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哥哥批判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哥哥批判

在兩性的日常相處中,“哥哥”和“brother”的涵義天差地別。

界面新聞記者 | 潘文捷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偷偷藏不住》講述了十三歲女孩桑稚偷偷喜歡上哥哥的朋友段嘉許的故事。兩個人有5歲的年齡差,女孩在未成年時就經常與身為大學生的男主展開曖昧互動。開播后,這些劇情引發了《旋風少女》編劇祝明的不滿,認為這些曖昧互動可能會降低未成年人對于性犯罪的防范意識,乃至誘導犯罪。

劇中出現了許多段嘉許自稱“哥哥”以及桑稚喊“哥哥”的片段,被網友吐槽“哥哥”出現頻率太高。雖有一些辯解聲音認為稱男主為“哥哥”只不過因他年紀較大,但如果結合原著中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極不合適乃至油膩的對話(“小孩,你怎么回事,一見到哥哥就臉紅”、“為什么偷看哥哥”等),觀眾就不難意識到,此處的“哥哥”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對年齡更大的男士的稱呼。

編劇祝明對《偷偷藏不住》的評論

《新華字典》對“哥”字的解釋,既有“對年稍長者或年齡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稱或昵稱”,也有“(尤其是小兩口之間)對丈夫的昵稱”等含義。但這種稱呼方式并不是世界通用的。

在兩性的日常相處中,“哥哥”和“brother”的涵義天差地別。英文問答網站Quora上有“男生讓女生叫他brother是什么意思”的提問,大多數回答都認為,該男生“不愿意和女生發展浪漫關系”、“不想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要她不要試圖親密”等。然而,在中文問答網站知乎上,“一個男生總讓你叫他哥哥是什么意思?”的提問下,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男女之間曖昧的表現。

哥哥和妹妹的關系除了親密還有尊卑

對于中國人來說,稱非血緣關系者為兄弟姐妹是一種關系的拉近。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社會》中談到,西方的社會結構是“團體格局”,西方社會以個人為本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好像一捆柴,每個人所歸屬的團體之間界限清晰,公私分明;中國人建立起的則是“差序格局”,不論在公領域還是私領域,中國人習慣以私人關系為主,私人關系分親疏遠近,以自己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延伸。西方社會的“家”只包括夫妻二人和未成年的孩子,而中國的“家”則是模糊的,可大可小。費孝通說,“例如《紅樓夢》中的賈府,可以住著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后來更多了,凡是拉得上親戚的,都包容得下。”

由此可見,雖然“愛無差等”,也往往須“施由親始”。叫非血緣關系的人為“哥哥”“妹妹”,實際上是將屬于親屬的稱謂應用于家庭以外的人,表明與這些人的關系比社交“圈子”之外的其他人更為親密。

《偷偷藏不住》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然而,人類學家閻云翔在《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中指出,差序格局并不是平面的、沒有縱深感的蜘蛛網似的狀態,而是一個立體多維的結構,其中縱向的等級差別和橫向的遠近親疏一樣重要。這意味著,在親疏之外,還存在著“尊卑”的維度。五倫中的四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都是這樣。閻云翔看到,哪怕是朋友關系,發展到結義“兄弟”時,上尊下卑的不對稱機制就會通過“兄弟”的規范而發揮作用。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之后的關系模式以及梁山泊眾好漢之間的等級差別便是這方面的例子。

在傳統文化的語境之中,“哥哥”和年紀較小的“弟弟”、“妹妹”之間也存在著地位差別,加之男尊女卑的傳統,真正的兄妹關系中也是“哥哥”為尊,“妹妹”為卑。對英文而言,brother一詞難以體現尊卑差別,甚至輩分的重要程度也不高,晚輩直呼長輩姓名是常見情況。

鄉土社會還有一大原則,就是“男女有別”。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朝鮮半島,對稱謂劃分的細致程度與中國不相上下。“哥哥”被劃分為“?”(男性對男性的稱呼, 讀音:Hyung )和“??”(女性對男性的稱呼)。現實生活中,當一個女性稱呼男性為“?”,你就知道她對對方沒有任何意思;“??”的稱呼則有曖昧的空間,也就是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歐巴”。

《偷偷藏不住》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較之于“哥”,中文里的“哥哥”更顯曖昧。正如韓國男性較少稱呼同性為“??”,中國男生也較少稱呼同性為“哥哥”。疊詞通常是幼兒的語言,當成年人說“狗狗”而不是“狗”,“怎么能吃兔兔”而不是“怎么能吃兔子”,這樣的話語通常被認為是在撒嬌,因為它顯示了一種幼兒般的依附性,而傳統上所謂女性氣質就是依附性的展示。

男大女小的婚戀傳統何以至今存續

似乎沒有人質疑《纖夫的愛》歌詞中為什么偏偏是“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而不是“姐姐你坐船頭,弟弟在岸上走”。“哥哥”具有曖昧性,也受到男大女小的婚戀傳統的影響。

在2015年的《“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是否改變》一文中,南京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風笑天看到,如今一些研究者提出“男小女大”模式明顯升高,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夫妻年齡匹配模式的眾多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即‘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是夫妻在年齡匹配上的主流趨勢。換句話說,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大部分夫妻在年齡結構上都呈現出‘夫大妻小’的特征。進入新世紀以來,這種特征和趨勢在我國社會中依然如此。”

論文《法定婚齡及其性別平等思考》指出,中國長期處于農業社會,為獲得勞動力最大化,形成了具有男性偏好的生育觀,所以男多女少的性別比例失衡在古代就十分突出,這導致女性成為稀缺資源,男性必須擴大擇偶的年齡范圍,才能保證成功找到伴侶。傳統觀念同時認為,年輕的女性意味著優勢的生育能力,因此成為男性優先選擇的對象。另一方面,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古代社會,年齡較大的男子更容易建立作為家庭統治者的地位和形象。

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大部分夫妻在年齡結構上都呈現出“夫大妻小”的特征

如果說農業社會中女子依附年長男子,很容易獲得經濟依靠和物質保證,那么我們要如何看待今天社會中“男大女小”婚姻依舊盛行?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吉林省社科院《學問》雜志發表的《“老夫少妻”現象為何越來越多》一文指出,改革開放后,男女結婚的年齡差距不斷增大。1987年,男大女2歲比例最高(46.17%),到90年代之后,男大女5歲比例最高(48.44%),男大女8歲和10歲的比例也大幅上升。作者認為,80年代之前人們都在上班,男女工資差距很小,孩子的教育、住房、醫療等家庭重大開銷大都由單位或國家承擔;90年代之后,收入差距擴大,在資本市場處于弱勢的女性“越來越多地從過去追求與男人的平等,逐漸轉到希望過一種小鳥依人的生活,依賴性在增強”。少年得志的男人是少數,以上種種導致了男女婚配時年齡差距加大。

在婚配年齡差距加大的背景下,不僅是“哥哥”,“大叔”也一度頗為盛行。在2008年的電視劇《蝸居》中,42歲的宋思明就是一位頗具魅力的“大叔”,憑借“鈔能力”在情場中打敗了與海藻同齡的小貝,俘獲了25歲海藻的芳心。

在探討婚姻與男性財力的關系時,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王智波等人的《好男人都結婚了嗎》一文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問題:是男性更優秀的經濟水平讓他們擁有了婚姻,還是婚姻讓男性擁有了更好的經濟水平?

中國男性工資婚姻溢價約為6.8%,在婚狀態的男性每小時工資收入的均值比非在婚狀態更大,而且其差距基本上逐年遞增。男性婚姻溢價和妻子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呈正相關。數據分析顯示,并不能用“女性選擇優秀的男性作配偶”來解釋中國男性的婚姻溢價,其實是妻子通過為丈夫提供信息、參謀決策、擴大社交網絡、監督和激勵丈夫努力工作來提高了丈夫的生產率。因此,“在同等條件下,已婚男性收入更高,不是因為好男人都結婚了,而是因為結婚了,有了妻子的‘相夫’,他才成為能夠賺取高工資的好男人。”

妻子的“相夫”使得男性成為了能夠賺取高工資的人

然而,對男性成立的婚姻溢價,對女性來說并不成立,哪怕是對于社會資源較為優越的“姐姐”來說也是如此。《“女大三”可以“抱金磚”嗎?》一文對“女大三,抱金磚”在當前中國是否成立進行了檢驗,發現“姐弟戀”對男性收入具有“抱金磚”效應,而對女性收入具有“懲罰”效應。與傳統的“男大女小”婚配相比,“姐弟戀”中的女性往往在工作和家庭中進行雙重付出,在家庭中承擔了更高的家庭照護責任,對其職業發展和收入水平帶來不利影響;而對于男性來說,由于有年長妻子的家庭照護,健康狀況得到保障,可以更全面地為事業拼搏,對其收入產生有利影響,且“隨著夫妻年齡差變大,上述效應不斷提高”。

由此看來,無論是選擇哥哥還是弟弟,實際上女性都會為丈夫的事業做出貢獻,帶來男性的婚姻溢價,只不過在“姐弟戀”中,女性付出的還要更多一些。

參考資料:

王智波、李長洪:《好男人都結婚了嗎?——探究我國男性工資婚姻溢價的形成機制》

雷欣、白雨東、李博峰:《“女大三”可以“抱金磚”嗎?——基于AIPW模型的反事實檢驗》

高云鵬:《法定婚齡及其性別平等思考》

風笑天:《“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是否改變》

王中:《“老夫少妻”現象為何越來越多》

閻云翔: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8377

女人到底應該幾歲生孩子?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1-04-24/detail-ikmxzfmk8620870.d.html?fromtech=1

男人也有最佳生育年齡!專家告訴你如何把“種子”保養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325004730623091&wfr=spider&for=pc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5到30歲?其實,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齡……

https://mp.weixin.qq.com/s/3Tz1LM8N_qeVr8RopkVORQ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哥哥批判

在兩性的日常相處中,“哥哥”和“brother”的涵義天差地別。

界面新聞記者 | 潘文捷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偷偷藏不住》講述了十三歲女孩桑稚偷偷喜歡上哥哥的朋友段嘉許的故事。兩個人有5歲的年齡差,女孩在未成年時就經常與身為大學生的男主展開曖昧互動。開播后,這些劇情引發了《旋風少女》編劇祝明的不滿,認為這些曖昧互動可能會降低未成年人對于性犯罪的防范意識,乃至誘導犯罪。

劇中出現了許多段嘉許自稱“哥哥”以及桑稚喊“哥哥”的片段,被網友吐槽“哥哥”出現頻率太高。雖有一些辯解聲音認為稱男主為“哥哥”只不過因他年紀較大,但如果結合原著中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極不合適乃至油膩的對話(“小孩,你怎么回事,一見到哥哥就臉紅”、“為什么偷看哥哥”等),觀眾就不難意識到,此處的“哥哥”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對年齡更大的男士的稱呼。

編劇祝明對《偷偷藏不住》的評論

《新華字典》對“哥”字的解釋,既有“對年稍長者或年齡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稱或昵稱”,也有“(尤其是小兩口之間)對丈夫的昵稱”等含義。但這種稱呼方式并不是世界通用的。

在兩性的日常相處中,“哥哥”和“brother”的涵義天差地別。英文問答網站Quora上有“男生讓女生叫他brother是什么意思”的提問,大多數回答都認為,該男生“不愿意和女生發展浪漫關系”、“不想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要她不要試圖親密”等。然而,在中文問答網站知乎上,“一個男生總讓你叫他哥哥是什么意思?”的提問下,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男女之間曖昧的表現。

哥哥和妹妹的關系除了親密還有尊卑

對于中國人來說,稱非血緣關系者為兄弟姐妹是一種關系的拉近。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社會》中談到,西方的社會結構是“團體格局”,西方社會以個人為本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好像一捆柴,每個人所歸屬的團體之間界限清晰,公私分明;中國人建立起的則是“差序格局”,不論在公領域還是私領域,中國人習慣以私人關系為主,私人關系分親疏遠近,以自己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延伸。西方社會的“家”只包括夫妻二人和未成年的孩子,而中國的“家”則是模糊的,可大可小。費孝通說,“例如《紅樓夢》中的賈府,可以住著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后來更多了,凡是拉得上親戚的,都包容得下。”

由此可見,雖然“愛無差等”,也往往須“施由親始”。叫非血緣關系的人為“哥哥”“妹妹”,實際上是將屬于親屬的稱謂應用于家庭以外的人,表明與這些人的關系比社交“圈子”之外的其他人更為親密。

《偷偷藏不住》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然而,人類學家閻云翔在《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中指出,差序格局并不是平面的、沒有縱深感的蜘蛛網似的狀態,而是一個立體多維的結構,其中縱向的等級差別和橫向的遠近親疏一樣重要。這意味著,在親疏之外,還存在著“尊卑”的維度。五倫中的四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都是這樣。閻云翔看到,哪怕是朋友關系,發展到結義“兄弟”時,上尊下卑的不對稱機制就會通過“兄弟”的規范而發揮作用。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之后的關系模式以及梁山泊眾好漢之間的等級差別便是這方面的例子。

在傳統文化的語境之中,“哥哥”和年紀較小的“弟弟”、“妹妹”之間也存在著地位差別,加之男尊女卑的傳統,真正的兄妹關系中也是“哥哥”為尊,“妹妹”為卑。對英文而言,brother一詞難以體現尊卑差別,甚至輩分的重要程度也不高,晚輩直呼長輩姓名是常見情況。

鄉土社會還有一大原則,就是“男女有別”。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朝鮮半島,對稱謂劃分的細致程度與中國不相上下。“哥哥”被劃分為“?”(男性對男性的稱呼, 讀音:Hyung )和“??”(女性對男性的稱呼)。現實生活中,當一個女性稱呼男性為“?”,你就知道她對對方沒有任何意思;“??”的稱呼則有曖昧的空間,也就是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歐巴”。

《偷偷藏不住》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較之于“哥”,中文里的“哥哥”更顯曖昧。正如韓國男性較少稱呼同性為“??”,中國男生也較少稱呼同性為“哥哥”。疊詞通常是幼兒的語言,當成年人說“狗狗”而不是“狗”,“怎么能吃兔兔”而不是“怎么能吃兔子”,這樣的話語通常被認為是在撒嬌,因為它顯示了一種幼兒般的依附性,而傳統上所謂女性氣質就是依附性的展示。

男大女小的婚戀傳統何以至今存續

似乎沒有人質疑《纖夫的愛》歌詞中為什么偏偏是“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而不是“姐姐你坐船頭,弟弟在岸上走”。“哥哥”具有曖昧性,也受到男大女小的婚戀傳統的影響。

在2015年的《“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是否改變》一文中,南京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風笑天看到,如今一些研究者提出“男小女大”模式明顯升高,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夫妻年齡匹配模式的眾多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即‘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是夫妻在年齡匹配上的主流趨勢。換句話說,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大部分夫妻在年齡結構上都呈現出‘夫大妻小’的特征。進入新世紀以來,這種特征和趨勢在我國社會中依然如此。”

論文《法定婚齡及其性別平等思考》指出,中國長期處于農業社會,為獲得勞動力最大化,形成了具有男性偏好的生育觀,所以男多女少的性別比例失衡在古代就十分突出,這導致女性成為稀缺資源,男性必須擴大擇偶的年齡范圍,才能保證成功找到伴侶。傳統觀念同時認為,年輕的女性意味著優勢的生育能力,因此成為男性優先選擇的對象。另一方面,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古代社會,年齡較大的男子更容易建立作為家庭統治者的地位和形象。

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大部分夫妻在年齡結構上都呈現出“夫大妻小”的特征

如果說農業社會中女子依附年長男子,很容易獲得經濟依靠和物質保證,那么我們要如何看待今天社會中“男大女小”婚姻依舊盛行?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吉林省社科院《學問》雜志發表的《“老夫少妻”現象為何越來越多》一文指出,改革開放后,男女結婚的年齡差距不斷增大。1987年,男大女2歲比例最高(46.17%),到90年代之后,男大女5歲比例最高(48.44%),男大女8歲和10歲的比例也大幅上升。作者認為,80年代之前人們都在上班,男女工資差距很小,孩子的教育、住房、醫療等家庭重大開銷大都由單位或國家承擔;90年代之后,收入差距擴大,在資本市場處于弱勢的女性“越來越多地從過去追求與男人的平等,逐漸轉到希望過一種小鳥依人的生活,依賴性在增強”。少年得志的男人是少數,以上種種導致了男女婚配時年齡差距加大。

在婚配年齡差距加大的背景下,不僅是“哥哥”,“大叔”也一度頗為盛行。在2008年的電視劇《蝸居》中,42歲的宋思明就是一位頗具魅力的“大叔”,憑借“鈔能力”在情場中打敗了與海藻同齡的小貝,俘獲了25歲海藻的芳心。

在探討婚姻與男性財力的關系時,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王智波等人的《好男人都結婚了嗎》一文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問題:是男性更優秀的經濟水平讓他們擁有了婚姻,還是婚姻讓男性擁有了更好的經濟水平?

中國男性工資婚姻溢價約為6.8%,在婚狀態的男性每小時工資收入的均值比非在婚狀態更大,而且其差距基本上逐年遞增。男性婚姻溢價和妻子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呈正相關。數據分析顯示,并不能用“女性選擇優秀的男性作配偶”來解釋中國男性的婚姻溢價,其實是妻子通過為丈夫提供信息、參謀決策、擴大社交網絡、監督和激勵丈夫努力工作來提高了丈夫的生產率。因此,“在同等條件下,已婚男性收入更高,不是因為好男人都結婚了,而是因為結婚了,有了妻子的‘相夫’,他才成為能夠賺取高工資的好男人。”

妻子的“相夫”使得男性成為了能夠賺取高工資的人

然而,對男性成立的婚姻溢價,對女性來說并不成立,哪怕是對于社會資源較為優越的“姐姐”來說也是如此。《“女大三”可以“抱金磚”嗎?》一文對“女大三,抱金磚”在當前中國是否成立進行了檢驗,發現“姐弟戀”對男性收入具有“抱金磚”效應,而對女性收入具有“懲罰”效應。與傳統的“男大女小”婚配相比,“姐弟戀”中的女性往往在工作和家庭中進行雙重付出,在家庭中承擔了更高的家庭照護責任,對其職業發展和收入水平帶來不利影響;而對于男性來說,由于有年長妻子的家庭照護,健康狀況得到保障,可以更全面地為事業拼搏,對其收入產生有利影響,且“隨著夫妻年齡差變大,上述效應不斷提高”。

由此看來,無論是選擇哥哥還是弟弟,實際上女性都會為丈夫的事業做出貢獻,帶來男性的婚姻溢價,只不過在“姐弟戀”中,女性付出的還要更多一些。

參考資料:

王智波、李長洪:《好男人都結婚了嗎?——探究我國男性工資婚姻溢價的形成機制》

雷欣、白雨東、李博峰:《“女大三”可以“抱金磚”嗎?——基于AIPW模型的反事實檢驗》

高云鵬:《法定婚齡及其性別平等思考》

風笑天:《“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是否改變》

王中:《“老夫少妻”現象為何越來越多》

閻云翔: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8377

女人到底應該幾歲生孩子?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1-04-24/detail-ikmxzfmk8620870.d.html?fromtech=1

男人也有最佳生育年齡!專家告訴你如何把“種子”保養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325004730623091&wfr=spider&for=pc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5到30歲?其實,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齡……

https://mp.weixin.qq.com/s/3Tz1LM8N_qeVr8RopkVORQ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漯河市| 大洼县| 衢州市| 南昌市| 宝坻区| 靖安县| 曲阜市| 江城| 广宁县| 兴义市| 东光县| 宁波市| 林口县| 苏州市| 明光市| 永泰县| 塘沽区| 黔南| 清水县| 靖边县| 渝北区| 台山市| 牙克石市| 图们市| 集安市| 临漳县| 阿合奇县| 南木林县| 龙门县| 乡宁县| 渭源县| 宜君县| 全南县| 尚义县| 湖南省| 柳林县| 花垣县| 鄂尔多斯市| 东阿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