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付影
上半年,鋰電產業寒流持續蔓延到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也無法避免。一則業績虧損預告,拉開了磷酸鐵鋰龍頭企業德方納米(300769.SZ)業績遇冷的一角,也給這只“白馬股”后續股價走勢蒙上一層陰影。
7月16日,給新能源汽車供應動力電池的生產商,德方納米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虧損額度超過10億元。
石頭入水激起一灘漣漪。預告披露后的7月17日,德方納米開盤后大幅下挫,盤中一度跌超18%,收盤跌幅收窄。截至7月21日,該股繼續下跌,當日收報110.5元/股,5個交易日股價累跌超16%,最新市值為308億元,市值蒸發60億元。
業績下跌、股價拉胯,一時間讓寄希望于德方納米的股民和投資機構,承受著賬戶資金縮水的壓力。
1、磷酸鐵鋰龍頭業績變臉,26只基金怎么辦?
相較2022年鋰電上游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今年上半業績卻“變臉”了。
德方納米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10.4億-11.7億元,2022年同期為盈利12.8億元。這也是近兩年來德方納米首次發生業績虧損。
同時,德方納米也給出了上半年虧損的原因:原材料鋰鹽跌價太猛、下游需求放緩影響、產品銷售價格出現下降。此外,上半年,德方納米需要消化此前積累的較高價位原材料庫存,疊加下游需求減少的背景下,該公司開工率下滑,設備稼動率不足,導致生產成本較高。
德方納米是一家主營業務以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主要產品為納米磷酸鐵鋰等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產品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鋰離子電池的制造,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領域等。
作為“風口上的豬”,德方納米從上市時就站在了新能源的風口上。2019年末,特斯拉的大火帶動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作為磷酸鐵鋰國內出貨量最大的企業之一,德方納米的股價一路從8.51元/股(前復權)上漲至266.27元/股,漲幅超過了30倍。但從2022年中旬開始,德方納米的股價就開始一路走低,與2022年中旬相比,目前股價已經“腰斬”。
在德方納米股吧中,有網友評論稱,“連跌一周,史無前例”,“回調一星期,還沒一點上漲的跡象,割肉離”。也有網友認為“已經經過足夠的回調可以進場了。”
圖源:東方財富網
業績虧損、股價下跌,一時間也坑苦了一眾投資機構。獨角金融梳理發現,截至二季度末,26只基金持有德方納米的股票,較一季度末減少7只。涉及的公募機構包括申萬菱信基金、國壽安保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等。當上半年凈利潤“變臉”,下半年又能否扭虧,同樣也被基金公司關注。
德方納米的業績遭到了投資者的質疑,在業績電話會上,有投資者質問到,“周三才和公司聊過,業績沒那么差,如何解決股東信用危機”。對此,德方納米表示,其新產品磷酸錳鐵鋰和補鋰劑驗證進展順利,預計下半年將開始放量,經營業績會逐漸向好。
東吳證券報告指出,德方現有錳鐵鋰有效產能11萬噸,8萬噸設備調試中,當前已小批量出貨,預計下半年可實現大批量量產,預計2023全年出貨30000噸左右。此外,公司補鋰劑目前具備5000噸產能,2023年有效產能2000千噸,8月可大批量量產,2023年預計可實現百噸級出貨。
2、二季度買入294萬股,申萬菱信虧了賺了?
德方納米2019年登陸A股市場,2023年上半年中報表現也是上市后最差的一張成績單。從年初至今股價走勢看,德方納米股價從142.87元/股,降至114.53元/股,跌幅達19%。從最近主力增減倉趨勢看,5日主力資金凈流出1.76億元。
截至二季度末,申萬菱信的10只基金都有德方納米的身影,總計持股數量505萬股,較一季度增加294萬股,其中申萬菱信新能源汽車主題靈活配置混合持股數量最高,達226.1萬股。
假設二季度初期以117.23元/股買入德方納米,截至二季度末,申萬菱信僅在該只股票上浮虧2200萬元。
申萬菱信“老將”付娟旗下6只基金重倉了該只股票,包括申萬菱信樂同混合A、申萬菱信樂享混合、申萬菱信智能汽車股票A、申萬菱信樂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申萬菱信樂道三年持有期混合,申萬菱信新經濟混合。
付娟累計任職基金經理的時間11年,2020年7月,付娟加入申萬菱信,現任權益投資部負責人兼研究部負責人,目前管理的基金產品共9只(A、C類產品合并計算),管理資產規模86.82億元。自擔任該公司基金經理以來,其管理的申萬菱信新經濟混合任職回報最多,達21.49%。
不過,一季度凈賺2.77億元的申萬菱信新經濟混合,二季度卻虧損4.75億元。二季度德方納米進入申萬菱信新經濟混合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持股150.3萬股,持倉占比5.55%。同樣以二季度初期股價計算,一個季度,該只基金在德方納米一只股票上浮虧1100萬元。
一直以來,付娟堅持挖掘沒有被重視的二線成長股,也偏好盈力能力高的股票。對于這樣的投資理念,如果將此前股價增長過快的德方納米作為重倉股配置,在公司業績下滑之下,這對基金短期收益率會形成一定的波動。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這與付娟的投資風格與投資偏好有關,任何投資風格與投資偏好都是有利有弊的,中小上市公司更容易作波段和戰略性持有,而大盤績優股更適合作基礎性配置。
從付娟管理的基金產品持有的股票市值看,她是一位擅長管理中小市值股票的基金經理。例如,在申萬菱信樂同混合A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斯迪克、普瑞眼科、九強生物、貝斯美、山外山、迪威爾、德方納米、保隆科技、虹軟科技、岳陽興長,10只股票目前市值最高的是德方納米,其市值為308億元,緊隨其后的是普瑞眼科和虹軟科技,但兩家公司市值均不到160億元。
自2021年四季度開始,付娟管理的申萬菱信樂享混合、申萬菱信智能汽車股票A、申萬菱信樂道三年持有期混合,分別以持股21.1萬、8.52萬、5.49萬買入德方納米。
從基金業績表現看,近一年付娟管理的上述基金收益率均為負,下跌較高的基金是申萬菱信智能汽車股票A,近1年收益率為-13.46%,同類平均收益率為-12.56%。
圖源:天天基金網
3、基金經理如何管理好基金?
公募基金“踩雷”了怎么辦,為什么明星基金經理也會“踩雷”,如何避雷?當基金產品收益率為負后,基金持有人有無必要贖回“踩雷”的基金?
從以往投資情況看,大多數基金“踩雷”,主要受公司內部因素的影響,例如高管被調查或被限制高消費、臨時停產、業績突然下滑等事件,也包括一些外部因素如政策、產業、國際變動等也會讓一些被忽視的問題逐漸暴露,導致一些公司遭遇“黑天鵝”事件,而這類事件則很難完全規避。
“短期市場風格的研判就看兩方面:一是流動性環境,二是業績加速度對比。”按照付娟的投資風格,流動性決定了選擇低估值還是高估值,在偏緊的流動性環境下,則需要在低估值的價值機會上布局。
結合此前付娟的基金產品投資布局,實際上她并不擅長管理市值大的股票,她所管理的基金也一直偏重于中小市值的選股方向。
早在2019年,付娟還在農銀匯理擔任基金經理時就曾提到,看好中小市值的優質成長股。這樣的持股風格下,在基金配置中加入一只市值超300億的創業板大盤股,對長期偏愛中小盤股的基金經理也是一種隱患。
當基金“踩雷”后,基金經理會通過減倉或清倉的方式,去減少“黑天鵝”事件對持有人利益的沖擊。
投資并不能一帆風順,用什么標準篩選好公司,正如德方納米,一直以來業績并不差,而業績預虧,讓股民一時間承受賬戶資金縮水的壓力,基民懷疑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接下來,多少投資者會堅持持有這只“白馬股”?
柏文喜認為,投資機構在選擇投資對象和進出節點時,主要考慮的是投資對象的成長性,因此不會簡單地從暫時地賬面虧損來決定是否減持和退出,而是會綜合判斷該企業有沒有成長性和有沒有未來,如過成長性很明顯而且看好其未來的話,暫時的戰略性虧損和經營性虧損,不會成為投資機構退出和減持的原因。
當然,是否因為賬面虧損而減持也和投資者和投資機構的資金性質、投資偏好有關,一些波段性和短期性資金可能會選擇退出,而一些長期性投資則未必會選擇退出。
你所購買的基金是否持倉了德方納米,收益如何?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