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電動汽車行業的增長速度超出預期。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兩年前的預測,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到全球汽車銷量的7至12%,然而去年,這個數字就已經達成。隨后IEA將預測數據修改為1/3。
快速增長的銷量令人感到興奮,但在歐洲和美國,電動汽車產量過剩的問題似乎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全球最大的汽車服務和技術提供商考克斯汽車(Cox Automotive)在一份報告中表明,美國許多地區新的電動汽車庫存正在不斷增加,庫存的增長幅度大于銷量的增長幅度。考克斯汽車經濟和行業洞察高級總監Jeremy Robb表示,“隨著今年第二季度末的臨近,與2022年同期相比,美國經銷商處的電動汽車平均庫存量將超過9.2萬輛,同比增長高達342%。”
需求是主要問題。盡管上述機構此前已有數據表明美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購買意愿不斷提升——從2021年的38%提升至現在的51%,但需要注意的是,購買意愿和實際購買行為之間仍有一段距離。《德國商報》援引斯柯達汽車經銷商兼德國汽車貿易協會副理事長Thomas Peckruhn的警告,德國電動汽車的新訂單比上年減少約30至50%,而這種情況適用于德國所有的汽車制造商。
不過看起來,汽車制造商們并不打算因為庫存增長而放緩腳步。據分析師預測,2023年美國將會售出100萬輛新電動汽車,這個數字是2021年銷量的兩倍多。不僅如此,分析師還認為,新產品會不斷地涌入市場。根據預測,2023年美國會推出33款電動汽車,2024年將推出50多款全新或改款電動車型。
幾乎所有汽車品牌都宣布了未來幾年的電動化戰略。大眾集團宣布到2030年,集團旗下品牌的純電動車型將擴展至超過30款,旗下電動汽車份額在歐洲銷量份額提升至70%,在中國和美國銷量份額達到50%。豐田的目標是,到2030年推出30款純電車型,目標銷量350萬輛。
瑞銀分析師預測,2023 年全球乘用車產量預期上漲至8780萬輛,比去年增長7%。然而,銷量卻可能會低于產量,僅為 8290 萬輛。分析師稱,乘用車市場“存在生產過剩的高風險”,這可能會導致汽車制造商的利潤率下降。
研究公司 JD Power 數據與分析總裁托馬斯·金 (Thomas King) 表示,去年7月,美國49%的汽車售價高于制造商建議零售價。到今年 6 月,這一數字已降至 30%。JD Power預計今年美國經銷商每輛車的利潤將下降27%左右,為369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