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3%,增速較一季度加快1.8個百分點。
分析師表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加快主要是受到基數效應的提振,去年同期GDP增長僅0.4%。實際上,4月以來,受到外需放緩、樓市轉弱等因素影響,經濟復蘇動能有所減弱。數據發布前,界面新聞采集的9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7%。
“剔除低基數影響,二季度GDP兩年平均增速僅為3.3%左右,明顯低于一季度的4.6%。”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說。
從環比來看,二季度GDP增長0.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4個百分點。
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伴隨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監管層再度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接下來一批新的穩增長政策有望持續出臺。若政策如期落地,三季度經濟復蘇動能有望轉強,GDP同比增速有望在5%左右,對應的兩年平均增速是4.4%,四季度這兩個指標分別是6.0%和4.4%。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分析師徐天辰也表示,環比上看,二季度應當是全年經濟的低點,對于下半年走勢不應過于悲觀,可以期待工業部門去庫存完成、需求反彈以及居民消費的持續恢復,但應做好房地產等領域的風險防范。
基建投資增速連續四個月放緩
1-6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長7.2%,漲幅較前5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放緩。
王青表示,基建投資增速一路回落背后的原因是,年初中國經濟修復超預期后,投資穩增長政策力度有所調整。可以看到,二季度專項債發行規模回落,預算內基建資金支出也有所放緩。
財政部數據顯示,1、2、3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單月發行規模分別為4912億元、3357億元、5299億元,而4、5月單月發行額均不足3000億元,分別為2647億元、2755億元。
根據廣發證券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共發行21720億元,發行進度57.2%,慢于2022年同期的81.8%。
“在穩增長要求提升的背景下,三季度專項債發行節奏將明顯加快,有可能要求9月末發完。與此同時,三季度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在支持基建投資方向上再度發力,而且不排除啟用和創設其他政策工具的可能,這意味著三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接近兩位數的增長水平。”王青稱。
房地產投資增速年內恐難轉正
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9%,降幅比1-5月擴大0.7個百分點。
二季度以來,全國樓市持續降溫,雖然各地不斷釋放利好政策如發放購房補貼、優化限購、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等,但收效甚微。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6.3%,降幅比1-5月擴大5.4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4.3%,降幅比1-5月擴大1.7個百分點。
“下半年大概率是維持不刺激的方針,除了小幅下調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允許各地‘因城施策’外,不太可能見到諸如棚改或是財政救助房企等‘猛藥’,這樣的政策定力符合‘房住不炒’的定位。這也意味著市場或不會有明顯起色,全年開發投資仍將負增長。”徐天辰說。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也認為,盡管未來供給端政策將繼續著力緩解房企現金流壓力,但銷售端低迷下個人購房貸款增量有限,房企新增現金流或更多用于保交樓而不是拿地或開工,對投資的提振作用有限,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或下降8%左右。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1-6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0%,增速與前5個月持平。
制造業門類中,1-6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2.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1.8%、13.9%。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4.2%和16.8%。
王青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持續處于通縮狀態,年初以來多數制造業行業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的同比下滑,當前制造業產能利用率處于2017年以來的最低點,這些都對制造業投資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下半年全球經濟減速態勢會更為明顯,我國出口有可能持續處于負增長狀態,以民間投資為主的制造業投資信心有可能進一步受到影響。
伍超明表示,受益于政策支持,高技術和設備更新改造投資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但盈利走弱、企業去庫存、高基數均對下半年制造業投資增速形成制約或拖累。預計下半年制造業投資增速在韌性區間內緩慢回落,全年增速在5%左右。
消費增速大幅回落
隨著基數效應減退,消費增速明顯放緩。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1%,漲幅比5月大幅回落9.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
按消費類型分,6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長1.7%,漲幅較5月回落8.8個百分點;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6.1%,漲幅比5月回落19個百分點。
”一方面是一季度處于后疫情階段初期,補償性消費集中釋放,這會對二季度形成一定的消費透支效應;二是二季度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降,居民收入增長較緩,加之疫情疤痕效應開始顯現,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都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三是二季度樓市再度轉弱,其對居民消費信心的影響不容低估。“王青說。
從主要商品來看,6月份,表現最差的是文化辦公用品類,同比下降9.9%,其次是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同比下降6.8%。煙酒類、體育娛樂用品類表現較好,同比分別增長9.6%和9.2%。
徐天辰表示,在財政狀況掣肘、不太可能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的背景下,下半年預計消費將維持人均弱、但頻次高的特點,夜市經濟、中短途出游和高性價比商品仍將受到追捧。
工業生產小幅回升
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增速比5月回升0.9個百分點。
三大門類來看,采礦業同比增長1.5%,增速較5月加快2.7個百分點;制造業同比增長4.8%,增速加快0.7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上漲4.9%,增速較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
王青表示,往后看,海外對“中國制造”的需求和房地產投資依然是未來影響工業生產的兩個主要因素。下半年伴隨經濟復蘇動能轉強,特別是內需對工業品生產的拉動作用趨于改善,工業生產水平將好于上半年。
徐天辰認為,下半年工業方面需要重點關注三個問題,一是庫存消化何時結束,二是對出口至關重要的電子周期何時見底反彈,三是汽車等“拔尖”行業能否有進一步突破。初步看,工業生產有望在四季度觸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