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戈振偉
國際制造名城東莞,又多了一張名片——“中國潮玩之都”。
7月20日,在中國國際動漫博覽會啟動儀式上,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授予東莞“中國潮玩之都”稱號。東莞也成為目前全國唯一獲得該稱號的地級市。
作為全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東莞常住人口平均年齡33.4歲。為順應“Z時代”的消費潮流,東莞近年來依托動漫、玩具、服裝等產業基礎,潮玩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全球潮玩集聚地,潮玩正在重塑這座城市的IP。
如今,在東莞海德廣場,有一個手抱籃球的小女孩雕塑,高高站在商圈中心眺望遠方,吸引著川流不息的人群。這個名叫勞拉(LAURA)的“籃球寶貝”,便是東莞的標志性潮玩IP。
LAURA籃球運動少女的形象,展現了東莞所蘊含的活力向上、文化自由的潮流,也對東莞城市名片進行了生動闡釋。2023年,東莞持續“弄潮”,為迎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動漫博覽會和慶祝全國唯一“中國潮玩之都” 稱號花落東莞,“LAURA·籃球城市”再次“煥新”。全新的配色,一如這座城市貫徹的形象,大膽、時尚,將潮流進行到底。
據統計,2021年,東莞涉及潮玩生產的規上企業共計57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28.31億元。從“一墩難求”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到卡塔爾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都來自東莞制造。
正是由于具有明顯的產業集群化發展特色和較強的區域競爭力,東莞才獲評全國唯一的“中國潮玩之都”稱號,這也是東莞潮玩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副秘書長于福亮對界面新聞大灣區頻道記者表示:“東莞的潮玩產業具備明顯的集群化產出效應,東莞能有‘中國潮玩之都’這樣一個整體的宣傳名片,不管是從產區的角度還是企業的角度,都是更好的一個起點或者一個平臺。”
據悉,本屆展會專門設立“中國潮玩之都·東莞”展區,主辦方邀請了ToyCity、摩動核、巴風特小羊等30多家東莞潮玩品牌集中亮相,展示東莞作為“中國潮玩之都”的綜合實力。
中國近85%的潮玩產自東莞
潮玩,顧名思義是潮流玩具的簡稱,最早發源于1990年左右的中國香港與日本,是一種融入藝術、設計、潮流、繪畫、雕塑、動漫等多元素理念的玩具。2015年以來,我國潮玩市場逐漸興起,潮玩也從小眾圈層逐漸走向公眾。
數據顯示,東莞擁有超過4000家玩具生產企業,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業,是全國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全球動漫衍生品1/4在東莞生產;中國近85%的潮玩產自東莞。2021年中國潮玩企業數量前10名的省份中,廣東以168家排名第一,其中東莞占比70%,大多是自有制造端的潮玩公司。
界面新聞大灣區頻道記者近日在對東莞潮玩企業走訪時發現,東莞的潮玩產業已經覆蓋了從設計到量產前打樣、3D建模、材質、上色、涂裝等關鍵環節,相關模具配件等關鍵材料均可在東莞生產完成。其中,頭部企業更是以“原創IP+設計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運營的模式加速搶占市場份額。
同時,在東莞市內主要城市街區、石排潮玩企業總部基地等地,通過布局潮玩大型藝術裝置、潮流化改造潮玩企業總部、發布潮玩公益短片等方式,一批彰顯城市潮流文化品牌、符號、特質的城市公共空間和文化消費街區正在東莞形成。
成立于2010年的東莞市順林模型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順林模型”)是國內最大的高端汽車模型設計與制造企業之一,2016年新三板掛牌上市,為國內首個進入資本市場的高端模型企業。
“目前,我們的汽車模型在全世界已有127個銷售代理商,其中國內28家。”順林模型董事長劉學深說,“綜合手頭上已有的汽車模型訂單,今年我們的銷售額增長預計會超50%。”
順林模型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當初對做自主品牌的堅持。剛開始做自主品牌Almost Real車模的第一年,劉學深就受到了來自版權方的壓力,對方開出了“無法想象的授權費用”,但做汽車模型必須要車廠的版權授權,劉學深咬咬牙還是接受了,拿到了內銷市場的入場券。
雖然起步艱難,但劉學深也越來越看到做自主品牌所帶來的希望。“我們必須轉型,要走自主品牌的路線,自己開發產品、買版權、做市場推廣。研發才是真正值錢的。”劉學深在做自主品牌這條路上越來越堅定,每一年他在代工業務上賺到的錢,全部都鋪到了自主品牌上。
經過近4年的努力,劉學深創立的品牌登上了日本、歐洲的汽車模型雜志,在國際市場上逐漸站穩腳跟。順林模型是中國模型行業發展演變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東莞玩具企業轉型升級的縮影。
成立于2020年的城仕(東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oyCity),是首家專注于“中國原創潮流IP孵化”的品牌公司,公司大力投入研發,設計師占總員工數近三成。
“過去做代工,主動權在別人手里。現在有自己的IP和品牌,話語權和產品附加值雙雙提升。”ToyCity董事長鄭波說。這樣的轉變也給公司帶來了甜頭,現在產品利潤比做代工時增長至少三四倍。成立短短3年,ToyCity目前擁有潮玩類產品SKU超過300個,單品超過70個,年銷售額已破億元。
東莞殷實的制造業“家底”,不僅體現在制作工藝的積累,更體現在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配套。除此之外,東莞潮玩產業與其他優勢產業關聯協同度高,如石龍電子、長安塘廈五金模具、橫瀝模具制造、虎門紡織服裝等產業集群在技術裝備、原料輔料供給、工藝技術創新等方面與東莞玩具產業構成重要的產業協同互補關系。
“我們選擇在東莞創業,正是因為這里有著非常強大的制造基礎。我們所有產品的生產原料,在東莞5公里的范圍內就能找齊。”東莞市晴光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驥表示。
蔡驥以生產毛絨玩具所需要的毛料為例,這種毛料的選材要求十分嚴格,需要線下去對比材質和手感,一般要經過十幾次的對比挑選。“東莞市場上的毛料供應非常齊全,我們可能在一個商場里就能找到所有不同類型的毛料。挑選原材料的過程在別的城市至少要半年,在東莞就可以縮短到三個月。”
目前,東莞潮玩企業主要有原創IP、授權IP生產設計以及代加工三類。
在代加工方面,全球芭比娃娃有三分之一是在東莞生產,史努比、流氓兔、哆啦A夢等知名品牌都是在東莞生產加工。東莞康達玩具禮品有限公司合作客戶包括MacDonald、MGA、KIDS II、TCC等全球著名企業,是麥當勞毛絨玩具全球4家供應商之一。
在授權IP方面,東莞皓奇樂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與國內外數個知名IP有深度合作,包括華納系列的《貓和老鼠》《蝙蝠俠》《正義聯盟》《哈利·波特》等。Macott station美光站自2015年起獲得多個具有知名度的雕像獨家授權,包括哆啦A夢、奧特曼、姆敏一族(Moonmin)等。

而在原創IP方面,成立于2010年的東莞市玩樂童話嬰兒用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該企業是一家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系列和國潮系列IP品牌授權、動漫制作、動畫發行的全產業鏈綜合型企業,以古籍《山海經》為藍本,借助文化的力量創新融合現代潮流,致力打造國潮山海經IP,重塑中華傳統文化IP形象。
該公司IP品宣負責人石慧介紹,近年來,公司聚焦新文化新潮流,不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跨界融合新業態,培育壯大“潮玩+文化旅游”“潮玩+IP及衍生品”等文化產業,讓一脈相傳的中華傳統文化多層次、多維度煥發光彩。她認為,東莞的潮玩產業已整體進入發展2.0階段。

目前,東莞已形成了以石排、清溪、鳳崗、茶山等鎮為重點區域的玩具產業基地,產業集聚顯著,擁有一批全球性玩具企業,其中港資背景包括銀輝、龍昌、英德、南新、康達、順聯動漫、永捷、美馳圖等;國際知名品牌如東莞長安美泰工廠、斯平瑪斯特東莞玩具有限公司等;本土龍頭企業包括智樂堡、玩樂童話、華旺實業、微石等。
據不完全統計,僅石排鎮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規上潮玩制造企業30家,占據東莞市“半壁江山”。2022年,石排潮玩產業總產值達38.9億元,同比增長20.7%。
中國首個潮玩之都,為什么是東莞?
世界玩具看中國,中國玩具看東莞。早在2005年,東莞就已將玩具制造列為八大支柱產業之一。高峰時,東莞玩具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30%、占廣東省玩具總產量的50%。
從1980年第一家玩具企業落戶,40余年里,東莞的玩具產業和這座制造業名城一起蛻變成長,從承接外資企業轉移、OEM代工起步,再到乘“潮玩”之風展翅騰飛。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教授林江認為,東莞制造業的基礎優勢為潮玩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尤其是東莞支柱產業——玩具制造業的先天基礎。
以石排鎮為例,石排有著深厚的玩具代工制造基礎,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和供應鏈網絡齊全,從造型設計、原料供應、模具加工到零件制造、裝配成型等各個環節都能在石排找到對應的企業。

截至2021年年底,東莞涉及潮玩生產的規上企業有57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28.31億元,同比增長35.8%,出海銷售額同比增長近60%,涌現了城仕玩具、拼酷、摩動核、順林等一批龍頭潮玩企業。
東莞憑借自身優良的“制造基因”和完善的全產業鏈配套服務,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獲得了潮玩設計、制造水平、成本競爭力等各項指標的高度認可,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潮玩企業和設計師前來尋找落地方案,因為這里可以高效高質地將概念快速轉化成產品。
本土玩具企業也緊緊抓住年輕人的年齡特點、關注重點和興趣焦點,自主研發設計原創IP,尋求產業升級的突破口,推動東莞變身為“潮玩之都”。加上當地政府對潮玩的支持,對商家建廠、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的扶持,也加大了行業人才的吸引和儲備。而隨著“中國潮玩之都”這塊金字招牌的打響,行業人才將進一步在東莞聚集。
當前,潮玩產業不僅是東莞文化強市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伴隨著Laura、Angelboy、Come4arts、機甲呂布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原創潮玩IP的不斷崛起,東莞潮玩產業逐步成長為傳統產業依托數字經濟深度轉型的重要代表。
據悉,東莞將全力實施潮玩產業領航計劃,突出抓好“五個新”:一是打造“中國潮玩之都”新品牌,二是出臺支持潮玩產業發展新政策,三是“中國潮玩之都·潮玩中心”新項目,四是搭建服務潮玩產業發展新平臺,五是培育“潮玩+”發展新業態,推動“潮玩+城市”“潮玩+旅游”“潮玩+體育”“潮玩+非遺”融合發展,進一步擦亮“中國潮玩之都”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