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不少城鄉的公路客運站,因為人流稀少陷入虧損關停潮,而快遞進村的需求卻在持續增加,于是一拍即合的“客貨郵融合”成為高頻詞匯。
快遞搭乘公交車進村,讓更多農村群眾享受到跟城里一樣的寄遞服務,一定程度上也為農產品上行、消費品下鄉帶來了更多可能。“客貨郵”遍地開花,既帶動了物流、客流、資金流,又激活了農村“沉睡資產”,有力支撐了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
億豹網獲悉,目前,每天有1億多件快遞包裹在農村進出,但數據顯示,客車年代運郵件快件僅超2億件,不難看出,想要借助“客貨郵”力量,真正實現“村村通快遞”的愿望道阻且長。
01 多地開花但總量有限
6月28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郵政集團聯合組織召開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加快構建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暢通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寄遞三個“最后一公里”。
在湖南汨羅市,由市客運公司提供運力,中國郵政汨羅市分公司承擔郵件上下行傳遞、郵件費用清算、縣鄉村站點的建設運營等環節,在不額外增加運營主體的前提下,實現資源整合利用。
為提高處理效率,中國郵政汨羅市分公司專門建設了一條日分揀超10萬件的自動化流水線,專門用于分揀下村包裹。并且把客貨郵運營中心、分揀中心就建在了汨羅市客運總站,包括郵政與5家快遞企業在內,快遞包裹剛下分揀線,就上公交車,真正實現了“無縫銜接”。
當車輛途經各村級客貨郵服務站點時,只要司機師傅按幾聲喇叭,站點的工作人員就會立馬上車取件。目前全市30條城鄉巴士線路全面投入客貨郵運營,覆蓋了全部154個行政村。
億豹網發現,像汨羅這樣全域覆蓋“客貨郵”的地方并不算多,更多的城市是采取試點的方式推進。
僅開通一條試行線路的杭州余杭郵政公司調研發現,不少公交只有首班車和末班車客流會相對多一些,公交車有很大的富余空間可以用來帶貨,并可以給公交公司帶來新的創收點。
依靠一條線路,通過公交派收快件日均達100件左右,人工成本節約60%。無論是村里的服務點還是村民,均可根據杭州公交App,可以清楚了解公交車所在位置,確保不耽誤按時提取快遞。
截至目前,全國共建成客貨郵服務站點5萬余個,開通客貨郵融合線路8000余條,投入代運郵件快件客車近3萬輛,農村貨運班車7000余輛,客車年代運郵件快件超2億件。
02 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如果按照目前每天超一億件包裹在農村進出計算,“客貨郵”每年代運快件僅超2億件,這個比例實屬不高。這也意味著,農村快遞更多的是依靠鄉鎮代理、村級代收點等自提為主。
“客貨郵”優勢明顯,那為何快遞企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呢?億豹網發現,無非是因為派費的問題,大多數地方“客貨郵”平臺作為完全市場化的主體運行,向快遞企業收取的進村費用甚至比企業自己設立代理點還要高,很顯然受到了推廣的阻力。
即便一些快遞企業被要求參與進來,但維持的時間并不長,像湖南汨羅這樣得到全方位政策支持的案例屈指可數。在目前一級網點派費不斷下滑的背景下,他們首先會算一下成本賬,然后再選擇是否參與其中。
不少快遞網點認為,采用“客貨郵”進村,分揀又多了一道流程,同樣也是到村級代理點,而真正到村的快件并不多,同樣的費用,他們更愿意交給鄉鎮網點,便于管理的同時,最主要還能攬收快遞增加業務量。
另外,大規模推廣“客貨郵”還面臨車輛需要改裝的現狀。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載客汽車除車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內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載貨,因此需要設置獨立的空間,讓快件在車廂內有一個安全的區域。
目前,多地的“客貨郵”業務均由政府補貼運行,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嵌入當地產業鏈勢在必行。汨羅市被確定為湖南省首批客貨郵融合發展示范創建縣后,湖南省交通廳、發改委各撥付資金800萬支持試點工作。如何打通農產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形成農產品種植、養殖、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成為他們新的課題。
此外,各地“客貨郵”融合發展中標識不統一、設施設備不完善、運營主體能力不強、人員培訓缺乏、制度建設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同樣需要標準化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