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7月10日,A股上市信托公司陜國投A(000563.SZ)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快報。
2023年上半年,陜國投A實現營業總收入12.58億元,同比增長29.65%;實現歸母凈利潤5.99億元,同比增長28.72%。
據陜國投解釋,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增長主要是完成非公開發行后,公司資本實力進一步增強,自有資金運作良好。與此同時,公司把握監管政策導向大力推動信托主業轉型升級,成效進一步顯現,管理信托規模增至3649.02億元,運營總體穩健安全,重塑再造陜國投穩步突破,高質量發展基礎更趨堅實。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總資產236.79億元,較期初增長3.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66.64億元,較期初增長2.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3.26元,較期初增長2.84%。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半年度業績快報的同時,陜國投同時發布了關于計提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
公告披露,按照預期信用損失測算,陜國投2023年二季度對持有的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1.61億元。
陜國投表示,在剔除合并結構化主體影響并扣除企業所得稅后,將減少2023年二季度公司凈利潤1.01億元。計提減值準備后,公司財務管理和業務運營更為穩健。
具體來看,上述1.61億元減值損失主要涉及:應收款項減值準備1.94萬元,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7275.13萬元,貸款損失準備及應收利息減值準備6185.72萬元,債權投資減值準備503.74萬元,預計負債減值準備2138.28萬元。
其中,據披露,計提減值準備的項目主要為創元39號計提減值準備5433.20萬元,以及利澤1號計提減值準備6975.64萬元。
雖然陜國投解釋,相關項目抵(質)押資產等正在處置、清收,取得的收入將及時沖回減值準備并增加公司該期利潤。
但在界面新聞記者查閱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后還發現,上述涉及的兩個信托項目全稱分別為“陜國投·創元39號邁科集團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陜國投·利澤1號邁科集團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據企業預警通披露,創元39號的融資方即為陜西第一大民企西安邁科金屬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邁科集團),該項目信托規模預計10億元。

今年1月20日,廈門信達一則重大仲裁公告令邁科集團的巨額債務問題浮出水面。隨后于2月17日,邁科集團發布公告稱,正積極與債權人及相關方溝通協商,力求一攬子化解債務問題。彼時公告當中,邁科集團就曾提到,將向法院提出預重整申請邁科集團近期正式向法院提出預重整申請。
而回到陜國投,值得關注的是,梳理此前公告了解到,關于創元39號,今年已并非陜國投首次計提該信托項目的減值損失。
在4月28日發布的金融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公告中,陜國投還曾披露,計提減值準備的項目主要是綠源農貿項目計提減值準備4129.54萬元,創元39號項目計提減值準備10,678.25萬元。
而關于創元39號項目計提減值準備金額恰好與陜國投2022年三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期間,“貸款及應收利息”項下的單項計提金額一致。

這也意味著,2022年三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末,陜國投已對創元39號信托項目計提減值準備1.61億元,如若再加上此次二季度披露的利澤1號,陜國投針對邁科集團的信托項目已計提減值準備高達2.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