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覃思悅
德國運動品牌PUMA(彪馬)想要拿回曾經自己最引以為傲的足球細分。
據多家外媒報道,英超聯賽將從2025-2026賽季開始將聯賽官方比賽用球換為彪馬出品。同時,這也意味著世界第一聯賽結束了與美國運動巨頭耐克(NIKE)長達25年的合作。
除了英超,彪馬還是五大聯賽中意甲和西甲的官方比賽球供應商,并在近幾年陸續拿下了EFL(英格蘭足球聯賽)、SPFL(蘇格蘭職業足球聯賽)和SWPL(蘇格蘭女子超級聯賽)的比賽用球合同。
在球員簽約方面,德國品牌也非常舍得下血本。
今年3月,該品牌與曼城球星格拉利什簽下的為期5年、每年價值1000萬英鎊(約合9400萬元人民幣)的合同,直接讓后者成為了有史以來球鞋代言費最高的英格蘭球員。
目前,德國品牌的陣營里已經有了安東尼·格里茲曼、路易斯·蘇亞雷斯、內馬爾、奧利維爾·吉魯等一大票球星。
事實上,足球是彪馬的“老本行”。
1948年成立的時候,彪馬生產的第一批產品里就有足球鞋。在1952年彪馬推出全球第一雙旋釘足球鞋之后,彪馬一直是足球領域的領先品牌。馬拉多納、貝利、克魯伊夫等傳奇球星都穿著彪馬的足球鞋在綠茵場上屢獲佳績。
不過,隨著阿迪達斯、耐克等競爭對手的出現,彪馬在足球領域一枝獨秀的局面沒能持續很久,德國品牌的市場份額也逐漸被瓜分。
以去年冬天結束的卡塔爾世界杯為例,耐克和阿迪達斯分別拿到了13支和7支國家隊的球衣贊助,而彪馬僅有6支。這個數字雖較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有所回升,但彪馬贊助的塞內加爾、摩洛哥、塞爾維亞、瑞士、加納和烏拉圭都不是奪冠大熱門。
其實一開始,彪馬押注的是歐洲勁旅意大利隊,后者是2020歐洲杯的冠軍。為了和意大利隊維系合作,彪馬每年需向其支付約2000萬歐元(約合1.62億元人民幣)的贊助費。
但誰也沒想到,意大利隊會在卡塔爾世界杯歐洲區預選賽中,被世界排名67位的北馬其頓隊爆冷淘汰出局。
意大利隊無緣世界杯后,彪馬只能無奈宣布結束與其18年的合作,“財務狀況使意大利國足成為一個糟糕的商業案例,因此我們決定不行使我們的匹配權。”
接盤意大利隊的是彪馬的德國老鄉阿迪達斯:阿迪達斯為意大利足協提供了一份為期四年、每年高達3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43億元)的合同,涵蓋意大利男足、女足、青年隊與電競隊等。
當然,彪馬在足球領域的統治力不如以前,除了外部競爭,也和彪馬將一部分精力放到新業務上有關。
2018年,彪馬宣布品牌時隔20年重啟籃球業務。重返籃球市場后,彪馬先后推出了Triple、Fusion NITRO等一系列針對籃球市場的產品,并砸下重金簽約美國著名說唱歌手Jay-Z擔任彪馬籃球業務總裁。
彪馬在籃球品類上的拓展是有成效的:2022財年,彪馬在美洲大漲28.3%的銷售額就是得益于籃球產品的暢銷。
據知名鞋類網站BALLER SHOES DB發布的NBA球員選擇球鞋品牌榜單中,彪馬已經占據第四位,僅次于耐克、阿迪達斯和Jordan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