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首批限售股上市流通當日,元道通信(301139.SZ)發布兩份減持公告,二股東決定“大量拋售”股份,還有一致行動人股東擬直接“清倉”。
合計最高可套現逾3.7億元
一日內,元道通信發兩份減持公告。
7月10日午間,元道通信公告,股東海創天成(青島)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濰坊中科海創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中科海創”)擬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729.48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6%;當日晚間,元道通信再公告,秉鴻共拓及一致行動人擬在未來6個月內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626.58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5.36%。
中科海創為元道通信的第二大股東,目前持有元道通信1176.47萬股,約占元道通信總股本的9.68%;秉鴻共拓、秉鴻嘉實、秉鴻創業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元道通信652.06萬股,約占元道通信總股本的5.36%,本次三者分別減持不超過350萬股、121.58萬股、155萬股。
照此看,中科海創大力減持,而秉鴻共拓及一致行動人更是打算“清倉”,結合元道通信最新收盤價27.4元/股,上述減持股東們合計最高可套現逾3.7億元。
上述股東也將“大賺一筆”。上述股東股份全部為元道通信首發上市股,梳理各家“上船”時間,2019年12月,中科海創以每股6.8元的價格,合計8000萬元認購元道通信新增股本1176.47萬股,同一時間,秉鴻嘉實以每股6.80元合計1000萬元認購新增股本147.06萬股;2017年2月,秉鴻共拓、秉鴻創業以6.5元/股價格分別認購元道通信350萬股、120萬股;2019年3月,秉鴻創業進一步從元道通信員工手中以6元/股價格協議受讓35萬股。
若以減持上限計算,結合元道通信最新收盤價27.4元/股,中科海創最高可約“凈賺”逾1.5億元,秉鴻共拓及一致行動人按6.5元/股成本價計算最高約可“凈賺”1.3億元。
一解禁就迫切“套現”
公布減持公告的7月10日,也是元道通信首批限售股解禁后的第一個交易日。
資料顯示,元道通信的3758.58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30.91%)鎖定期為2022年7月8日至2023年7月7日,于2023年7月10日上市流通,上述中科海創、秉鴻共拓及一致行動人所持全部股份也在此期間解禁。
天眼查資料顯示,中科海創成立于2018年,第一大股東山東省海創千峰新舊動能轉換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持有其30%的股份,該公司控股股東為海爾集團(青島)金盈控股有限公司。而據招股書,秉鴻共拓和秉鴻創業的實際控制人為邢臺市人民政府,
股東們一解禁就迫切“套現”,元道通信股價低迷已久:自上市來,元道通信股價就未站上發行價,最低跌至24.61元/股。截至7月10日收盤,元道通信報收27.4元/股,約跌去發行價格的近三分之一。
2022年7月8日,元道通信登陸創業板,首發上市發行價格38.46元/股,實際募資11.69億元。界面新聞注意到,在上市前,元道通信的多次增資中,外部股東取得原始股票的價格均最高不超過8.22元。
上市一年,元道通信的業績表現還算穩定,上市當年實現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17.48%,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7.93%。資料顯示,元道通信從事通信技術服務行業,通信運營商為其貢獻大部分收入,2022年,中國移動貢獻營收比例為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