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餐網 周里希
編輯|方圓
今年以來,新茶飲賽道風聲不斷,前有多家頭部品牌公開了“萬店計劃”,后有茶百道完成10億元融資。
日前,新茶飲品牌“古茗”再度傳出上市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古茗即將赴港上市,IPO募資額約為3億美元,預計最快在明年初登陸資本市場。
對此,古茗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不予置評。此番回應,反而引發了業內不少人的好奇和猜疑。
“不予置評,意思就是有可能了?”
“新茶飲要開萬店,就得‘卷錢開路’!”
“新茶飲的窗口期快要結束了?”
事實上,這不是古茗第一次被曝上市。
2021年8月,媒體報道稱古茗考慮最快于2022年在香港IPO,計劃籌資3億至5億美元。彼時,古茗方面予以否認,表示內部沒有這個消息,也沒有收到上市計劃。
有意思的是,兩次上市傳聞的時間點都頗為曖昧。古茗第一次被傳上市,恰逢奈雪的茶上市成功登陸港股市場;而這一次,則正值另一家連鎖茶飲品牌茶百道完成10億元融資,資本對新茶飲賽道的熱情再度燃起。
古茗上市,很有必要?
盡管品牌方已經兩次否認了傳聞,但不少分析仍認為,上市對渴望擴大規模的古茗而言很有必要。
根據今年年初古茗公布的2023年戰略目標,2023年其要新增超3000家門店,實現總門店數破萬家,重點拓展山東、廣西、貴州、安徽四個省以及空白區域。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或由于今年餐飲行業整體處于弱復蘇狀態,古茗開店計劃雖正在逐步實現當中,但效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今年2月,其門店數已經超6700家,而根據紅餐大數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前,古茗門店數有8000家左右。這意味在過去近半年的時間里,其新增門店數在1300家上下。
“登陸資本市場對古茗來說利大于弊,它能籌集更多資金,進一步擴大業務和實現長期發展的目標。”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對紅餐網表示。
圖片來源:古茗
上述投資人進一步指出,在各大茶飲品牌比拼萬店規模、價格廝殺的階段,上游供應鏈建設是核心,也是用錢大頭。“原料工廠及冷鏈能力,是品牌保證品質前提下實現規模化的關鍵。”該投資人指出。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古茗在供應鏈上也動作不斷。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其就曾表示要對供應鏈進行升級,比如在浙江等門店較密集的區域將兩天一配,提升至一天一配;而在云南等地,則從兩周一配提升到一周一配。
而根據浙江諸暨當地媒體報道,古茗已投入10億元在諸暨建立了原料生產基地,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預計明年4月投入使用。
此外,在空白市場當中拓店,除了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門店選址、裝修等環節,搭建倉儲基地和物流體系也是重中之重。按照古茗自己的標準,門店周邊250-300公里范圍內就會搭建倉儲基地,這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再度曝出上市的古茗早期有過幾次融資,紅杉中國、美團龍珠以及美國對沖基金寇圖資本都曾為古茗身后的推手。
去年有傳聞稱紅杉中國、美團龍珠等投資方退出了古茗。事實上,據紅餐網了解,早在2021年11月,古茗就在香港注冊了公司,很有可能是把原股東的股權都轉到香港公司了。企查查顯示,目前古茗(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古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
而這一系列舉措或許意味著,早在2021年時,古茗可能就已經在為赴港上市做準備了。
茶飲萬店時代,古茗不進則退
內卷的茶飲賽道,已經迎來“最后的窗口期”。
未來3-5年,市場的集中度和連鎖化率必將越來越高。正如霸王茶姬聯合創始人尚向民接受媒體采訪所說,最終市場份額3-5名的品牌會越來越大,頭部效應越來越強。
對茶飲品牌而言,只有努力保持在頭部的位置,才能不被輕易甩開差距。
沒有品牌愿意在競爭中掉隊,通過窗口期加速門店規模擴張以尋求突圍的策略,已經成為主流發展趨勢之一。
圖片來源:古茗官網
在茶飲賽道,門店規模往往和銷量營收、品牌知名度呈正比,門店規模的擴大,能讓連鎖品牌保持更好的發展態勢。連鎖品牌具備更強的規模效應后,在成本管控、利潤提升上也更有發展空間。
目前,除了蜜雪冰城門店規模遙遙領先,其他茶飲玩家的座次仍存變數,這也導致行業角逐愈發激烈。
對古茗而言,身后的追兵正不斷接近,與其門店數相近的就有書亦燒仙草、茶百道、滬上阿姨等品牌。
此前,茶百道宣布門店數量突破7000家,穩步向萬店邁進。今年4月,滬上阿姨也表示2023年計劃新增門店3000家,年底營業門店數超8000家,簽約門店超1萬家。書亦燒仙草,則早在2021年時就提出了“千城萬店”的口號。
市場已經來到了搶身位的階段,越來越多茶飲品牌開始講起“萬店”故事。對于古茗而言,壓力不言而喻。
能否在茶飲風口結束之前占據上風,或決定了古茗最終的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