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東南亞旅游批發還是門好生意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東南亞旅游批發還是門好生意嗎?

中國人為什么不愿意去東南亞出境游了?

文|勁旅網

2023年初,中國相繼放開兩批次共計60個國家出境跟團游業務。其中,東南亞拔得頭籌,多個熱門旅游目的地國家躋身放開名單。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隨即聞風而動,搶先開門營業,一邊大手筆引入當地旅游資源,一邊在國內大肆吆喝攬客,希望能夠捕獲國人報復性出境游的頭波紅利,好好回一波血。

然而,事與愿違。

2023上半年,東南亞出境游市場與國內旅游市場形成鮮明反差,不但沒有迎來“井噴”,反而在種種因素影響下,無論是國人出游意愿,還是消費熱情,都遠不及預期,致使東南亞旅游批發商舉步維艱。

更重要的是,今年下半年依然不太樂觀。

暑期國人赴東南亞旅游熱度雖然有明顯提升,但距離全面復蘇還有很大差距。如果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不能快速調整策略,大概率疫后第一年,“復蘇不及預期+瘋狂內卷惡斗”,最終將導致絕大多數從業者“賠得人仰馬翻”,行業終將遍地哀嚎。

01

早在3月底,付崢就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作為一名從業長達30年的旅業老兵,付崢經營的陽光假期旅行社是國內最老牌的東南亞旅游批發商之一。

整個一季度,伴隨著國內“報復性出游”浪潮高漲,付崢每天都期盼著東南亞出境游也能沾點喜氣。起初生意時旺時淡,他并沒有太在意,只是認為疫后業務復蘇需要一些時間。然而,等到3月底,他開始察覺到一絲異樣,因為生意越來越清淡,已經開始與國內游火熱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進入二季度,業務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急轉直下,就連“五一小長假”都難挽東南亞出境游低迷。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4月、5月的東南亞旅游批發市場,只能是“寂靜”,市場太安靜了,安靜到讓人瘆得慌。

等到6月,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再也坐不住了,如果暑假都沒有起色,今年的生意就徹底完蛋了。于是,在各大批發商們一系列降價、讓利、促銷的市場營銷手段刺激下,東南亞出境游市場終于迎來一絲回暖。

付崢和同業們卻高興不起來,他們心知肚明,這種依靠低價讓利而來的“繁榮”是曇花一現,東南亞出境游上半年的低迷已成定局。

東南亞多個國家上半年中國游客量的數據也印證這一點:

上半年,中國赴泰國游客量達到140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泰國游客總量達到1098萬人次;今年中國赴泰國游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12.75%。

上半年,中國赴新加坡游客量達到42.4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新加坡游客量達到360萬人次;今年中國赴新加坡游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11.78%。

上半年前5個月,中國赴菲律賓游客量達到7.5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菲律賓游客量達到174萬人次;今年中國赴菲律賓游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4.3%。

……

“今年上半年,我們的業務僅僅恢復到疫情前的25%-30%左右。”付崢向勁旅君苦笑,慘不忍睹。

02

中國人為什么不愿意去東南亞出境游了?

此前行業內外有個流行的說法:東南亞頻發的負面新聞,導致國人喪失旅行安全感。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付崢看來,這只是表象原因,負面新聞頂多算是東南亞旅游市場的花邊消息,對于旅游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中國人不愿意去東南亞出境游最根本原因其實是:

國人旅游欲望變大了,但旅游購買力變小了。

來自央行的一組數據,清晰的反映出這一變化。2023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 50 個城市進行了 2 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

本季度“收入感受指數”為49.7%,環比下降1%。其中,只有14.4%的居民認為收入 “增加”,比上季減少 1.4% ,70.5% 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增加 0.8% ,15.1%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 比上季增加 0.6% 。收入信心指數為 48.5%,比上季下降 1.4% 。

本季度“就業感受指數”為37.6%,比上季度下降2.3%。其中,11.9%的居民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44.5%的居民認為“一般”;43.7%的居民認為“形式嚴峻,就業難”或者“看不準”。就業預期指數為48.7%,比上季下降3.6%。

與此同時,問及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中,居民選擇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旅游(26.0%)僅次于教育(27.1%)和醫療保健(26.6%),高舉第三位,而且環比上季增加2%。

“有很多消費者上半年都在詢東南亞熱門旅游目的地的產品價格,他們很明顯對于出境游的意愿是很強烈的,但是我們很快發現,這些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更高了。”

付崢解釋,早幾個月,東南亞旅游產品受到供給端的航班、酒店、簽證等多因素影響,產品價格普遍較高,原來3000+的產品,飆升到6000+,絕大多數消費者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很多從業者也認為,只要價格逐步下降,這些消費者必然會再次回頭。

然而,隨著航司增加運力、酒店空置房間增多、簽證效率提升,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發現,即便是同一款旅游產品,價格已經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甚至要便宜后,很多消費者依然在猶豫,他們還是感覺貴了。

不是消費者不想去,而是他們囊中羞澀,對花的每一分錢更加謹慎了,這才是關鍵所在。

03

中國赴東南亞旅游的人數遠不及預期,造成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內卷加劇”,并在兩個方面格外凸顯:

批發商集中扎堆熱門旅游目的地,造成嚴重的同質化競爭。馬爾代夫是典型案例,今年初,為了歡迎首批中國游客到來,馬爾代夫以最高禮儀“水門”迎接中國包機,這一新聞迅速沖上熱搜,也讓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堅信,這里必將成為今年最爆火的國人出境游目的地之一。

于是,大家紛紛大肆加碼,特別是早早就投入重金鎖定包機資源。一時間,馬爾代夫的“機+酒”產品迅速充斥滿各大OTA平臺,也成為線下門店被推薦最多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等到熱搜帶來的輿論熱度消散,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卻發現,北京和上海直飛馬爾代夫的航班逐漸開始坐不滿了。更有意思的是,北京和上海飛馬爾代夫的航班還在為如何拉更多人頭犯愁的時候,成都直飛馬爾代夫的航線也恢復運營,讓原本就過剩的包機資源“雪上加霜”。

前不久付崢去很多旅行社考察,還發現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力推的新產品、拓展的新渠道,“老套化”格外明顯。例如,很多旅行社還在大力搞會銷業務。在他看來,會銷是條門道,但這條門道太老了,可以做,但沒必要當做救命稻草。

付崢感嘆,沒有新產品、新渠道來消化這些旅游資源,大家只能在同質化的圈子死磕,這就好比前面明明是火坑,但是這么多人還在堅持往里跳。

價格戰悄然再起,賠本賺吆喝成為行業主流。進入6月以來,東南亞出境游產品的價格戰已然在暗地里打的如火如荼。

“這是同質化競爭的必然結果。”

付崢無奈表示,尤其是很多前期囤了大批旅游資源的東南亞批發商們,如果他們不能夠在暑期盡可能將這些旅游資源低價甩賣出去,無疑會賠個底兒掉。盡管現在甩賣的價格也已經是在賠錢,但至少還能賺個吆喝。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即便東南亞出境游都大搞價格戰了,真正能夠刺激到的消費者還是有限,這才是讓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最憂心的。如果就連“低價”策略都失效了,他們真不知道自己還是做些什么。

04

2023下半年,東南亞出境游市場會有所好轉嗎?

“出境游的消費者肯定會越來愈多,一路走高的大趨勢是不可逆的。”

付崢同時強調,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最好不要再抱有“翻盤”的幻想了,從6月的銷售情況已經大概率能夠判斷出暑期的整體業務情況,想要依靠這短短三個月彌補上半年的業務虧空,難度極大,今年很多人注定是要賠本的。

“大家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盡可能降低損失,并且謀劃未來幾年的路到底要怎么走。”付崢認為,東南亞旅游批發商想要在疫后的東南亞市場繼續深耕,未來有幾個機會點必須密切關注:

培育并深耕新的東南亞旅游目的地。東南亞老牌熱門旅游目的地的已然開發過度,無論是B端,還是C端,都已經產生“審美疲勞”,大家需要更新鮮的網紅旅游目的地。

“我選擇深耕馬爾代夫的時候,這里還少被國人所知。”付崢分析,“垂直深耕+新興目的地”,讓自己在東南亞出境游領域立足30年。如今這個經驗依舊奏效,誰能夠挖掘出一個新目的地,并將其培育成網紅,誰就能夠在下一個30年,盡享紅利。

開發年輕人喜歡的自由行新產品。今年3月,付崢去東南亞考察市場,發現飛機上滿滿當當,自己還一陣興奮,仔細觀察后卻發現,飛機上沒有一個人是報旅游團的,都是自由行的消費者。

“盡管我是做團隊游批發業務起家,但這樣的趨勢倒逼我必須去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力度。”付崢認為,守著自己擅長的這點老業務或許餓不死,但最后一定會被時代淘汰。因此,開發更多小包團、私家團等為代表的新產品,將是自己未來一段時間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同業之間多“合作”少“競爭”。東南亞出境游這塊肥肉,歷來是引發同業之間激烈的競爭,甚至是瘋狂內卷。

付崢希望,疫情之后,整個市場大環境發生劇變,在這個紅海市場如果大家還是沿著老路子走,已經不合時宜。同業之間應該更多講求合作和協調,共同讓這個市場有序發展。例如,既然包機資源已經過剩,大家首先還要想的是如何一起合理消化這些存量資源,而不是再去盲目引入新包機資源。

“旅行社原本就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又被疫情摧殘了三年。疫情之后,我們需要換個活法,沿著老路走,只能越走越落幕,希望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能夠共勉。”付崢最后表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東南亞旅游批發還是門好生意嗎?

中國人為什么不愿意去東南亞出境游了?

文|勁旅網

2023年初,中國相繼放開兩批次共計60個國家出境跟團游業務。其中,東南亞拔得頭籌,多個熱門旅游目的地國家躋身放開名單。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隨即聞風而動,搶先開門營業,一邊大手筆引入當地旅游資源,一邊在國內大肆吆喝攬客,希望能夠捕獲國人報復性出境游的頭波紅利,好好回一波血。

然而,事與愿違。

2023上半年,東南亞出境游市場與國內旅游市場形成鮮明反差,不但沒有迎來“井噴”,反而在種種因素影響下,無論是國人出游意愿,還是消費熱情,都遠不及預期,致使東南亞旅游批發商舉步維艱。

更重要的是,今年下半年依然不太樂觀。

暑期國人赴東南亞旅游熱度雖然有明顯提升,但距離全面復蘇還有很大差距。如果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不能快速調整策略,大概率疫后第一年,“復蘇不及預期+瘋狂內卷惡斗”,最終將導致絕大多數從業者“賠得人仰馬翻”,行業終將遍地哀嚎。

01

早在3月底,付崢就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作為一名從業長達30年的旅業老兵,付崢經營的陽光假期旅行社是國內最老牌的東南亞旅游批發商之一。

整個一季度,伴隨著國內“報復性出游”浪潮高漲,付崢每天都期盼著東南亞出境游也能沾點喜氣。起初生意時旺時淡,他并沒有太在意,只是認為疫后業務復蘇需要一些時間。然而,等到3月底,他開始察覺到一絲異樣,因為生意越來越清淡,已經開始與國內游火熱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進入二季度,業務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急轉直下,就連“五一小長假”都難挽東南亞出境游低迷。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4月、5月的東南亞旅游批發市場,只能是“寂靜”,市場太安靜了,安靜到讓人瘆得慌。

等到6月,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再也坐不住了,如果暑假都沒有起色,今年的生意就徹底完蛋了。于是,在各大批發商們一系列降價、讓利、促銷的市場營銷手段刺激下,東南亞出境游市場終于迎來一絲回暖。

付崢和同業們卻高興不起來,他們心知肚明,這種依靠低價讓利而來的“繁榮”是曇花一現,東南亞出境游上半年的低迷已成定局。

東南亞多個國家上半年中國游客量的數據也印證這一點:

上半年,中國赴泰國游客量達到140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泰國游客總量達到1098萬人次;今年中國赴泰國游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12.75%。

上半年,中國赴新加坡游客量達到42.4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新加坡游客量達到360萬人次;今年中國赴新加坡游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11.78%。

上半年前5個月,中國赴菲律賓游客量達到7.5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菲律賓游客量達到174萬人次;今年中國赴菲律賓游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4.3%。

……

“今年上半年,我們的業務僅僅恢復到疫情前的25%-30%左右。”付崢向勁旅君苦笑,慘不忍睹。

02

中國人為什么不愿意去東南亞出境游了?

此前行業內外有個流行的說法:東南亞頻發的負面新聞,導致國人喪失旅行安全感。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付崢看來,這只是表象原因,負面新聞頂多算是東南亞旅游市場的花邊消息,對于旅游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中國人不愿意去東南亞出境游最根本原因其實是:

國人旅游欲望變大了,但旅游購買力變小了。

來自央行的一組數據,清晰的反映出這一變化。2023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 50 個城市進行了 2 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

本季度“收入感受指數”為49.7%,環比下降1%。其中,只有14.4%的居民認為收入 “增加”,比上季減少 1.4% ,70.5% 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增加 0.8% ,15.1%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 比上季增加 0.6% 。收入信心指數為 48.5%,比上季下降 1.4% 。

本季度“就業感受指數”為37.6%,比上季度下降2.3%。其中,11.9%的居民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44.5%的居民認為“一般”;43.7%的居民認為“形式嚴峻,就業難”或者“看不準”。就業預期指數為48.7%,比上季下降3.6%。

與此同時,問及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中,居民選擇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旅游(26.0%)僅次于教育(27.1%)和醫療保健(26.6%),高舉第三位,而且環比上季增加2%。

“有很多消費者上半年都在詢東南亞熱門旅游目的地的產品價格,他們很明顯對于出境游的意愿是很強烈的,但是我們很快發現,這些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更高了。”

付崢解釋,早幾個月,東南亞旅游產品受到供給端的航班、酒店、簽證等多因素影響,產品價格普遍較高,原來3000+的產品,飆升到6000+,絕大多數消費者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很多從業者也認為,只要價格逐步下降,這些消費者必然會再次回頭。

然而,隨著航司增加運力、酒店空置房間增多、簽證效率提升,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發現,即便是同一款旅游產品,價格已經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甚至要便宜后,很多消費者依然在猶豫,他們還是感覺貴了。

不是消費者不想去,而是他們囊中羞澀,對花的每一分錢更加謹慎了,這才是關鍵所在。

03

中國赴東南亞旅游的人數遠不及預期,造成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內卷加劇”,并在兩個方面格外凸顯:

批發商集中扎堆熱門旅游目的地,造成嚴重的同質化競爭。馬爾代夫是典型案例,今年初,為了歡迎首批中國游客到來,馬爾代夫以最高禮儀“水門”迎接中國包機,這一新聞迅速沖上熱搜,也讓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堅信,這里必將成為今年最爆火的國人出境游目的地之一。

于是,大家紛紛大肆加碼,特別是早早就投入重金鎖定包機資源。一時間,馬爾代夫的“機+酒”產品迅速充斥滿各大OTA平臺,也成為線下門店被推薦最多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等到熱搜帶來的輿論熱度消散,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卻發現,北京和上海直飛馬爾代夫的航班逐漸開始坐不滿了。更有意思的是,北京和上海飛馬爾代夫的航班還在為如何拉更多人頭犯愁的時候,成都直飛馬爾代夫的航線也恢復運營,讓原本就過剩的包機資源“雪上加霜”。

前不久付崢去很多旅行社考察,還發現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力推的新產品、拓展的新渠道,“老套化”格外明顯。例如,很多旅行社還在大力搞會銷業務。在他看來,會銷是條門道,但這條門道太老了,可以做,但沒必要當做救命稻草。

付崢感嘆,沒有新產品、新渠道來消化這些旅游資源,大家只能在同質化的圈子死磕,這就好比前面明明是火坑,但是這么多人還在堅持往里跳。

價格戰悄然再起,賠本賺吆喝成為行業主流。進入6月以來,東南亞出境游產品的價格戰已然在暗地里打的如火如荼。

“這是同質化競爭的必然結果。”

付崢無奈表示,尤其是很多前期囤了大批旅游資源的東南亞批發商們,如果他們不能夠在暑期盡可能將這些旅游資源低價甩賣出去,無疑會賠個底兒掉。盡管現在甩賣的價格也已經是在賠錢,但至少還能賺個吆喝。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即便東南亞出境游都大搞價格戰了,真正能夠刺激到的消費者還是有限,這才是讓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最憂心的。如果就連“低價”策略都失效了,他們真不知道自己還是做些什么。

04

2023下半年,東南亞出境游市場會有所好轉嗎?

“出境游的消費者肯定會越來愈多,一路走高的大趨勢是不可逆的。”

付崢同時強調,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最好不要再抱有“翻盤”的幻想了,從6月的銷售情況已經大概率能夠判斷出暑期的整體業務情況,想要依靠這短短三個月彌補上半年的業務虧空,難度極大,今年很多人注定是要賠本的。

“大家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盡可能降低損失,并且謀劃未來幾年的路到底要怎么走。”付崢認為,東南亞旅游批發商想要在疫后的東南亞市場繼續深耕,未來有幾個機會點必須密切關注:

培育并深耕新的東南亞旅游目的地。東南亞老牌熱門旅游目的地的已然開發過度,無論是B端,還是C端,都已經產生“審美疲勞”,大家需要更新鮮的網紅旅游目的地。

“我選擇深耕馬爾代夫的時候,這里還少被國人所知。”付崢分析,“垂直深耕+新興目的地”,讓自己在東南亞出境游領域立足30年。如今這個經驗依舊奏效,誰能夠挖掘出一個新目的地,并將其培育成網紅,誰就能夠在下一個30年,盡享紅利。

開發年輕人喜歡的自由行新產品。今年3月,付崢去東南亞考察市場,發現飛機上滿滿當當,自己還一陣興奮,仔細觀察后卻發現,飛機上沒有一個人是報旅游團的,都是自由行的消費者。

“盡管我是做團隊游批發業務起家,但這樣的趨勢倒逼我必須去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力度。”付崢認為,守著自己擅長的這點老業務或許餓不死,但最后一定會被時代淘汰。因此,開發更多小包團、私家團等為代表的新產品,將是自己未來一段時間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同業之間多“合作”少“競爭”。東南亞出境游這塊肥肉,歷來是引發同業之間激烈的競爭,甚至是瘋狂內卷。

付崢希望,疫情之后,整個市場大環境發生劇變,在這個紅海市場如果大家還是沿著老路子走,已經不合時宜。同業之間應該更多講求合作和協調,共同讓這個市場有序發展。例如,既然包機資源已經過剩,大家首先還要想的是如何一起合理消化這些存量資源,而不是再去盲目引入新包機資源。

“旅行社原本就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又被疫情摧殘了三年。疫情之后,我們需要換個活法,沿著老路走,只能越走越落幕,希望東南亞旅游批發商們,能夠共勉。”付崢最后表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武胜县| 阳江市| 阿拉尔市| 从化市| 肃南| 和平区| 大渡口区| 汉源县| 沾化县| 德兴市| 林口县| 阳新县| 芦溪县| 建瓯市| 龙海市| 兰西县| 阳原县| 玉门市| 江油市| 宜黄县| 玉树县| 隆昌县| 怀远县| 张北县| 湘乡市| 扎兰屯市| 东城区| 云南省| 漳州市| 申扎县| 武城县| 肃北| 比如县| 隆化县| 招远市| 微博| 连州市| 平利县| 都昌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