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隨著公募二季報的披露完畢,基金經理最新的在管規模出爐。
由于二季度市場震蕩,多數主動權益基金的凈值浮虧,規模縮水,在管規模在300億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僅有14位,相比一季度,僅有周海棟、董辰兩位基金經理的規模有所增加。

排在第一位的是易方達旗下的知名基金經理張坤。截至二季度末,張坤管理的產品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縮水,總規模776億元,較一季度末的899.42億元下滑了123.42億元,該數據距離張坤管理產品總規模的歷史高點——2021年6月底的1344.78億元已縮水568.78億元。
葛蘭在管產品包括5只公募,二季度末規模為766.88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中歐醫療健康,二季度末規模為 538.97 億元,較一季度末的594.87基金規模縮水55.9億元。盡管收益不佳,但該基金在二季度仍然獲得了正申購,A、C類份額共增長 3.5 億份,其中 C 類份額增長超2.6億份。
謝治宇在管規模為654.41億元,已經跌破700億元。截至一季度末,他管理規模為700.12億元,3個月時間,規模減少約45.71億元。代表作興全合潤混合(LOF)在今年一季度末資產規模達281.30億元,而二季度末規模為265.97億元,減少了15.33億元。
在500-600億梯隊的有劉彥春和周蔚文,分別為599.94億元、529.41億元,相比一季度分別減少151.68億元、52.58億元。劉彥春代表作景順長城鼎益二季度規模為140.78億元,相比一季度縮水了29.86億元。二季度,該基金凈值增長率為-16.01%。
華商基金周海棟、華泰柏瑞基金董辰兩位基金經理成為“黑馬”。去年四季度,周海棟的在管規模僅有230.1億元,到了今年一季度,規模增加至357.72億元,今年二季度規模繼續增加至374.76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周海棟管理6只產品,代表作華商新趨勢優選,從去年末的98.72億元增加至二季度的141.76億元。今年以來,該基金回報率為12.22%。
周海棟表示,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基于周期和概率的價值投資,不報團。基金持倉數據顯示,前十大重倉股的占比在20%-30%之間,持倉分布在有色金屬、電力、計算機、交通運輸等多個行業。
華泰柏瑞基金董辰的最新管理規模為362.31億元,去年年末規模僅有225.42億元。其管理的華泰柏瑞鼎利,規模已經從去年年末的71.53億元,上升至131.87億元。作為靈活配置型基金,二季度華泰柏瑞鼎利的前十大重倉股占比僅為9.32%,二季度回報率為0.53%。
相比一季度,歸凱、鄭澄然、蔡嵩松、丘棟榮、馮波五位基金經理跌出300億隊伍,最新管理公募規模分別為288.45億元、281.56億元、281.42億元、281.03億元、255.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