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事小說 無花果
7月11日,據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6.1萬輛和262.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9.8%和10.1%;同比分別增長2.5%和4.8%。至此,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半年考”成績也隨之出爐。
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1324.8萬輛和132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3%和9.8%。雖然半年來,汽車市場先后遇到了各種“狀況”,但從這份數據上來看,汽車消費市場整體向上趨勢并未受到較大影響。延續了車市自2019年以來所保持的增長勢頭。
(圖片來源:車事小說/攝)
其中,乘用車市場增長顯著。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28.1萬輛和112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和8.8%。對此,中汽協分析稱,乘用車上半年的增長主要是得益于國家及各地出臺的促銷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車和出口持續增長共同推動了乘用車市場在上半年的產銷雙增長。
尤其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可謂驚艷。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實現銷量598.6萬輛,同比增長幅度高達22.4%。市場份額更是占到了53.1%,上升了5.9個百分點。
而且從國產乘用車的增長質量來看也早已今非昔比。據中汽協指出,上半年,國內生產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達203.3萬輛,同比增長19.7%。其中,國產中國品牌推出的高端車型進一步推動了整個高端汽車市場的發展。
(圖片來源:車事小說/攝)
事實上,對這部分來說,大多數的消費者并不會感到意外。近年來,中國品牌在推新車層面,價格不僅早已突破了昔日“天花板”,更是來到了30-50萬區間。蔚來、理想汽車、騰勢等主力車型均在上述價格區間站穩了腳跟。
從市場反饋及相關車型的表現來看,“價格”早已不再是中國品牌向上的掣肘。借助新能源這條新賽道,中國品牌實現了對外資品牌的完美“超車”。
數據上也印證了這一趨勢。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售價10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同比呈現正增長,其中,售價在35-40萬元價格區間的車型銷量漲幅最大。
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在上半年累計分別實現產銷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市場占有率達28.3%。其中,插混車型同比增幅最大,達91.1%,實現銷量102.5萬輛。純電車型同比增長31.9%,實現銷量271.9萬輛。
(圖片來源:車事小說/攝)
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車企占到市場總銷量的83.4%,達1104.3萬輛,同比增長6.8%。其中,上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的共有6家,同比正向增長的8家,下跌的有2家。
具體來看,上汽、一汽、比亞迪銷量排名位列前三位,銷量分別為202.1萬輛、154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增長)。從增速來看,比亞迪力拔頭籌,以同比增長94.2%傲視群雄。上汽則同比下跌7.4%,一汽同比則微增2%。
另外三家銷量破百萬輛的則分別是長安、廣汽和東風。其中,長安以121.6萬輛位居第4,同比增長8%;廣汽以116.6萬輛位居第5,同比微增1.4%;而東風則以107.3萬輛位居第6,同比下跌26.1%。也是前十排名中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家車企。
此外,北汽、奇瑞、吉利、長城分列7-10位,上半年銷量分別為81.9萬輛、74.1萬輛、69.4萬輛和51.9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為22.2%、56.3%、13.1%和0.1%。
(圖片來源:車事小說/攝)
從市占率來看,雖然上汽在上半年呈現負增長,但瘦死駱駝比馬大,仍然以15.3%的市占率傲視群雄;一汽則以11.6%的市占率緊隨其后;比亞迪則為9.5%。整體來看,前十排名車企市占率呈遞減趨勢,長安9.2%、廣汽8.8%、東風8.1%、北汽6.2%、奇瑞5.6%、吉利5.2%、長城3.9%。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排名車企之間市占率落差較為明顯。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排名中,比亞迪以125.5萬輛銷量位居第一,同比增長95.9%,市場份額高達33.5%;特斯拉以47.7萬輛緊隨其后,同比增長61.7%,市場份額12.7%;上汽則以36.3萬輛位居第三,同比下跌7.1%,市場份額為9.7%。
此外,4-10位分別為廣汽(23.8萬輛,同比增長109.9%,市場份額6.4%)、長安(17.7萬輛,同比增長96.8%,市場份額4.7%)、東風(17.4萬輛,同比下跌3.9%、市場份額4.6%)、吉利(15.8萬輛,同比增長43.9%、市場份額4.2%)、理想(13.9萬輛,同比增長130.3%,市場份額3.7%)、一汽(11萬輛,同比增長82.4%、市場份額2.9%)、長城(9.3萬輛,同比增長46.4%、市場份額2.5%)。
理想汽車作為榜單中唯一新勢力,力壓一汽和長城兩大老牌車企集團,位居榜單第8,可謂實力不凡。尤其市場份額,更是超出長城1.2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車事小說/攝)
上半年,從汽車市場整體表現來看,除了新能源汽車板塊,出口業績則是另外一個亮點。
數據顯示,上半年,車企共出口214萬輛汽車,同比增長高達75.7%。車型方面,乘用車出口達到了178萬輛,同比增長88.4%;商用車出口36.1萬輛,同比增長31.9%。可見,國內乘用車正在被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市場接受。其中,新能源汽車上半年也實現出口53.4萬輛,同比增長了1.6倍。據海關數據,今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前三大國家為比利時、英國和泰國。
從出口車企的“貢獻”數值來看,上汽出口達到了8.7萬輛,同比增長15.1%,占出口總量的22.7%,當前國內車企中出口“老大哥”地位無可撼動。不過從出口增速來看,比亞迪、奇瑞、長城增長都比較快。
數據顯示,上半年比亞迪出口了8.1萬輛,同比增長10.6倍;奇瑞出口了39.4萬輛,同比增長了1.7倍;長城則出口了12.4萬輛,同比增長97.3%。
(圖片來源:車事小說/攝)
對于接下來的下半年,中汽協給出展望稱,“宏觀經濟的溫和回暖逐漸向汽車市場傳導,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的良好表現有效拉動了市場增長,且伴隨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汽車市場消費潛力將被進一步釋放,有助于推動行業全年實現穩定增長”。
不過,中汽協也同時指出,“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復雜,一些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消費需求依然不足,行業運行仍面臨較大壓力,企業經營仍有諸多挑戰,需要保持政策的穩定與可預期,助力行業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