊揚, Covergirl甚至直接進行了“拉踩”,表示:“這兒的氛圍輕松多了!”
杰德·貝格林甚至還“貼心”地制作了一張圖表,利用二分法指出“哪種類型的美妝博主更適合進駐哪一類平臺”。她還表示:“盡管一想到又要重新跟上另一個社交平臺的步伐就令人生畏,但Threads至少現在看起來是一個我們可以更隨意、更有趣、同時能讓我們品牌安全地持續發聲的地方。”
洛倫茲指出,Threads還可能吸引那些曾在Ins上比在推特上投入更多資金進行營銷的美妝品牌。“對于依賴于視覺密集型社交媒體的美妝品牌而言,Twitter早已不再那么重要。”她說。
以UrbanSkin RX為例,其營銷總監克蘭·洛伊(Keran Look Loy)表示,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UrbanSkin RX就從Twitter上消失了。“這是有意為之,目的是專注于我們更具戰略意義的社交渠道,特別是TikTok和INS,它們比推特更能展示產品的使用前后對比效果。”他表示。
彩妝品牌LYS Beauty的創始人蒂莎·湯普森(Tisha Thompson)也說:“我們從未在推特上投放廣告,因為我們的受眾對視覺刺激非常敏感,而INS和TikTok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點。”但她表示,該品牌已經在Threads上開設了一個賬戶,并將利用該賬戶發布“有關美妝趨勢等主題的信息,并聽取顧客的意見。”
洛倫茲還指出,由于大量時尚和美妝品牌早已在INS上站穩腳跟,他們很快就在這款新應用上“如魚得水”。截至美國東部時間7月6日凌晨2點,絲芙蘭在Threads上的粉絲量已從4.48萬暴增至34.3萬,競爭對手Ulta Beauty則從1.57萬增加到10.5萬。
不過,盡管用戶數量快速增長,但Threads目前對品牌來說仍是一個實驗場。
護發初創品牌OurX的首席執行官梅根·莫平(Meghan Maupin)說,該品牌計劃“兩手都要抓”,一方面讓Threads的內容“類似INS”,并提供專業發型師的建議;另一方面則繼續運營Twitter賬號,“推特那邊專注于思想領導力和品牌價值,只是偶爾發布一些帖子。”他說。
“雖然用戶量正在不斷縮水,但我們確實覺得推特很重要,所以我們仍然會住在這里。但隨著下載量的上升,Threads將成為更多關注的焦點,”護膚品牌Atwater Skin的創始人克里斯·薩爾加多(Chris Salgardo)在《衛報》的采訪中補充說。
本文資料來源:《華盛頓郵報》、《衛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