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7月10日,證監會官網披露“關于李道濱等的《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審批》”的信息,李道濱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請被接收材料。目前,目前尚無關于該消息進一步的消息。但有業內人士猜測,關于消息中所提及的很可能是公募老將、中銀基金原總經理李道濱。
和其他投研出身的公募創業大佬不同,李道濱是一位偏營銷背景的公募老將。
2000年,李道濱加入嘉實基金,歷任市場部副總監、總監、總經理助理和公司副總經理。2006年,他首創“老基金分紅拆分,凈值歸一”營銷方案,推動了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營銷創新。
2012年4月,李道濱從嘉實基金離職,同年8月加盟中銀基金,任中銀基金總經理。根據Wind數據,2012年中銀基金的非貨規模約700億元,李道濱在任期間,中銀基金的非貨規模突破1700億元。
李道濱等申請設立的基金公司獲批后,個人系公募將迎來擴容。
2015年2月,泓德基金獲得了證監會的批文,核準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成為第一家個人系公募。截至目前,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共25家。

注:匯百川基金僅獲批尚未正式成立
Wind數據顯示,25家個人系公募已有24家發行了產品,截至最新,公募管理規模合計4974.94億元。公募規模500億元以上的有3家,鵬揚基金總規模第一為881.24億元;300億以上的有7家;有9家規模不足50億,有5家不足10億。
規模最大的鵬揚基金和規模最小的凱石基金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成立,然而規模差近880億。整體來看,個人系公募已經呈現發展明顯分化。
鵬揚基金發展穩定,自成立以來規模整體呈上升態勢,旗下共79只產品,49只產品年內取得正收益,52只產品成立以來獲得盈利。
睿遠基金成立較晚,但規模后來居上,突破500億。旗下有3只公募產品,年內收益和近一年收益均不佳。睿遠成長價值A成立以來收益為36.73%,近一年收益為-21.41%,回撤較大。
由于核心基金經理高楠被挖角,恒越基金迅速發展的勢頭被遏制,最新管理規模較2022年末巔峰150億元已經腰斬。
凱石基金雖成立較早,但發展一路下滑,2019年年末規模為13.48億,基金產品15只,至今規模僅1.77億,旗下還剩1只債基和1只混基,近一年收益率分別為1.39%和-27.85%。
個人系公募發展或已呈現出分化,對于各位創始人大佬而言,此番創業是機遇也是挑戰。
中金研究團隊表示,個人系公募發展至今,雖然數量與規模均實現迅速擴容,但其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與日益分化格局。
個人系公募前期以超出行業整體增速實現規模快速擴張,近來規模相對增速呈現明顯放緩,管理規模相差懸殊。產品結構分布多基于核心團隊履歷背景,呈現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創始團隊占據發展初期核心地位、投研與營銷等成本和資源有限,使得個人系公募相較其他派系,人才梯隊有待完善,團隊穩定性略顯不足。個人系公募機構近年來主動權益類和固定收益類產品業績表現參差、分化程度加劇,投研建設仍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