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汽車價格戰頻頻,投整車不如投零部件?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汽車價格戰頻頻,投整車不如投零部件?

汽車行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大家又為什么更看好零部件了?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讀懂財經

在很長時間里,整車廠是汽車產業鏈中最受歡迎的標的。

這一點,從市場給整車廠的估值也能看出。吉利汽車的市盈率大都在20倍以上,反觀站在車廠身后的零部件企業就沒有這么高光。比如,零部件龍頭淮柴動力PE倍數長期在10-15倍之間。

投資人更喜愛企業不難理解,畢竟零部件企業在產業鏈中沒有話語權,是典型的“陪跑”行業,論規模和體量,都不能和汽車同日而語。

但這一汽車產業投資的鐵律,也并非在任何時候都適用。今年以來,汽車零部件板塊漲超20%,同期汽車ETF漲超11%。今年3月份開始,零部件企業的PE倍數已經反超整車,到6月份,零部件板塊PE倍數為30倍,汽車板塊只有26倍。

中信證券甚至在研報里喊出了:投整車,不如投零部件。汽車行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大家又為什么更看好零部件了?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相比整車廠,汽車零部件業績的確定性更高。當下,車企卷配置、卷價格,利潤出現負增長,而零部件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盡管車企價格戰的成本最終會部分轉嫁給零部件企業,但參考2017年-2019年的價格戰,零部件企業的利潤下降幅度更小且較為平緩。

2、在新能源汽車的邏輯里,零部件企業進入附加值更高的產業環節。新能源車迭代速度遠超傳統車,更快的迭代節奏,要求更扁平靈活的供應鏈體系。國內二、三級供應商有機會越過大陸、博世等總成商直接對接車企。零部件企業開始由提供單品向提供集成度、附加值更高的產品轉變。

3、投汽車不如投零部件。投資整車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傳統汽車下場后,行業競爭白熱化,不僅影響利潤,勝出者也很難確定。而零部件不僅龍頭確定性高,并且正通過產品升級實現產業價值的重構,這也為它帶來了更高的估值。

01 汽車零部件跑贏車企

汽車零部件打了個翻身仗,在資本市場罕見地跑贏了整車。今年以來,汽車零部件板塊漲超20%,同期汽車ETF漲超11%,新能源汽車ETF跌超10%。

股價的表現,是兩者基本面的直接反映。從整個行業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舊保持著高速最終,1至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

盡管行業增長迅速,但車企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車企從堆料卷配置,到卷價格,連號稱永不降價的蔚來都降價了。卷來卷去,大家都沒了利潤。今年一季度,蔚來凈虧損擴大了2.8倍,小鵬凈虧損擴大了1.4倍,就連龍頭特斯拉的凈利潤也同比下滑了21.9%。

對比之下,汽車零部件的業績表現要好上不少。截至目前,共有66家汽車零部件汽車發布2023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有49家企業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3/4,最低的凈利潤增速也有27.9%。

當然,有人會說,終端的價格戰不是遲早也會卷到零部件嗎?但從過去看,相比整車,零部件企業的利潤下降幅度更小且較為平緩。

在2017年-2019年的車企價格戰中,A股的整車廠板塊毛利率由2016年Q4的10%一度下滑到2019年的負毛利。而在2017-2019年中,安信證券統計的汽車零部件樣本公司中,毛利率同比下降幅度為1.52%、1.37%、1.46%。

零部件利潤下降更平緩的原因在于,整車與零部件之間的博弈關系復雜,整車廠除了需要零部件供應商成本降低,也需要零部件供應商維持穩定的供應,因此零部件雖然會不可避免的承擔一部分整車在銷售端的價格降幅,但承擔范圍有限。

從這個角度看,價格戰對車企的影響要大于零部件企業。

02 越來越重要的零部件廠商

除了價格戰影響小外,零部件廠商受到投資人歡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國內零部件企業正從低附加值環節,向高附加值環節邁進。體現在收入層面,過去兩年,零部件企業的收入增速持續跑贏乘用車銷量增速。

在汽車產業鏈,零部件廠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Tier1(一級供應商直接配套車企,供應模塊、系統及產品,具備獨立功能)、Tier2(配套一級供應商,提供子模塊產品)、Tier3(直接配套二級供應商,提供更加細分的產品)構成。國外的博世、大陸這種就屬于一級供應商,而我國零部件企業多數為二三級供應商。

但如今,傳統的產業鏈格局正在被打破,我國零部件企業正越過大陸、博世等Tier1供應商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環節邁進。這里面技術路徑遷移是一個重要原因。關于三電系統替代電動機、變速箱進而跑出寧德時代的案例已經不需贅言。

但實際上,與動力系統技術路徑切換關聯度不高的零部件領域,也已經有企業開始從提供單個零部件的二、三級供應商,向提供集成產品轉變。

以制動系統為例,制動系統影響整車制動,關系車上人員安全,是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之一。以往,國內車企制動系統被博世長期壟斷,但如今也開始有了國產企業的身影,2021年伯特利制動系統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

國內零部件企業開始向提供附加值更高的產品,與新能源汽車帶來的車型迭代周期的變短密不可分。

在燃油車時代,車企通常是五年一換代的開發步調,而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迭代周期已經縮短至1.5-2年左右。迭代周期的縮短,意味著車企需要更為扁平靈活的供應鏈體系,以適應更快的產品迭代節奏。

在這個邏輯下,Tier1有了明顯的被取代趨勢,車企和零部件企業已經保持了高頻次的直接聯系。而與國際化汽車零部件企業相比,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小,運營靈活,更容易按照車企要求同步產品。

如今,國內的Tier2或者Tier3直接越過博世、大陸等Tier1,直接供應給整車廠的零部件企業越來越常見,比如拓普集團、三花控股、旭升股份都是直接為特斯拉供貨。在直接與車企的對接過程中,有能力的零部件供應商開始從零部件提供總成類產品。比如,中鼎股份與蔚來簽訂了新能源智能底盤總成供應商的合同。

直接為車企供貨,意味著零部件企業提高了單車配套價值量,成長天花板將被打開。

中科沃土基金經理徐偉認為,“等到高端產品能成批量供貨后,零部件企業的盈利空間會相應提升。這也是零部件企業未來3~5年的一個大邏輯所在。”

產業利潤的重新分配,必然會影響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價值。

03 零部件估值全面反超整車廠

一直以來,汽車零部件都是個苦行業,重資產,高投入,薄利潤。作為車企的陪跑行業,汽車零部件在產業鏈中沒有話語權,既容易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又容易受下游整車廠景氣度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覺得汽車零部件15-20倍左右的PE值合情合理,不能再高了。但近兩年,汽車零部件PE倍數已經上升到30倍。今年3月份開始,零部件更是揚眉吐氣,估值倍數直接反超了車企。根據安信證券統計,6月份汽車零部件板塊PE倍數超過30倍,汽車板塊26倍PE。

投資機構在汽車產業鏈中也更看好零部件企業。中信證券認為:“零部件板塊的配置順序在當前優于整車,特別是在汽車大β不理想的預期下,高成長的零部件標的有望穿越牛熊。”中科沃土基金經理徐偉也認為:短周期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投資價值高于汽車。

當下投資機構更看好汽車零部件板塊,一定程度上是受競爭環境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雖然大勢所趨并帶動了汽車行業產銷量的增長,但投資整車環節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

在傳統汽車紛紛下場后,電動汽車的競爭已經到白熱化。今年4月的訂單排行榜中,小鵬、蔚來甚至被成立僅1年的深藍汽車擠到了后面。按照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的判斷:“現在整車市場的發展階段如同處于春秋時代,還未到發展到戰國。”

反觀汽車零部件就沒有押錯標的的煩惱。福耀玻璃、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汽車零部件龍頭在各自細分領域的優勢地位延續至今。比如,福耀玻璃國內市占率從2020 年的60%上升到2022年的65%。

除了本身的確定性,產業價值的重構也在推動零部件企業估值的提升。一方面,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發展趨勢下,汽車零部件廠商配套將從機械部件轉向智能部件和電動車部件,產品價值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國內零部件配套產品逐漸從單個部件向系統總成轉變。比如,拓普集團的熱管理產品已可從提供電子膨脹閥、電子水閥、換熱器等單個產品,向提供高度集成方案熱管理系統轉變。

產品升級帶來了盈利能力提升。即使過去兩年,汽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對行業利潤提升起到了負面影響,但像拓普集團等公司依然靠產品升級實現了毛利率提升,其2022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東方證券認為,隨著汽車零部件廠商配套產品發生巨大變化,汽車產業價值鏈面臨重構,將帶動汽車零部件公司估值提升。

考慮到車企競爭充滿不確定,行業格局穩定且仍在產品升級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似乎成了當下投資人投資汽車產業鏈一個更好的選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汽車價格戰頻頻,投整車不如投零部件?

汽車行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大家又為什么更看好零部件了?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讀懂財經

在很長時間里,整車廠是汽車產業鏈中最受歡迎的標的。

這一點,從市場給整車廠的估值也能看出。吉利汽車的市盈率大都在20倍以上,反觀站在車廠身后的零部件企業就沒有這么高光。比如,零部件龍頭淮柴動力PE倍數長期在10-15倍之間。

投資人更喜愛企業不難理解,畢竟零部件企業在產業鏈中沒有話語權,是典型的“陪跑”行業,論規模和體量,都不能和汽車同日而語。

但這一汽車產業投資的鐵律,也并非在任何時候都適用。今年以來,汽車零部件板塊漲超20%,同期汽車ETF漲超11%。今年3月份開始,零部件企業的PE倍數已經反超整車,到6月份,零部件板塊PE倍數為30倍,汽車板塊只有26倍。

中信證券甚至在研報里喊出了:投整車,不如投零部件。汽車行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大家又為什么更看好零部件了?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相比整車廠,汽車零部件業績的確定性更高。當下,車企卷配置、卷價格,利潤出現負增長,而零部件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盡管車企價格戰的成本最終會部分轉嫁給零部件企業,但參考2017年-2019年的價格戰,零部件企業的利潤下降幅度更小且較為平緩。

2、在新能源汽車的邏輯里,零部件企業進入附加值更高的產業環節。新能源車迭代速度遠超傳統車,更快的迭代節奏,要求更扁平靈活的供應鏈體系。國內二、三級供應商有機會越過大陸、博世等總成商直接對接車企。零部件企業開始由提供單品向提供集成度、附加值更高的產品轉變。

3、投汽車不如投零部件。投資整車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傳統汽車下場后,行業競爭白熱化,不僅影響利潤,勝出者也很難確定。而零部件不僅龍頭確定性高,并且正通過產品升級實現產業價值的重構,這也為它帶來了更高的估值。

01 汽車零部件跑贏車企

汽車零部件打了個翻身仗,在資本市場罕見地跑贏了整車。今年以來,汽車零部件板塊漲超20%,同期汽車ETF漲超11%,新能源汽車ETF跌超10%。

股價的表現,是兩者基本面的直接反映。從整個行業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舊保持著高速最終,1至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

盡管行業增長迅速,但車企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車企從堆料卷配置,到卷價格,連號稱永不降價的蔚來都降價了。卷來卷去,大家都沒了利潤。今年一季度,蔚來凈虧損擴大了2.8倍,小鵬凈虧損擴大了1.4倍,就連龍頭特斯拉的凈利潤也同比下滑了21.9%。

對比之下,汽車零部件的業績表現要好上不少。截至目前,共有66家汽車零部件汽車發布2023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有49家企業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3/4,最低的凈利潤增速也有27.9%。

當然,有人會說,終端的價格戰不是遲早也會卷到零部件嗎?但從過去看,相比整車,零部件企業的利潤下降幅度更小且較為平緩。

在2017年-2019年的車企價格戰中,A股的整車廠板塊毛利率由2016年Q4的10%一度下滑到2019年的負毛利。而在2017-2019年中,安信證券統計的汽車零部件樣本公司中,毛利率同比下降幅度為1.52%、1.37%、1.46%。

零部件利潤下降更平緩的原因在于,整車與零部件之間的博弈關系復雜,整車廠除了需要零部件供應商成本降低,也需要零部件供應商維持穩定的供應,因此零部件雖然會不可避免的承擔一部分整車在銷售端的價格降幅,但承擔范圍有限。

從這個角度看,價格戰對車企的影響要大于零部件企業。

02 越來越重要的零部件廠商

除了價格戰影響小外,零部件廠商受到投資人歡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國內零部件企業正從低附加值環節,向高附加值環節邁進。體現在收入層面,過去兩年,零部件企業的收入增速持續跑贏乘用車銷量增速。

在汽車產業鏈,零部件廠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Tier1(一級供應商直接配套車企,供應模塊、系統及產品,具備獨立功能)、Tier2(配套一級供應商,提供子模塊產品)、Tier3(直接配套二級供應商,提供更加細分的產品)構成。國外的博世、大陸這種就屬于一級供應商,而我國零部件企業多數為二三級供應商。

但如今,傳統的產業鏈格局正在被打破,我國零部件企業正越過大陸、博世等Tier1供應商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環節邁進。這里面技術路徑遷移是一個重要原因。關于三電系統替代電動機、變速箱進而跑出寧德時代的案例已經不需贅言。

但實際上,與動力系統技術路徑切換關聯度不高的零部件領域,也已經有企業開始從提供單個零部件的二、三級供應商,向提供集成產品轉變。

以制動系統為例,制動系統影響整車制動,關系車上人員安全,是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之一。以往,國內車企制動系統被博世長期壟斷,但如今也開始有了國產企業的身影,2021年伯特利制動系統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

國內零部件企業開始向提供附加值更高的產品,與新能源汽車帶來的車型迭代周期的變短密不可分。

在燃油車時代,車企通常是五年一換代的開發步調,而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迭代周期已經縮短至1.5-2年左右。迭代周期的縮短,意味著車企需要更為扁平靈活的供應鏈體系,以適應更快的產品迭代節奏。

在這個邏輯下,Tier1有了明顯的被取代趨勢,車企和零部件企業已經保持了高頻次的直接聯系。而與國際化汽車零部件企業相比,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小,運營靈活,更容易按照車企要求同步產品。

如今,國內的Tier2或者Tier3直接越過博世、大陸等Tier1,直接供應給整車廠的零部件企業越來越常見,比如拓普集團、三花控股、旭升股份都是直接為特斯拉供貨。在直接與車企的對接過程中,有能力的零部件供應商開始從零部件提供總成類產品。比如,中鼎股份與蔚來簽訂了新能源智能底盤總成供應商的合同。

直接為車企供貨,意味著零部件企業提高了單車配套價值量,成長天花板將被打開。

中科沃土基金經理徐偉認為,“等到高端產品能成批量供貨后,零部件企業的盈利空間會相應提升。這也是零部件企業未來3~5年的一個大邏輯所在。”

產業利潤的重新分配,必然會影響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價值。

03 零部件估值全面反超整車廠

一直以來,汽車零部件都是個苦行業,重資產,高投入,薄利潤。作為車企的陪跑行業,汽車零部件在產業鏈中沒有話語權,既容易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又容易受下游整車廠景氣度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覺得汽車零部件15-20倍左右的PE值合情合理,不能再高了。但近兩年,汽車零部件PE倍數已經上升到30倍。今年3月份開始,零部件更是揚眉吐氣,估值倍數直接反超了車企。根據安信證券統計,6月份汽車零部件板塊PE倍數超過30倍,汽車板塊26倍PE。

投資機構在汽車產業鏈中也更看好零部件企業。中信證券認為:“零部件板塊的配置順序在當前優于整車,特別是在汽車大β不理想的預期下,高成長的零部件標的有望穿越牛熊。”中科沃土基金經理徐偉也認為:短周期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投資價值高于汽車。

當下投資機構更看好汽車零部件板塊,一定程度上是受競爭環境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雖然大勢所趨并帶動了汽車行業產銷量的增長,但投資整車環節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

在傳統汽車紛紛下場后,電動汽車的競爭已經到白熱化。今年4月的訂單排行榜中,小鵬、蔚來甚至被成立僅1年的深藍汽車擠到了后面。按照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的判斷:“現在整車市場的發展階段如同處于春秋時代,還未到發展到戰國。”

反觀汽車零部件就沒有押錯標的的煩惱。福耀玻璃、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汽車零部件龍頭在各自細分領域的優勢地位延續至今。比如,福耀玻璃國內市占率從2020 年的60%上升到2022年的65%。

除了本身的確定性,產業價值的重構也在推動零部件企業估值的提升。一方面,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發展趨勢下,汽車零部件廠商配套將從機械部件轉向智能部件和電動車部件,產品價值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國內零部件配套產品逐漸從單個部件向系統總成轉變。比如,拓普集團的熱管理產品已可從提供電子膨脹閥、電子水閥、換熱器等單個產品,向提供高度集成方案熱管理系統轉變。

產品升級帶來了盈利能力提升。即使過去兩年,汽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對行業利潤提升起到了負面影響,但像拓普集團等公司依然靠產品升級實現了毛利率提升,其2022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東方證券認為,隨著汽車零部件廠商配套產品發生巨大變化,汽車產業價值鏈面臨重構,將帶動汽車零部件公司估值提升。

考慮到車企競爭充滿不確定,行業格局穩定且仍在產品升級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似乎成了當下投資人投資汽車產業鏈一個更好的選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夏津县| 景东| 武威市| 独山县| 临洮县| 安新县| 满城县| 英德市| 常熟市| 镇安县| 两当县| 萨嘎县| 张家口市| 吉木乃县| 镇平县| 武乡县| 芦山县| 黄石市| 梧州市| 惠水县| 永胜县| 芒康县| 安多县| 海阳市| 莲花县| 峨眉山市| 盈江县| 广南县| 漳浦县| 长汀县| 沈阳市| 东光县| 米脂县| 习水县| 沙洋县| 霞浦县| 祁连县| 隆安县| 政和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