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姍
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香港特區早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珠寶加工和零售市場。香港珠寶市場成熟而健全,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國際和香港本土珠寶品牌,國際旅客和本地消費者共同構成了這座城市的珠寶消費大軍。
在游人如織的香港尖沙咀,從海港城至K11 MUSEA購物中心,一路遍尋全球知名珠寶品牌門店,令人眼花繚亂。成熟的市場,便利的港口,香港往往是諸多東西方珠寶文化交流的起點。人們常常看到,香港特區是諸多西方珠寶品牌,或西方珠寶藝術家在探索亞洲之初的首選城市。
目前,已故美國當代藝術家Daniel Brush的個人生前藝術珠寶作品展正在香港特區舉辦。這位極具特點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名備受尊敬的雕塑家、畫家、金匠和珠寶匠人。這次是他的作品首次來到亞洲展覽,許多展品此前甚至在全球范圍內都從未面世過。
本次展覽命名為《Daniel Brush啟迪之旅:金、鋁、鋼的創與造》,主要展示了Daniel Brush生前從1970年代至2020年代,以金、精鋼、鋁、鉆石等材質創造的罕見珠寶藝術品。
這些作品的創作理念和思路與公眾常見的商業黃金首飾等珠寶產品有較大的差異,不管是對中國香港本地,或是亞洲地區的觀眾,這可能都是一次拓展珠寶藝術認知邊界的好機會。


已故美國當代珠寶匠的東方之旅
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亞太分部(香港)是本次展覽的主辦方。
“我希望這個展覽能為觀眾帶去驚喜,因為它不同于以往你能學到和看到的任何珠寶作品。”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亞太分部(香港)董事總經理élise Gonnet-Pon女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比如,有些手鐲是磁性手鐲,這并不是什么常見的設計,但是Daniel Brush在創造的時候考慮到了其穿戴的實用性,傳統的珠寶品牌通常不會去考慮到這些。”
該展覽選址于毗鄰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尖沙咀K11 MUSEA購物中心五層,這里也是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亞太分部(香港)的所在地。由海水折射的萬丈光芒透過落地窗灑落在展廳內,Daniel Brush的珠寶作品在自然光線下展現出充沛的生命力。
在珠寶世界,Daniel Brush被視為破舊立新的創造者。除了頻繁采用黃金、稀有彩寶和鉆石作為創作材料,Daniel Brush還突破性地采用鋼材和鋁合金這類工業金屬作為設計主體進行珠寶創作,這些曾被視若珍寶的金屬,后來在珠寶領域日漸式微。Daniel Brush以刻苦卓絕的匠人精神,讓這些被遺忘的金屬得以復興,并普遍運用在其90年代以來的珠寶作品中。

本次展覽中展示的用不銹鋼材質打造的“罌粟花”胸針系列,以及一系列鋪設了碎鉆,或鑲嵌了大顆寶石、玫瑰式切割鉆石、彩寶的鋁制拱形胸針等都是代表。在這些作品里可以看到Daniel Brush對既有奢侈品概念的挑戰,即在市場可及性且功能性更強的工業材料中融入昂貴彩寶和鉆石,同樣也可以創造出極具價值的藝術珠寶。
正如Daniel Brush生前所言,“我要不斷突破珠寶的界限,從歷史中開拓新的想象。”事實上,受到Daniel Brush開創精神的影響,如今在商業珠寶領域,一些品牌已經開始把工業材料運用到高級珠寶創作當中。
這位藝術珠寶大師的獨特之處還在于他創作過程中的絕對獨立性。élise Gonnet-Pon女士告訴界面新聞,“他一個人完成了從構思到制作一件珠寶的全過程。但在珠寶工坊里,珠寶制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通常都會由不同的專家來負責。”
一件珠寶作品的創作周期較長,從構思到選材到制作到完成,其所需的時間單位通常要以數月來計量。Daniel Brush憑借一己之力進行珠寶創作已經異于諸多珠寶工坊的運作模式,更甚者,他有時能在同一個母題下創造出上百件不同造型的藝術珠寶,創造力驚人。


拓展公眾對珠寶的認知邊界
事實上,在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的支持下,Daniel Brush于2017年和2018年先后在法國巴黎和美國紐約舉辦過個人作品展。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對于工藝技術、珠寶歷史和寶石科學懷抱的極大熱忱,Daniel Brush的創作是其中不容忽略的作品。在全球范圍內拓展公眾對珠寶藝術的認知邊界,是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2012年成立以來的使命之一。
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由法國高級珠寶世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支持創立,但又各自獨立運營。迄今為止,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已經在全球多地舉辦了20個主題展覽,展品談古論今,涉獵極為廣泛。
策展過程中,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遵循主題先行的原則,并不受限于某一商業珠寶品牌,在展品選取的過程中保持了很強的中立性,尊重珠寶文化發展脈絡,全面和翔實的呈現全球珠寶藝術。
正是基于上述原則,通過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在全世界各地的巡展,公眾比以往有更多機會看到各種東西方珠寶藝術的交流與融通。

2023年3月,界面新聞記者有機會參觀了在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巴黎)校區內舉辦的專題展覽《黃金與珍寶:三千年華夏典藏》。這棟建筑位于巴黎芳登廣場丹妮爾·卡薩諾瓦街31號(31 rue Danielle Casanova, 75001 Paris),是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的第一間永久校址。
在這個展覽上,界面新聞記者見到了諸多罕見的中國古代黃金飾品,涵蓋項飾、耳飾、釵簪、手鐲、壓襟等,翔實地展現了中國古代三千年歷史中的四大金工技法,包括錘鍱與鏨刻、鑄造、金絲與累絲,以及珠化工藝。
這些展品全部來自香港的一家私人藝術收藏機構“夢蝶軒”。在去到巴黎之前,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已經牽手夢蝶軒,先在其香港分部為這些黃金首飾藏品舉辦了展覽。2022年年底巡展至巴黎,是它們首次亮相歐洲。
這個中國古代黃金展也是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成立至今舉辦的第一個與中國飾品、珠寶文化相關的展覽。據統計,該展覽在巴黎開展后的頭三天就接待了超過25000名觀眾。
“這個展覽是從傳統工藝角度展開的,我們找到了黃金這個切入點。”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科學總監Olivier Segura先生在巴黎展覽現場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展陳設計上我們盡量做到刪繁就簡,讓觀眾可以在視覺上直觀感受到黃金飾品的精妙與魅力。”


面向所有人的珠寶教育機構
展覽不是L'éCOLE傳播珠寶藝術文化的唯一方式。事實上,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十幾年來自主開發并逐漸完整的課程體系,即包括寶石世界、精湛工藝和珠寶藝術史三大經緯的系列課程,是讓該機構在全球范圍內集結到眾多珠寶藝術專業人士、珠寶愛好者以及普羅大眾的根基。
不同于GIA、IGI等鑒定機構,也不同于傳統高等學府和珠寶設計院校,L'éCOLE是全球第一家面向普羅大眾,傳播珠寶藝術知識的機構。“我們致力于在地質學、歷史學和工藝美學之間嫁接起彼此聯通的橋梁。“
élise Gonnet-Pon女士告訴界面新聞,“一名珠寶匠人在進入高珠工坊以前需要接受5到8年的專業訓練,珠寶設計是珠寶學院的一門專業學科,而GIA等寶石鑒定機構也會提供全日制教學項目。”
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則不同,“其主要目的是向所有人介紹和揭示珠寶世界。”
因此,在三大課程經緯下,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設置了多個入門課程。比如“寶石世界”系列課程下新近推出的《火艷迷人的紅寶石》、《鉆石的魅力2:科學與寶石學》課程,“珠寶藝術史”系列下的《一段珠寶歷史:路易十四至裝飾藝術時期》課程,以及“精湛工藝”系列下的《高級珠寶的水粉畫1:光線》課程。

這些課程一般持續2至4個小時,每個班級學員數不超過12人。課程全年多次開設,公眾可以任意選讀,不分次序。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課程每節課至少有兩名導師授課。
在香港分部學習《一段珠寶歷史:路易十四至裝飾藝術時期》課程的時候,界面新聞記者就遇到了兩位講師,她們其中一位在香港一所知名高校擔任教授,另一位有著豐富的珠寶創業經驗。
事實上,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在全球范圍聘請的講師均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多元的職業背景。他們當中有寶石學家、珠寶藝術歷史學家、珠寶大師、寶石鑲嵌師、設計師、珠寶工藝師、漆藝工匠等等。這些講師專長于學術、工藝美學或商業市場等不同方面,有些人甚至兼具多重身份,能為學員帶來一手的實踐經驗和前沿的知識分享。
此外,這些講師教授的課程氛圍輕松,以引導和互動為主,對于零基礎的珠寶藝術學員而言也頗為友好。
“珠寶這種藝術形式有時候會讓人望而卻步,因為我們總是視之為非常昂貴的物品,或者財力無法企及的奢侈品。”élise Gonnet-Pon女士向界面新聞坦言,“我們希望拉近(公眾與珠寶的)距離,以一種人人都可以欣賞的藝術形式來展示珠寶世界。”
L'éCOLE寓教于樂的知識傳播方式也吸引了孩子們的參與。界面新聞記者在觀看《黃金與珍寶:三千年華夏典藏》展覽的時候,一群巴黎小學生突然涌入,邊看展,邊仔細的用紙筆記錄。一位女學生告訴界面新聞,這是他們一周中文課的課后作業,在觀展結束后,他們需要遞交一篇小作文。
L'éCOLE告訴界面新聞,這并非該機構與學校合作組織的一次參觀。但L'éCOLE在珠寶藝術、歷史、文化等方面多年來積累的口碑和專業度,已經吸引到許多學齡兒童的參與。
事實上,為了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培養對珠寶文化藝術的興趣,L'éCOLE已經在全球多個中心為5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開設了夏日工作坊,通過多個適齡課程幫助不同地區的孩子們探索珠寶藝術世界。

在課程和展覽之外,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還會通過講座、出版物等其他多種形式引領全球多地的公眾探索珠寶世界。為了方便不同語言背景的學員學習,L'éCOLE課程研發團隊還設計了多語言教學的環境,目前,學員可以用法語、英語和粵語學習。
不管在L'éCOLE巴黎總校區,還是在位于香港的亞太分部,校園內都設有多個教室、設計工坊和圖書館,以更好的支持課程、展覽、講座等各種活動的展開。
如今,L'éCOLE也來到了中國內地。2022年,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對外宣布在上海成立全球第三家永久中心,選址于淮海中路上的Twin Villas歷峰雙子別墅。
2023年9月,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中國大陸分部(上海)將正式開始向公眾開放報名和授課。之后,這里將全年提供課程、講座和展覽。
值得關注的是,《黃金與珍寶:三千年華夏典藏》將在2023年秋季巡展至上海,作為L'éCOLE上海永久中心開幕以來舉辦的首個展覽與內地公眾見面。屆時,全國的觀眾都有機會看到這批罕見的中國古代黃金首飾古董藏品。
展覽信息:
主題:《Daniel Brush 啟迪之旅:金、鋁、鋼的創與造》
時間:2023年5月24日至10月2日
地點: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K11 MUSEA 5樓510A室,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亞太區分校(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