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稱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7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發評論文章指出,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首要在于優化完善網絡布局,更好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場景充電需求。城際之間應打造有效滿足新能源汽車中長途出行需求的城際充電網絡。特別是高速公路服務區,應當加快建設采用大功率充電技術的充電基礎設施。
農村地區應確保充電基礎設施在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區域有效覆蓋。部分城市中心城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服務半徑已與加油站相當,但城市周邊、熱門公園景區等依然需要加強建設力度。建設形成城市面狀、公路線狀、鄉村點狀布局的充電網絡,才能確保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有力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
上半年二手車累計交易量同比增長15.6%
7月11日,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官微消息,2023年6月,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153.34萬輛,交易量環比增長2.45%,同比增長8.24%,交易金額為973.47億元。2023年1至6月,二手車累計交易量876.86萬輛,同比增長15.60%,與同期相比增加了118.35萬輛,累計交易金額為5517.26億元。
長安汽車與騰訊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7月11日,據騰訊智慧出行官微消息,長安汽車與騰訊在重慶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此前合作基礎之上,圍繞智能座艙、導航及地圖、自動駕駛、海外生態、企業數字化轉型等多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更高質量的數字化轉型,助力長安汽車拓展海外市場。
奧迪回應購買電動平臺并稱將攜手各方共同制定戰略方針
7月11日,對于奧迪是否會在中國購買電動車平臺,奧迪中國方面表示:“入華35年來,奧迪一直致力于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做出貢獻。秉持‘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四環品牌堅定踐行在華承諾,推動互利共贏的本土化發展。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市場正處于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時期,奧迪將攜手各方共同制定戰略方針,共創成功未來。”
吉利與雷諾集團共同成立動力總成技術公司
7月11日,據吉利控股集團消息,吉利控股集團和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雷諾集團簽署了一項50:50的約束性合資協議,成立一家新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研發、制造和供應混合動力總成和燃油動力總成。沙特阿美于2023年3月2日與吉利和雷諾集團簽署了投資意向書,目前正在評估于2023年下半年對這家新動力總成技術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情況下,吉利汽車和雷諾將與新公司進行長期采購合作,采購產品包括乘用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包括燃油動力和混合動力,同時新公司將為雷諾輕型商用車提供混合動力電池開發業務。
豐田瞄準在歐洲和中國市場銷售氫燃料電池車
7月11日,據路透社消息,豐田汽車高管周二表示,豐田汽車將重點在歐洲和中國銷售氫動力卡車和轎車,作為到2030年銷售20萬輛氫動力汽車的努力的一部分。這是豐田自本月成立獨立的氫業務部門以來的首次戰略更新,該部門旨在將燃料電池技術的應用擴大到更廣泛的領域,包括工業發電和商用卡車。豐田2022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僅為3900多輛,不到其全球約950萬輛銷量的1%。
長春一汽大眾技術副總經理將出任斯柯達汽車生產物流董事
7月11日,據斯柯達中國官微消息,Andreas Dick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接任Michael Oeljeklaus,成為新一任斯柯達汽車負責生產物流的董事會成員。作為現任長春一汽-大眾技術副總經理,Andreas Dick目前主要負責管理生產、物流、研發等部門。
俄公司將在7月底前開始銷售東風汽車
7月11日,俄羅斯利佩茨克州Motorinvest 公司新聞處向衛星通訊社介紹稱,該公司將在7月底之前開始銷售中國東風汽車,東風風神奕炫MAX(轎車)、東風580(SUV)、東風S15(皮卡)將首先亮相各經銷中心。
新能源汽車初創公司Canoo向NASA交付三輛電動汽車
7月12日,新能源汽車初創公司Canoo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交付了三輛電動汽車。NASA將使用Canoo的電動汽車將參與阿耳忒彌斯任務的宇航員送往發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