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趕碳號
1263億市值的TCL中環計劃發行138億的可轉債。交易所問詢函涉及面很廣,基本覆蓋了市場上針對TCL中環的所有質疑和擔憂。7月4日,TCL中環通過134頁的回復函,重點解釋了發行138億元可轉債融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時也回答了投資者的疑問。
TCL中環的回復有說服力嗎?能否完全幫助投資者答疑解惑嗎?
01、公司是真缺錢,還是在圈錢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TCL中環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為147.67億元。并且,公司還在今年4月發布公告,稱擬使用額度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暫時閑置自有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賬上有錢還融資的行為,不免令人疑惑。這個問題交易所自然也很關心。
TCL中環這樣解釋,未來三年,公司計劃重大項目資金支出為464億元。再算上分紅、償債等資金需求,公司未來的資金缺口還有228億元。本次募資138億元,根本無法彌補未來的資金缺口。看來,未來TCL中環還會采取其他手段進行大規模融資。
不過,TCL中環未披露將來重大項目的具體方向和內容。
單位:萬元
另外,前一次融資的錢還沒花錢,就又開始融資。真的有必要嗎?是否太心急了一點?
單位:萬元
對此,TCL中環的解釋也比較簡單、明確:前次融資項目和本次的項目不一樣。
前次募投項目“年產30GW高純太陽能超薄硅單晶材料智慧工廠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公司硅片產能將超過130GW,但整體硅片產能仍小于現有晶體產能,存在配套缺口。此次項目建成并達產后,公司將新增35GW硅片產能,可以更好地實現晶體與硅片的產能匹配。
項目二(廣州電池片項目)可以為組件項目做配套。2022年末,公司疊瓦組件產能為12GW,全年8.06GW;產品產銷兩旺,近三年產能利用率均在81%以上,2022年產銷率達99%。公司預計到2023年年底,組件產能將達到30GW。
02、產能投資成本是否虛高
TCL中環廣州項目效果較圖
與同行相比,TCL中環這兩個募投項目的投資建設成本,是不是偏高了?這點估計是其融資預案給一部分投資者的第一感覺。
雖然TCL中環論證的結論是不高,但是其提供的論據(同行的比較數據),與投資者的主觀理解,或有一定差距。
硅片項目
TCL中環項目一(年產35GW硅片項目),折算單位產能投資金額為1.04億元/GW。這個單位投資成本,比TCL中環自己過去的建設成本,是降低了不少,但是仍遠高于同行。
TCL中環在公告中,用來對比的項目包括:阿特斯披露的阜寧10GW硅片項目,每GW產能投資5910萬元;高測股份去年和今年披露的兩個硅片項目,每GW產能投資成本分別為6289萬元、4000萬元。
TCL中環解釋,造成產能投資成本巨大差異的原因是:阿特斯和高測股份的項目是租賃廠房,而中環是自主建設廠房。假設中環項目一剔除建筑工程費用120,209.0萬元,再對項目一進行測算,單位產能投資金額為6,994.17萬元/GW。這個單位投資成本,僅比阿特斯高出18%,比高測股份兩個項目分別高出11%、75%。
另外,與同行存在差異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中環硅片項目是工業4.0生產線。
對此,趕碳號認為,TCL中環本身就是硅片龍頭,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理應可以更好地控制投資成本。
電池項目
TCL中環在廣州的年產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折合單位產能投資金額為4.27億元/GW。這個數字給人的直觀感覺是明顯偏高了。這是因為,近一年來TOPCon的產能設備投資成本下降的速度很快。
對此,TCL中環其實也給出了一組與同行比較的數據,來證明現在行業的每GW平均投資成為4.13億元,公司單位產能投資強度,與行業平均水平保持了一致。
來自TCL中環公告;單位:萬元
趕碳號認為,TCL中環所提供的與同行比較數據,存在一些待商榷的地方:
其一,TOPCon設備和投資成本,下降速度很快,再以隆基綠能2021年的數據做為參照,并不合適。其二,晶澳科技曲靖項目包含部分組件,應當剔除,否則亦不能反映真實投資成本。其三,天合光能電池片項目,所節選數據陳舊,且未能反映真實投資成本。
根據天合光能在今年6月30日發布的《天合光能: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天合光能每GW的電池片投資成本為3.5億元。其四,鈞達股份的項目未剔除土地成本。
如果說,真正能拉高行業平均投資成本的,其實只有沒有上市的企業中潤光伏,但其引用的數據資料來自新聞報道,而非公司公告。
天合光能: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單位:萬元
在電池設備方面,TCL中環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25GW 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產能,單位產能的設備投資強度為1.87億元/GW。不過,最近券商研報等披露的行業數據,一般是1.5億元/GW左右。
但是,因為TCL中環解釋,電池項目是工業4.0,那設備投資成本高一點也很正常。TCL中環在設備投資方面,并沒有提及因工業4.0所造成的設備投資成本增加。
03、寸土寸金的廣州,土地如何解決
TCL中環4月8日披露在廣州開展25GW電池項目;可是用地的問題當時還沒有確定。因為是在寸土寸金的廣州,這個問題投資者同樣比較關心。交易所在6月12日發出的問詢函,肯定也會問到。
沒有想到的是,交易所的問詢函其實“間接”促使了土地問題的解決——交易所問詢函發出后,廣州相關部門相繼發文,全力支持配合。
6月19日,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表示支持,出具《關于支持TCL中環25GW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用地的說明函》。
6月19日,廣州開發區民營經濟和企業服務局表態,出具《關于支持TCL中環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工業4.0智慧工廠項目建設的函》,將該項目納入“全信任籌建項目”的申請。
6月20日 ,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表示支持,出具《關于支持TCL中環25GW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用地的說明函》(穗開投促函〔2023〕899號),項目地塊擬選址于永和工業區翟洞片區內,用地總面積約47.6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地塊面積為24.2萬平方米,二期地塊面積為23.4萬平方米。目前項目用地申請已通過預審,項目地塊分別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招拍掛公開出讓。
47.6萬平方米,約合714畝,這對于寸土寸金的廣州自然非常不容易,足以見得廣州及開發區非常支持TCL中環這一大項目,土地的問題應該不會有什么意外。
6月21日,廣州當地多家媒體報道:廣州首個大型光伏制造業項目TCL中環開工。這個信息,同樣透露出TCL中環對于廣州項目的信心。現在光伏市場競爭激烈,瞬息萬變,TCL中環當然不會貽誤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