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冰柯
杭州在全國土地市場上占盡風頭,地產商們苦于久搖不中。但現在,開發商被奉為座上賓的日子又不遠了。
7月18日,杭州下半年首場土拍舉行,按照原計劃,本場土拍掛牌7宗地塊,總建面約52.6萬方,起拍總價104.6億元,地塊分布于丁橋、浦沿、下沙、良渚、喬司等區域。
但下沙商住地塊在開拍前夜被宣布“因故終止出讓”,官方對外解釋稱規劃調整。但多位杭州市場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是因為開發商不看好這塊,均沒有參加競拍。
最終其余6宗均成功出讓,成交總金額74億元,平均溢價率7.2%,有3宗地塊進入搖號環節,封頂率50%,一宗底價成交,底價成交率17%。
此次杭州拍地,最終拿地開發商有萬科、贊成、杭州交投、浙江子坤、東莞景天和保億。
位于下沙的純宅地、丁橋高容積率地塊均為低溢價成交,萬科以17.16億總價、23860元/平米的樓面價以及2.39%的溢價率競獲下沙純宅地。
贊成以4.86億總價、12953元/平米的樓面價以及3.18%的溢價率競獲丁橋高容積率地塊。
杭州交投則以底價競獲丁橋另一宗低容積率地塊,總價9.44億,樓面價27978元/平米,杭州土拍再一次出現國企托底的情況。
另外三宗搖號地塊中熱度最高的是良渚地塊,共吸引綠城、保利、萬科、濱江等51家房企參與,最終由浙江子坤搖中,總價16.3億、樓面價16859元/平米、溢價率11.65%。
天眼查顯示,浙江子坤是浙江坤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從事房屋建筑業為主的公司。
浦樂單元宅地由東莞景天以3%的中簽率搖中,總價17.24億、樓面價24354元/平米、溢價率11.66%。
天眼查顯示,東莞景天成立于2005年,位于東莞,是一家以從事房地產業為主的公司。
喬司新城地塊,由保億以8.7億總價、17847元/平米的樓面價和11.54的溢價率競獲。
雖然有一半拍賣地塊搖號,但這次土拍還是傳遞出陣陣涼風。
今年上半年,杭州共進行了七次集中供地,累計出讓涉宅地66宗,總成交金額953.4億元,因溢價率封頂而觸發搖號的地塊共有40宗,封頂成交率高達60%。
如果算上商用地塊,2023上半年杭州共累計出讓土地91宗,總成交金額1002.9億,位居全國賣地榜單第二名,僅次于北京。算上此次的74億元,今年至今,杭州賣地收入已達到1076.9億元。
但下半年開始后,土地市場的熱度并未延續,浙江傳媒地產研究院俞東輝表示,本次房企報名數量顯著縮少,濱江、綠城等標桿房企參與度下降、有地塊提前終止出讓、原本的熱門區域出現低溢價成交,這都預示了杭州土地市場變冷。
以喬司地塊為例,上次在該板塊封頂拿地后,一向注重深耕的濱江這次并未報名,而是由有著強烈補倉需求的保億競獲。
又以拿地房企萬科為例,萬科上一次在杭州競得地塊已是去年9月,即位于濱江的江斕映象府,目前項目已經售罄。
俞東輝表示,市場涼意主要為房企的心態轉變。倒逼房企拿地的大多為強烈的補倉需求。而隨著土地供應的持續,新房銷售去化速度減慢,此類需求也將逐步削減,未來房企拿地的急迫性也將明顯降低。
好地研究院徐路加也認為杭州土拍變冷,該次平均溢價率7.2%,為今年批次最低,今年上半年平均達到9.3%;盡管表明上看仍有50家搖號,但剔除馬甲參拍房企數量不到30家,主要幾家老面孔在參與;出現了較核心板塊沒有市場化房企出手的情況。
徐路加預計,結合市場下行、房企投資更趨謹慎,杭州今年三季度擬出讓的第二批預公告地塊,相比上半年會面臨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