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中國重工(601989.SH)被立案調查。
根據公告披露,中國重工在7月12日收到來自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對此,中國重工表示,立案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7月13日,中國重工跳空低開,全天低位震蕩,換手率1.18%,跌幅1.96%。截至7月13日收盤,股價報收于4.5元,總股本228.02億股,中國重工的總市值1026.09億元,流通市值有993.77億元。

資料顯示,中國重工成立于2008年3月18日,上市日期2009年12月16日,為領先的艦船研發設計制造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涵蓋海洋防務及海洋開發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深海裝備及艦船修理改裝、艦船配套及機電裝備、戰略新興產業及其他等五大業務板塊。中國重工的控股股東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2022年中國重工虧損22.61億元,根據7月13日中國重工的預盈公告,公司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億元至2.1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05億元至1.25億元。
中國重工稱,2023年上半年,公司產品生產有序開展,交付的民船總量有所增加,營業收入平穩增長。同時,公司深入推進“成本工程”,聚焦大宗物資采購、外協外包、人工費用等成本管控,船舶總裝建造及船舶修理業務毛利率相應提升,其他業務板塊整體運行較為平穩,經營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值得注意的是,6月16日晚間中國重工披露,公司于近日收到來自上交所《關于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其中關于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期間費用、經營性應收項目增加的金額等,上交所要求公司進一步補充披露。
不過從公開信息看,中國重工分別在6月29日、7月6日、7月13日發布了“延期回復”的公告。根據7月13日最新的“延期回復”公告,中國重工表示,在收到《監管工作函》后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就《監管工作函》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認真研究、討論并逐項核查、落實。鑒于《監管工作函》中涉及的部分事項仍需進一步確認和完善,公司再度申請延期5個交易日對《監管工作函》予以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