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源發展網 吳昊
當前,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良好,發電裝機和發電量穩定增長。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最大,達到4.71億千瓦。
在發展如火如荼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光伏發電已成為“主力軍”,逐漸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7月20日在安徽省宣城市召開的光伏行業2023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指出,我國光伏發電呈現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并舉的趨勢,預計今年我國光伏裝機量將為120~140GW。
集中式分布式并舉,光伏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王勃華指出,今年上半年,光伏供應鏈價格快速下滑,從年初至今,供應鏈價格經歷短暫反彈后持續下滑,價格下降最快的環節較去年最高價下降超過78%。在供應鏈價格下降等利好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上半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60%以上。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達78.42GW,同比增長154%。
光伏裝機的快速增長,與近年來大基地、整縣推進等政策的實施密切相關。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國家能源局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持續擴大裝機規模,集中式方面,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第一批9705萬千瓦基地項目已全面開工,計劃今年底全面投產;第二批基地陸續開工;第三批基地已形成項目清單。三批基地中,光伏發電規模占六成以上。分布式方面,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試點工作不斷規范,帶動全國分布式光伏發展持續向好。
“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眹夷茉淳中履茉春涂稍偕茉此拘履茉刺幪庨L邢翼騰表示,今年上半年,光伏發電新增7842萬千瓦,占新增電源裝機的56%;截至6月底,累計裝機約4.7億千瓦,已經是我國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僅次于煤電。上半年光伏發電量26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30%,平均利用率約98%,消納利用總體保持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光伏產業帶動固定資產投資效果明顯。據邢翼騰介紹,上半年,光伏發電完成投資超過1300億元,約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資的50%,為后疫情時代經濟恢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光伏技術水平也在不斷進步,部分量產先進電池的效率達到25.8%,異質結、鈣鈦礦等新型電池商業化進程明顯加速。
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看來,今年以來,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面向未來,全行業要協同一心,繼續大力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立足國內、布局全球,努力練好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堅持合作共贏,建立供應鏈命運共同體。
全球產業格局重構,國際環境機遇挑戰并存
從上半年行業光伏行業的“成績單”來看,國際市場表現良好。據王勃華,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初步測算超過2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3%,整體出口情況良好。但他同時強調,目前,光伏產業資本正在全球主要光伏制造業布局區域間加速流動,全球光伏產業格局加速重構。
王勃華還指出,光伏輔材產業正在面臨更深入國際化的需求?!半S著貿易壁壘政策的日超嚴苛,輔材輔料海外產能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他表示,海外貿易壁壘促使我國光伏企業近年來加快了布局海外一體化產能的步伐,輔材輔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同時,海外光伏企業也在光伏玻璃、膠膜、支架等領域持續發力,意圖補齊短板。
在邢翼騰看來,光伏發展的國際環境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俄烏沖突加速了各國特別是歐盟國家能源轉型步伐,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發展光伏等新能源不僅是實現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重要措施,更是實現能源獨立、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之策、長遠之計。另一方面,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出臺多項強有力政策,支持本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積極謀求產業鏈再造和全面本土化。
“當前,我國光伏對外貿易確實存在著壓力和挑戰。”商務部貿易經濟調查局調查副專員王振富表示,光伏行業要及時掌握國際經貿政策變化,降低貿易壁壘和國際貿易不定規則的影響,把對外貿易投資的政策風險、規則風險降到最低;還要做好投資和生產的中長期規劃,充分考慮貿易摩擦因素,合理進行投資和生產布局。
在光伏龍頭企業中,天合光能和正泰新能都有著十分豐富的“出?!苯涷?。正泰新能董事長陸川表示,由于地緣政治的原因,越來越多的國家,例如美國、歐盟都提高了對本地化制造的要求。正泰新能在擴大產能的同時,踐行“國際本土化”理念,積極布局海外制造基地,對于更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都具備現實意義。
“中國光伏行業正在從中國造、全球賣的局面向未來全球造、全球賣的格局轉變?!贬槍夥髽I全球化布局,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指出,受不斷變化的國際貿易環境影響,對企業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出海布局還會有很多風險挑戰,不出海布局,海外部分市場就會失去,相信中國光伏行業通過開放創新、攻堅克難,一定能走出一條出海的長征路,把海外布局服務全球做的更好。
持續降本提質增效,著力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從國內市場來看,光伏產業的持續創新仍然十分重要。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認為,我國光伏產業在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如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存在供需失衡的隱憂,新一輪的低水平建設無序競爭苗頭有所顯現,前瞻技術布局和技術類的延伸、國家光伏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光伏組件的回收利用問題也需要整個行業去面對。
對于下一步工作布局方向,楊旭東指出,要著力推動光伏產業創新發展。深入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開展新一批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申報和智能光伏試點示范活動,推動光伏產業技術不斷升級,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國光伏行業要鞏固全球領先地位?!毙弦眚v表示,希望企業、研究機構進一步加大基礎理論研究和創新投入,利用好應用市場需求旺盛特別是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的契機,積極推動先進技術的規?;瘧茫安季智把丶夹g和顛覆性技術,持續降本提質增效,謹防被“彎道超車”或者“變道超車”,鞏固光伏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
此外,邢翼騰還認為,光伏產業要更好地融入新型能源電力系統?!肮夥M一步降低成本,促進低成本轉型,破解能源轉型的‘不可能三角’。”他強調,要優化電站設計,加強功率預測準確性,確保光伏電力發得出、用得好;要深入研究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積極做好包括分布式在內的光伏發電全面進入電力市場的各項準備?!拔覀円矊团浜嫌嘘P方面研究適應新能源特點的電力市場機制,穩定投資預期。”
除了持續降低成本,適應多樣化的應用場景,也是光伏創新的重要方向。王勃華指出,光伏產品在不同場景下需要差異化發展。比如對于組件產品,在海上光伏場景下需要有背面增益能力、封裝可靠性以及更好的力學性能;光伏治沙場景下,除了背面增益能力和力學性能,還需要有更低的溫度系數和弱光發電能力;而在光儲充一體化場景中,則更需要美觀及定制化外觀,以及輕量化、不易燃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