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曾令俊
海保人壽股權迎重大變更。
7月20日,海保人壽發布關于變更股東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稱,易聯眾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易聯眾,300096.SZ)擬將其所持有的13.5%股權轉讓給和銳醫科(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易聯眾仍持有海保人壽股份0.975億股,占比為6.5%,但降至第五大股東;和銳醫科將持股13.5%,成為海保人壽第三大股東。上述變更股東事項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海南監管局批準后生效。
天眼查信息顯示,接盤方和銳醫科成立于2015年11月,經營范圍包括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銷售醫療器械Ⅱ類等,企業注冊資本11000萬人民幣,實繳資本7700萬人民幣。股權穿透后,天津天源匯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北京倍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股70%、30%。
事實上,這筆股權轉讓此前已有披露。今年5月15日,易聯眾發布公告稱,5月12日公司已收到和銳醫科支付的海保人壽13.5%股權全部轉讓價款2.6億元。
今年1月,易聯眾發布公告稱,本次轉讓海保人壽13.5%股權是從公司發展戰略層面考慮,旨在優化公司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本次股權轉讓預計對該公司本年度損益影響為12596.79萬元。
據了解,易聯眾是海保人壽的創始股東之一,易聯眾在海保人壽成立時出資3億元持股20%,并與海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海思科醫藥成為海保人壽并列第一大股東。
這些年,易聯眾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根據易聯眾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該公司營業收入5.39億元,同比下降38.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3.20億元,同比變動-192.69%,連續四年虧損。
易聯眾在業績預告中指出,報告期內公司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同比減少約5600萬元,主要系聯營企業經營虧損所致,其中,海保人壽對公司本期投資損益的影響約為-3584萬元。
易聯眾在年報中表示,該公司管理層識別出經營虧損可能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并擬定了應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的未來應對計劃,包括轉讓海保人壽13.5%股權以及與相關金融機構開展新一輪的融資溝通。
今年5月中旬,易聯眾還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結合公司資金狀況、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保險經紀業務經營情況等,說明出售海保人壽 13.5%股權的原因及合理性,對公司的凈資產、凈利潤的影響,是否存在通過出售海保人壽以規避凈資產為負或凈利潤連續多年為負的情形。
海保人壽成立于2018年5月,注冊地海口市,是第一家在海南籌建開業的全國性保險法人機構。
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海保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1.74億元、14.29億元、8.92億元,分別虧損0.97億元、虧損1.18億元、盈利0.09億元。去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海保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8.31億元、凈利潤-1.79億元。
2020年至今,海保人壽因產品問題先后三次在關于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中被“點名”。2022年1月的通報中,海保人壽報送的增額終身壽險增額利率超過3.5%,易與產品定價利率混淆,存在噱頭營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