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胡振明
7月12日早盤,智能駕駛概念股一度保持活躍,萬安科技(002590.SZ)再度漲停,浙江世寶(002703.SZ)觸及漲停;截至下午收盤,星源卓鎂(301398.SZ)、合眾思壯(002383.SZ)、中通客車(000957.SZ),以及中英科技(300936.SZ)、天邁科技(300807.SZ)、西儀股份(002265.SZ)、通用股份(601500.SH)、威孚高科(000581.SZ)等相關股票紛紛大漲或漲停。
據悉,浙江世寶的主要產品為乘用車電動轉向系統。2022年,其電動轉向產品的銷量上升明顯,轉向管柱及中間軸產品實現批量化生產。浙江世寶表示,未來將重點推進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相關的汽車轉向產品的市場化。
近一個月以來,浙江世寶股價從不到8元/股快速拉漲至近18元/股,區間漲幅已經超過100%。

萬安科技主營汽車底盤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底盤控制系統兩大領域,擁有底盤前后懸架系統、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氣壓制動系統、液壓制動系統、離合器操縱系統、底盤副車架等多個系列產品。
在技術研發方面,萬安科技的研發投入主要在汽車底盤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控、輕量化、智能駕駛等汽車高新技術領域,先后在浙江、北京、上海、匈牙利設立了研發中心,在浙江建立了夏季汽車實驗場,在黑龍江黑河建立了冬季汽車實驗場。
近一個月來,萬安科技股價出現放量快速上漲,從8.50元/股附近上漲至14.31元/股,區間漲幅近70%。

另有兩只概念股近期也錄得較大漲幅。其中,賽力斯股價自6月8日觸及24.75元/股的最低點之后,出現了一輪上漲行情,截于7月12日已經持續漲了一個月,股價漲幅幾近翻倍。
賽力斯超級電驅智能技術平臺(DE-i)由專用增程器、多合一電驅系統、大容量功率型電池包及多場景識別智能增程控制系統等單元構成。賽力斯自主研發的多場景識別智能增程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對超過800種駕駛場景的精準識別,以及神經算法的精確匹配,各個模塊能夠自主協同,帶來全域強動力、低能耗、低噪聲的使用體驗。另外還可以通過OTA升級迭代軟件算法,持續提升駕控智能化水平。
三電技術、增程技術、電子電氣架構和超級電驅智能技術平臺(DE-i)方面是賽力斯的優勢,德賽西威的優勢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領域。
2022年,德賽西威全年研發投入16.63億元,占銷售額的11.14%,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44.49%,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領域已持續保持領先,營收規模、訂單規模連續開創新高。2022年營業收入突破百億,達到149.33億元,同比增長56.05%;歸母凈利潤11.84億元,同比增長42.13%;其高算力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大屏座艙產品和高性能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的訂單量快速提升。
德賽西威在2022年收獲保時捷、捷豹路虎、SUZUKI、SEAT、極氪等新客戶,也獲得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廣汽乘用車、廣汽埃安、奇瑞汽車、上汽集團、一汽紅旗、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廣汽豐田、一汽豐田、東風日產、VOLKSWAGEN、TOYOTA、SKODA、MAZDA、FORD等眾多主流車企的項目訂單。
德賽西威的股價從今年5月上旬的不足百元持續上漲,7月11日最高觸及179.50元/股,已經錄得大約80%的區間漲幅,7月12日股價有所回落。
7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2023“協同未來”自動駕駛未來城市嘉年華活動開幕式上,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正式宣布,在京開放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企業在達到相應要求后可在示范區面向公眾提供常態化的自動駕駛付費出行服務。
另外,近期多地試點無人駕駛汽車,高級別輔助駕駛商業化應用漸近。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駕駛論壇上,三家企業15輛車獲得浦東新區首批發放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在此之前,在6月17日舉辦的“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暨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創新大會”上,深圳坪山區政府為安途智駕、鵬電集團和蘿卜運力聯合體頒發智能網聯汽車無人商業化試點牌照。
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2023年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4萬輛和8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8%和35.2%,市場占有率達到30.7%。今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市場占有率達到28.3%。
華寶證券研報認為,近期智能駕駛產業鏈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主要原因是年內多項利好政策落地以及AI技術的發展持續推動汽車智能化方向進程。7月6日, 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預計大約今年年末,實現全面自動駕駛,進一步推高了板塊情緒。
“高級別自動駕駛漸行漸近,汽車智能化產業鏈料將受益”,中信證券研報如此認為,自動駕駛行業一直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相關法規與標準不斷出臺,將推動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有望加速相關技術在量產車型中的落地應用;隨著國家與地方層面自動駕駛行業法規逐步完善,智能車產業鏈各環節公司將加快輔助駕駛技術研發和產品投放,汽車智能化產業鏈有望受益。
申港證券研報顯示,隨著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相關管理條例逐步落地,自動駕駛功能落地有望提速,行業景氣度企穩回升;智能駕駛核心技術體系可簡單概括為感知、決策與執行,傳感器、芯片半導、軟件算法、控制執行及智能整車是其中的關鍵環節;2022年自動駕駛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寒冬,而在2023年,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重新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