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獎勵6億搶項目、豪擲1億搶人才,醫療園區招商拼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獎勵6億搶項目、豪擲1億搶人才,醫療園區招商拼了

園區之間形成競爭,園區與企業之間關系更為協同。

圖片來源:pexels-Chokniti Khongchum

文|動脈網

醫療健康領域的招商活動越來越積極。

2023年上半年以來,來自山東、湖南、遼寧等省份的招商團,奔赴北上廣深等創新項目集中地,推介各自的產業環境、投資前景。

扶持政策、配套投資等因素,是招引企業最直接的條件;為了吸引到足夠頂尖的項目或人才,部分城市甚至給出了億元級的補貼或獎勵。

隨著全國更多城市和園區布局醫療健康產業,市場生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由“被動”變主動的園區招商

線下活動的恢復促使各行各業的面對面交流增加,園區招商也不例外。

2023年3月,山東煙臺高新區赴蘇州走訪考察了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并開展了招引推介活動。此次拜訪確定了雙方在煙臺高新區共建醫療器械成果轉化基地的合作意向,將遴選一批體外診斷儀器、醫療設備、試劑及核心原材料和藥物篩選等方向創新性強、附加值高的項目進行產業化。

湖南長沙、常德、湘潭等地的招商團在2023年5月內分別赴深圳、上海進行了產業推介。

其中,海憑國際長沙經開區醫療器械產業園分別就湖南省醫療器械審批政策、園區特色政策和產業發展優勢等進行了推介;常德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可提供湖南省內價格較低的電廠余熱、工業中水資源,重點引進原料藥、合成生物、醫藥制劑、醫療器械和醫藥研發機構。

點對點的招商工作也在密集進行中,園區通過集中拜訪、資本對接等形式觸達目標企業。

成都高投生物醫藥園區管理有限公司是天府生命科技園的運營方,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動脈網,此前的招商工作以參加政府推介會,軟文宣傳或接待咨詢企業居多。“今年,我們觀察到國家行業政策和大環境變化,招商工作更為主動,多途徑挖掘早期項目信息,開展前沿成果轉化。此外,與前幾年相比,企業融資難度加大,我們以產業基金的儲備項目為源頭,主動到北上廣等地篩選優質項目,通過投資的方式招引企業落地。”

現成項目畢竟有限,部分地區甚至直接帶上科學家、科研成果,以招引企業落地做轉化。

2023年4月,廈門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北京生物醫藥專場暨廈門市生物醫藥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分別介紹了所在學院或課題組主要的可轉化科研成果。

總的來說,產業園區正在借助各種行業交流機會,以最大決心廣泛搜尋和篩選優質項目。

熱火朝天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

熱情高漲的園區招商動作背后,是如火如荼的生物醫藥園區建設。

生物醫藥產業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多個省份已提出要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據媒體對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不完全統計,包括北京、天津、廣東、浙江等在內,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將醫藥制造、生物產業等列為優勢產業或優先發展產業;在全國399個國家級產業園區中,超過200個將生物醫藥列為園區重點發展方向。

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中,張江高科技園區、中關村科技園、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運營多年的園區,已形成較充足的產業生態吸引力。在已有雄厚基礎的情況下,優勢區域對產業空間分步驟規劃與建設的腳步從未停下。

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了綜保區生物醫藥孵化器、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其中,綜保區生物醫藥孵化器將于近期投入使用。

2023年4月,上海在《關于新時期強化投資促進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政策措施》中提出,未來三年將推出“三大先導產業”載體空間800萬平方米。其中,生物醫藥領域適度提前規劃,成片建設有特色、有品牌、有配套服務、有主體運營的低成本生物醫藥標準化物業500萬平方米。

2022年10月,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東區)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七期項目一期工程開工。七期項目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建成后將在極大程度上解決企業產業化需求,推進產業項目集聚,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提供規模化、綜合性的研發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各地新園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尤其是空間更大、各類資源成本更低的地級城市。

近一年來取得重要進展的部分產業園,資料來源:公開報道

2023年4月,青島市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揭牌,園區總占地4630畝,分為醫藥器械片區和康復醫療片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領域的生物創新藥和罕見病藥物、醫療器械領域的體外診斷和先進治療設備以及康復醫療。5月25日,園區還赴北京進行了招商推介。

2023年1月,對標武漢光谷生物城的咸陽生物城開工建設。咸陽生物城總占地約6000畝,總建筑面積約360萬平方米;目前已開工建設的是一期生物城創新園,重點聚集生物醫藥、現代中藥、細胞研發、醫療器械等企業,已有予君生物、奧綠新生物、光谷創鑫醫藥等20戶企業簽約。

2022年11月,杭州傳化科技城“錢灣生物港”百萬方生物醫藥空間品牌發布。錢灣生物港占地700畝,建筑面積超100萬平方米,以合成生物學、CGT、醫療器械為產業方向,一期工程已經于2023年上半年開始陸續交付。

生物醫藥研發載體和廠房建設要求高、企業培育周期長,各地爭相規劃和新建園區,使得馬不停蹄開展招商工作變得刻不容緩。

招引優質項目的最直接條件

對初創企業來說,補貼政策、配套基金是選址落地的關鍵因素。

2023年5月,動脈網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舉辦的第七屆未來醫療100強大會上,成都雙流區政府、區大健康產業進行了一場推介會。會議現場,企業普遍對補貼政策、配套基金感興趣。

此外,杭州傳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招商部總經理陳苗苗介紹,總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項目,各地削尖了腦袋都要去聊;開出的條件大致包括:較低成本給地、廠房代建、廠房免租,以及當地引導基金的投資。“補貼和基金都能直接補充企業現金流,尤其是在企業要擴張、要在另一個地方選址落地、做追加投資等情況下,是招商引資的標配,新的背景下,區域的生態價值和服務能力是企業關注的重點。”

■ 分階段補貼,篩項目優中選優

事實上,各地針對重點產業均會制定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包括廠房建設、人才引進、技術創新、臨床試驗、產品注冊、規模經營等環節。

近一年來制定補貼或獎勵政策的部分城市,資料來源:各地政府官網

各地經濟水平、財政狀況不盡相同,在補貼力度上存在一定差異;但整體上看,對能夠帶動當地產業生態的龍頭企業、高層次人才、創新藥和創新企業、高營業收入等企業,體現出較強的補貼或獎勵力度。

例如,按照《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當地對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且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較大的項目,按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0%-30%給予補貼,單個項目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6億元。

人才方面,山東煙臺通過頂尖人才領航計劃,對頂尖人才實行“一事一議”政策,以5年為資助周期,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或1.5億元直接股權投資支持。

除了實體企業,優質金融機構也是重要的獎勵對象;例如,無錫鼓勵生物醫藥股權投資機構落戶園區并投資無錫,對符合條件的機構最高獎勵2000萬元。

總的來說,補貼和獎勵越來越傾向于分階段進行,且更看重成果產出,既要“搶”項目,也要將資金用在刀刃上,以實現優中選優。

■ 招商GP化,創投基金與企業深度融合

以投促招、招投聯動,已成為園區招商引資的常見模式。各地政府引導基金與GP合作設立子基金,通過返投任務的設置招引企業落地;園區也可能成立直投基金,更直接地進行投資。近幾年來,隨著這類模式不斷演進,園區與基金、企業間的生態融合更加緊密。

2023年5月,基因療法研發公司凌意生物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倚鋒資本和華方資本共同領投,傳化資本、紅杉中國、懷濟資本等跟投。本次融資完成以后,凌意生物將在傳化科技城錢灣生物港設立總部。

其中,傳化資本的投資與凌意生物的入駐實現了直接聯動。“我們的基金是EVC模式,是基于生態系統的投資,這個概念要求投資既要有財務回報,又要有產業生態價值。”陳苗苗表示。

天府生命科技園相關負責人還提到,醫療行業民生屬性強,企業通常希望得到國資平臺公司的支持。“以往企業在川內融資比較困難,但近幾年高新區通過策源資本、生物城基金、高投創投形成了對生物醫藥企業在種子階段、天使階段、成長階段等不同時期的助力,企業也獲得了國資持股背書。”

創投基金所帶來的資金和資源有助于促進企業快速成長,壯大后的企業又開始“反哺”園區創投基金、做LP,進行持續的生態投資。

眼科器械公司愛博醫療位于北京昌平科技園,2018年,園區投資平臺昌發展曾參與了愛博醫療的D輪融資。之后,昌發展盤活空間資源,為愛博醫療解決了產能空間拓展的問題。

2020年7月,愛博醫療登陸科創板;同年,昌發展與愛博醫療共同發起設立醫療健康直投基金,愛博醫療成為了昌發展非常重要的LP。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這只基金已投資近10家位于昌平科技園的企業。

在這樣的模式中,園區投資平臺能更快地解決一部分募資問題,園區企業具備實力成為LP,又是園區吸引更多優質企業的“活廣告”。

怎樣形成差異化競爭?

補貼政策、創投基金等要素對于園區招商至關重要,但這些都需要當地更高層級的支持,由各地政府牽頭制定或實施。對園區內部來說,正在搭建各類差異化優勢,以更全面的競爭力吸引優質企業。

例如,在存量壓力下做增量開發。

在創投領域,“投早投小”成為投資機構常掛在嘴邊的詞,這折射出一個大背景:存量市場的機會變少了,園區招商也面臨類似現狀。

2023年6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集中和一批企業集中簽約;1-5月,臨空區新增注冊企業800家,其中外資46家。截止目前,臨空區累計注冊企業超5000家。

大興臨空經濟區生命健康產業招商負責人王碩純表示,大家都關注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但這些企業的新增投資需求有限。“一方面,我們重點打造國際醫藥的流通分撥展示交易平臺,另一方面,我們關注細分的前沿醫療科技領域,打造醫教研為一體的產業轉化平臺,開展國際醫學合作。總的來說,注重增量、不爭存量、避免同質化競爭。”

2022年以來,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相繼落戶天府生命科技園,與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成果轉化和新項目孵化,促進企業落地。

再比如,為企業搭建創新產品、創新療法的應用場景。

園區為企業搭建產業空間,解決的是企業從產品研發到生產一系列過程的需求。在差異化競爭中,園區也可能為企業搭建應用場景。

按照大興臨空經濟區的產業規劃,將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干細胞、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創新企業,打造以醫學研究為核心,醫藥轉化生產與醫療服務為支柱產業的三醫融合生態體系,將引入三甲醫院、研究型醫院、特色專科醫院、國際醫院,目標建成國際醫藥流通樞紐與國際臨床研究與轉化中心;最終,在臨空區形成從研發、轉化、生產再到臨床應用的閉環。”王碩純介紹。

事實上,影響企業選址的還有人才、產品申報與監管、產業鏈、交通、服務等多因素。園區吸引企業也需要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審批對接、資源對接與產業鏈賦能等多方面來發力。

越來越多產業園定位于生物醫藥,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產業空間;園區招引企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園區之間形成競爭,園區與企業之間關系更為協同,這一趨勢下,產業整體將向著更良性的方向演進。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獎勵6億搶項目、豪擲1億搶人才,醫療園區招商拼了

園區之間形成競爭,園區與企業之間關系更為協同。

圖片來源:pexels-Chokniti Khongchum

文|動脈網

醫療健康領域的招商活動越來越積極。

2023年上半年以來,來自山東、湖南、遼寧等省份的招商團,奔赴北上廣深等創新項目集中地,推介各自的產業環境、投資前景。

扶持政策、配套投資等因素,是招引企業最直接的條件;為了吸引到足夠頂尖的項目或人才,部分城市甚至給出了億元級的補貼或獎勵。

隨著全國更多城市和園區布局醫療健康產業,市場生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由“被動”變主動的園區招商

線下活動的恢復促使各行各業的面對面交流增加,園區招商也不例外。

2023年3月,山東煙臺高新區赴蘇州走訪考察了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并開展了招引推介活動。此次拜訪確定了雙方在煙臺高新區共建醫療器械成果轉化基地的合作意向,將遴選一批體外診斷儀器、醫療設備、試劑及核心原材料和藥物篩選等方向創新性強、附加值高的項目進行產業化。

湖南長沙、常德、湘潭等地的招商團在2023年5月內分別赴深圳、上海進行了產業推介。

其中,海憑國際長沙經開區醫療器械產業園分別就湖南省醫療器械審批政策、園區特色政策和產業發展優勢等進行了推介;常德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可提供湖南省內價格較低的電廠余熱、工業中水資源,重點引進原料藥、合成生物、醫藥制劑、醫療器械和醫藥研發機構。

點對點的招商工作也在密集進行中,園區通過集中拜訪、資本對接等形式觸達目標企業。

成都高投生物醫藥園區管理有限公司是天府生命科技園的運營方,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動脈網,此前的招商工作以參加政府推介會,軟文宣傳或接待咨詢企業居多。“今年,我們觀察到國家行業政策和大環境變化,招商工作更為主動,多途徑挖掘早期項目信息,開展前沿成果轉化。此外,與前幾年相比,企業融資難度加大,我們以產業基金的儲備項目為源頭,主動到北上廣等地篩選優質項目,通過投資的方式招引企業落地。”

現成項目畢竟有限,部分地區甚至直接帶上科學家、科研成果,以招引企業落地做轉化。

2023年4月,廈門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北京生物醫藥專場暨廈門市生物醫藥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分別介紹了所在學院或課題組主要的可轉化科研成果。

總的來說,產業園區正在借助各種行業交流機會,以最大決心廣泛搜尋和篩選優質項目。

熱火朝天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

熱情高漲的園區招商動作背后,是如火如荼的生物醫藥園區建設。

生物醫藥產業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多個省份已提出要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據媒體對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不完全統計,包括北京、天津、廣東、浙江等在內,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將醫藥制造、生物產業等列為優勢產業或優先發展產業;在全國399個國家級產業園區中,超過200個將生物醫藥列為園區重點發展方向。

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中,張江高科技園區、中關村科技園、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運營多年的園區,已形成較充足的產業生態吸引力。在已有雄厚基礎的情況下,優勢區域對產業空間分步驟規劃與建設的腳步從未停下。

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了綜保區生物醫藥孵化器、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其中,綜保區生物醫藥孵化器將于近期投入使用。

2023年4月,上海在《關于新時期強化投資促進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政策措施》中提出,未來三年將推出“三大先導產業”載體空間800萬平方米。其中,生物醫藥領域適度提前規劃,成片建設有特色、有品牌、有配套服務、有主體運營的低成本生物醫藥標準化物業500萬平方米。

2022年10月,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東區)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七期項目一期工程開工。七期項目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建成后將在極大程度上解決企業產業化需求,推進產業項目集聚,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提供規模化、綜合性的研發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各地新園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尤其是空間更大、各類資源成本更低的地級城市。

近一年來取得重要進展的部分產業園,資料來源:公開報道

2023年4月,青島市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揭牌,園區總占地4630畝,分為醫藥器械片區和康復醫療片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領域的生物創新藥和罕見病藥物、醫療器械領域的體外診斷和先進治療設備以及康復醫療。5月25日,園區還赴北京進行了招商推介。

2023年1月,對標武漢光谷生物城的咸陽生物城開工建設。咸陽生物城總占地約6000畝,總建筑面積約360萬平方米;目前已開工建設的是一期生物城創新園,重點聚集生物醫藥、現代中藥、細胞研發、醫療器械等企業,已有予君生物、奧綠新生物、光谷創鑫醫藥等20戶企業簽約。

2022年11月,杭州傳化科技城“錢灣生物港”百萬方生物醫藥空間品牌發布。錢灣生物港占地700畝,建筑面積超100萬平方米,以合成生物學、CGT、醫療器械為產業方向,一期工程已經于2023年上半年開始陸續交付。

生物醫藥研發載體和廠房建設要求高、企業培育周期長,各地爭相規劃和新建園區,使得馬不停蹄開展招商工作變得刻不容緩。

招引優質項目的最直接條件

對初創企業來說,補貼政策、配套基金是選址落地的關鍵因素。

2023年5月,動脈網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舉辦的第七屆未來醫療100強大會上,成都雙流區政府、區大健康產業進行了一場推介會。會議現場,企業普遍對補貼政策、配套基金感興趣。

此外,杭州傳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招商部總經理陳苗苗介紹,總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項目,各地削尖了腦袋都要去聊;開出的條件大致包括:較低成本給地、廠房代建、廠房免租,以及當地引導基金的投資。“補貼和基金都能直接補充企業現金流,尤其是在企業要擴張、要在另一個地方選址落地、做追加投資等情況下,是招商引資的標配,新的背景下,區域的生態價值和服務能力是企業關注的重點。”

■ 分階段補貼,篩項目優中選優

事實上,各地針對重點產業均會制定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包括廠房建設、人才引進、技術創新、臨床試驗、產品注冊、規模經營等環節。

近一年來制定補貼或獎勵政策的部分城市,資料來源:各地政府官網

各地經濟水平、財政狀況不盡相同,在補貼力度上存在一定差異;但整體上看,對能夠帶動當地產業生態的龍頭企業、高層次人才、創新藥和創新企業、高營業收入等企業,體現出較強的補貼或獎勵力度。

例如,按照《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當地對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且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較大的項目,按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0%-30%給予補貼,單個項目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6億元。

人才方面,山東煙臺通過頂尖人才領航計劃,對頂尖人才實行“一事一議”政策,以5年為資助周期,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或1.5億元直接股權投資支持。

除了實體企業,優質金融機構也是重要的獎勵對象;例如,無錫鼓勵生物醫藥股權投資機構落戶園區并投資無錫,對符合條件的機構最高獎勵2000萬元。

總的來說,補貼和獎勵越來越傾向于分階段進行,且更看重成果產出,既要“搶”項目,也要將資金用在刀刃上,以實現優中選優。

■ 招商GP化,創投基金與企業深度融合

以投促招、招投聯動,已成為園區招商引資的常見模式。各地政府引導基金與GP合作設立子基金,通過返投任務的設置招引企業落地;園區也可能成立直投基金,更直接地進行投資。近幾年來,隨著這類模式不斷演進,園區與基金、企業間的生態融合更加緊密。

2023年5月,基因療法研發公司凌意生物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倚鋒資本和華方資本共同領投,傳化資本、紅杉中國、懷濟資本等跟投。本次融資完成以后,凌意生物將在傳化科技城錢灣生物港設立總部。

其中,傳化資本的投資與凌意生物的入駐實現了直接聯動。“我們的基金是EVC模式,是基于生態系統的投資,這個概念要求投資既要有財務回報,又要有產業生態價值。”陳苗苗表示。

天府生命科技園相關負責人還提到,醫療行業民生屬性強,企業通常希望得到國資平臺公司的支持。“以往企業在川內融資比較困難,但近幾年高新區通過策源資本、生物城基金、高投創投形成了對生物醫藥企業在種子階段、天使階段、成長階段等不同時期的助力,企業也獲得了國資持股背書。”

創投基金所帶來的資金和資源有助于促進企業快速成長,壯大后的企業又開始“反哺”園區創投基金、做LP,進行持續的生態投資。

眼科器械公司愛博醫療位于北京昌平科技園,2018年,園區投資平臺昌發展曾參與了愛博醫療的D輪融資。之后,昌發展盤活空間資源,為愛博醫療解決了產能空間拓展的問題。

2020年7月,愛博醫療登陸科創板;同年,昌發展與愛博醫療共同發起設立醫療健康直投基金,愛博醫療成為了昌發展非常重要的LP。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這只基金已投資近10家位于昌平科技園的企業。

在這樣的模式中,園區投資平臺能更快地解決一部分募資問題,園區企業具備實力成為LP,又是園區吸引更多優質企業的“活廣告”。

怎樣形成差異化競爭?

補貼政策、創投基金等要素對于園區招商至關重要,但這些都需要當地更高層級的支持,由各地政府牽頭制定或實施。對園區內部來說,正在搭建各類差異化優勢,以更全面的競爭力吸引優質企業。

例如,在存量壓力下做增量開發。

在創投領域,“投早投小”成為投資機構常掛在嘴邊的詞,這折射出一個大背景:存量市場的機會變少了,園區招商也面臨類似現狀。

2023年6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集中和一批企業集中簽約;1-5月,臨空區新增注冊企業800家,其中外資46家。截止目前,臨空區累計注冊企業超5000家。

大興臨空經濟區生命健康產業招商負責人王碩純表示,大家都關注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但這些企業的新增投資需求有限。“一方面,我們重點打造國際醫藥的流通分撥展示交易平臺,另一方面,我們關注細分的前沿醫療科技領域,打造醫教研為一體的產業轉化平臺,開展國際醫學合作。總的來說,注重增量、不爭存量、避免同質化競爭。”

2022年以來,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相繼落戶天府生命科技園,與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成果轉化和新項目孵化,促進企業落地。

再比如,為企業搭建創新產品、創新療法的應用場景。

園區為企業搭建產業空間,解決的是企業從產品研發到生產一系列過程的需求。在差異化競爭中,園區也可能為企業搭建應用場景。

按照大興臨空經濟區的產業規劃,將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干細胞、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創新企業,打造以醫學研究為核心,醫藥轉化生產與醫療服務為支柱產業的三醫融合生態體系,將引入三甲醫院、研究型醫院、特色專科醫院、國際醫院,目標建成國際醫藥流通樞紐與國際臨床研究與轉化中心;最終,在臨空區形成從研發、轉化、生產再到臨床應用的閉環。”王碩純介紹。

事實上,影響企業選址的還有人才、產品申報與監管、產業鏈、交通、服務等多因素。園區吸引企業也需要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審批對接、資源對接與產業鏈賦能等多方面來發力。

越來越多產業園定位于生物醫藥,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產業空間;園區招引企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園區之間形成競爭,園區與企業之間關系更為協同,這一趨勢下,產業整體將向著更良性的方向演進。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青神县| 鲁山县| 沅江市| 宁化县| 英山县| 汾西县| 东兰县| 临颍县| 屯留县| 崇明县| 鹤峰县| 宜阳县| 阜南县| 凭祥市| 通河县| 内丘县| 酒泉市| 南木林县| 墨脱县| 重庆市| 共和县| 马龙县| 潢川县| 临江市| 云林县| 奉节县| 缙云县| 平山县| 江川县| 宁国市| 镶黄旗| 台江县| 绩溪县| 施甸县| 卢湾区| 八宿县| 连云港市| 论坛| 鄂州市|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