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立高
巡查沿岸碼頭、排摸老舊房屋、做好臺風預警通知……隨著第5號臺風“杜蘇芮”的臨近,連日來,寧海縣強蛟鎮發揮“紅色網格”優勢,鎮村兩級黨員干部、網格員聯合派出所民警迅速展開各項準備工作,對重點部位、重點區域、重要風險隱患點提前布防,全力做好防汛防臺安全工作。

“碼頭上多掛幾個救生圈,緊急時隨時可以用。”7月25日上午,峽山村黨員和安全員沿著海岸線,對休閑漁船碼頭、游客服務中心、海水養殖場等重點環節進行安全專項巡查,全面排查沿海地勢低洼地帶存在的安全隱患。


“臺風天致災風險高,昨天寧海灣下了50.4毫米的大雨,我們絲毫也不敢馬虎。”峽山村網格員肖可介紹,村里高度警惕局部短時大風和強降雨,根據臺風特點和本地實際情況,把風險想在前、預案做在前,梳理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重點人群,全面落實包戶責任制,全力織密防汛防臺“安全網”。
在緊鄰寧海灣循環經濟開發區的勝龍村,外來人口超過本村人口,大多居住條件簡陋。村黨員干部組成服務隊仔細檢查外口之家的用電用氣設施,幫助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切實做好臺風防御工作。
作為沿海鄉鎮,強蛟鎮擁有12個碼頭,34座山塘水庫,4.22公里新標準海塘,由于地處象山港畔,易受臺風、暴雨及山體滑坡等災害影響。該鎮立足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壓實壓緊責任鏈條,對水庫海塘、海水養殖場、海上設施等開展拉網式隱患大排查,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逐一登記造冊,建立整改臺賬,由鎮紀委專人督辦整改,確保險情及時發現、有效處置。
“今天下午5時起,我們60艘休閑漁船將全部回港避風,橫山島景區暫停開放。”強蛟鎮寧海灣游客集散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眼下正是濱海旅游旺季,工作人員正加強宣傳防汛防臺避險知識,告知游客留意旅游預警,做好隨時撤離危險地帶的準備,確保不發生意外。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