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踩雷”IRL后,孫正義再賭一把生成式AI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踩雷”IRL后,孫正義再賭一把生成式AI

軟銀的投資失敗案例添上了新的一筆。

文 | DoNews  雁秋

編輯 | 李信馬

近日,號稱“西方微信”的社交平臺IRL宣布倒閉,目前其應用程序已從iOS應用商店中刪除,官網也只留下一個頁面,上面寫著公司倒閉的通知,旁邊是章魚哥在墓前哭泣,墓碑刻著一段文字:We Loved Doing More Together on LRL.com。

圖源:IRL官網截圖

比起平臺的關閉,一項關于IRL用戶造假的消息更令人咋舌。

據外媒披露,在IRL董事會的一項內部調查中發現,IRL的2000萬用戶中有95%是自動用戶或來自機器人。也就是說,IRL的用戶在現實生活中基本不存在。這也是直接導致IRL倒閉的原因,大多數股東由此認為公司無法繼續發展下去,董事會進而作出了關閉公司的決定。

作為曾經十分看好IRL且豪擲1.7億美元的投資人,IRL的倒閉讓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的投資愿景再次“打了水漂”,不過這位大佬在最近的演講中卻將目光瞄向了另一個方向。

一、IRL是什么來頭?

IRL成立于2017年,全稱In Real Life,意為“在真實生活中”,是一家致力于圍繞聊天功能打造完整社交生態的社交平臺。

最初,IRL將自己定位為區別于臉書等傳統社交平臺的線下活動社群工具,但在疫情期間,IRL轉向為用戶推薦線上活動,包括提供直播、電競賽事和「Zoom」聚會在內的各類內容。

2021年初,看到人們對群組聊天和消息對話的巨大需求,IRL順勢推出了群組功能,試圖從Facebook(臉書)那里爭奪“Z世代”年輕用戶,希望他們能通過發現新的群組、社區和活動來擴展其興趣和激情。

IRL前CEO兼聯合創始人亞布拉罕·沙菲(Abraham Shafi)曾這樣評價群組功能,他認為群組是社交網絡的一個關鍵領域,而“恰好沒有其他產品真正專注于下一代的這一領域”。

孫正義或許正是看中了IRL這樣獨特的定位,將其視為Facebook的有力競爭者,他認為IRL是一家“基于活動的創新性社交網絡”,相信它能“讓人們一起做更多事情”。

2021年6月,IRL的C輪融資由軟銀集團旗下的軟銀愿景二號基金領投,融資金額為1.7億美元(約合12.33億元人民幣)。跟投的機構有Dragoneer、Goodwater Capital、Founders Fund等,IRL的融資總額超過了2億美元。

此輪融資后,IRL成功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估值達到11.7億美元(約合84.85億元人民幣)。公司不僅入選了胡潤研究院《2021全球獨角獸榜》,其創始人沙菲甚至被媒體贊作「中東地區近年來涌現的最令人興奮的人才之一」。

彼時,沙菲表示“公司擁有2000萬總用戶和1200萬月活躍用戶.......在過去15個月內實現了400%的增長”。

2000萬用戶、估值11.7億美元、躋身獨角獸企業……隨便拎出一條Tag,都象征著IRL擁有大好未來。于是IRL趁熱打鐵在2021年進行了擴張,巔峰期公司員工超過了100多位。

然而僅一年過去,2022年,IRL就解雇了大約25名員工。當時,沙菲在郵件中鼓勵員工要“適應”和“自律”,但這并未起到什么作用,而且部分員工開始懷疑沙菲所謂的“IRL月活用戶已達 2000萬”的說法。

2023年4月,IRL董事會暫停了沙菲的CEO職務,并任命了一名代理首席執行官。直到這次IRL用戶造假暴雷,大眾才發現,IRL并不像孫正義之前所相信的“人們一起做更多事情”,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只有一大堆機器人和自動賬戶。

IRL為軟銀的投資失敗案例添上了新的一筆,孫正義再次成了“冤大頭”。

 二、從“封神”到“跌落神壇”

自1981年建立軟銀商業帝國,孫正義創造過無數輝煌甚至巔峰的時刻,如投資雅虎、收購沃達豐、鯨吞美國第三運營商Sprint等,秉持著“只投行業頭部公司”的投資理念,孫一度將軟銀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技術投資公司。

他職業生涯中最為成功的一次投資當屬阿里巴巴。

投資圈里廣泛流傳著一則傳奇故事:2000年左右,為了給阿里巴巴融資,馬云跑到北京見到了孫正義,兩人僅聊了6分鐘,馬云就拿到了2000萬美元投資。2004年孫再次注資6000萬美元。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后,市值巔峰超過8500億美元,孫本人也從中獲得超過千億美元的財富,并在全球投資圈直接封神。

轉折也從這時開始。

阿里的成功給孫正義來了更為明確的投資方向,他開始頻頻出手全球科技公司。2017年5月,在孫正義的主導下,軟銀愿景基金一期正式啟動,總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投資標的便是全球范圍內的科技領域獨角獸。此后三年,愿景基金投出約700億美元,累計投資了88家創業項目,幾乎橫掃全球各類科技獨角獸企業,其中包括滴滴出行、Uber、OYO、WeWork(眾創空間)等企業。

需要注意的是,愿景基金以late-stage VC(后期風險投資)進行投資,這種投資的典型特點是,投資的項目階段仍然屬于VC階段(該階段指的是企業已發展為較成熟的時期),但給予投資的金額卻遠遠大于傳統的VC投資。這在無形之中堆高了企業的估值——WeWork巔峰時期,軟銀投后估值約470億美元,而在2021年上市時僅有80億美元市值;平安壹賬通軟銀進入后估值飆升到75億美元,2019年末市值僅有36.6億美元。

當時相關媒體報道稱,市場上不僅有機構將愿景基金投資作為企業估值高于市場一倍的反向指標,甚至業界流傳出“愿景基金是一級市場最大泡沫”的說法。

更為嚴峻的是,隨著疫情和金融形勢的持續緊縮,軟銀在技術股暴跌浪潮中遭受重創。2021財年,軟銀凈虧損1.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9億元),愿景基金虧損2.6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7億元),雙雙創下虧損紀錄。

當時,包括美國外賣公司Doordash、東南亞網約車公司GoTo 、韓國版“阿里巴巴”Coupang、貝殼找房、商湯科技等公司的股價/估值都急劇下降。受此影響,軟銀市值大幅縮水,幅度超過了過去20年的任何一年。

虧損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年。

5月11日,軟銀集團發布2022財年全年財報(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凈營收6.57萬億日元(488億美元),同比增長5.6%;凈利潤為虧損9701.4億日元(72億美元),較2021財年1.7萬億日元的虧損有所收窄,不過仍大幅差于市場預期的3437.1億日元虧損。此外,2022財年軟銀愿景基金虧損4.31萬億日元(320億美元),同比擴大68.8%,全年愿景基金投資虧損5.28萬億日元(約合392億美元)。

孫正義,這位大膽揮毫的冒險家因多次“踩坑”,收獲了一筐爛果。

2022年11月,孫正義鄭重宣布以后不再出席軟銀的財報會議,并將集團的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給CFO后藤芳光等高管,自己則將全身心投入芯片設計公司ARM的“爆發式增長中”。

消息一出,引起業界一片嘩然。

三、押注生成式AI浪潮

本以為孫正義會就此沉默,但在半年后,他再次現身6月21日召開的軟銀集團股東大會,并發表了一段名為「開啟反轉攻勢」的演講,AI、ChatGPT等概念幾乎貫穿全程。

不少人認為這是孫蟄伏已久的「進攻」,畢竟連他自己都這樣說。

在演講中,孫正義表示:“我們準備把過去的防守模式轉變為進攻模式。3年前,我們手上的現金并不多,一直處于防御模式。現在我們賬面的現金有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47億元),已經準備好進入進攻模式了。”

對于具體的“進攻”方向,孫正義暗示將放在人工智能領域。AI是孫正義當前最為關心的事情,他每天都在使用ChatGPT,通過提問讓ChatGPT和他在頭腦風暴中進行了對話和辯論,并對此感到「非常興奮」。

另外,他更表示人工智能革命的奇點即將到來。“未來10年,人工智能會改變世界,而軟銀要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

孫正義是AI投資的早期擁護者,在2017年發起愿景基金時,其理論基礎就是“奇點”理論,關鍵詞是人工智能。

“奇點”理論是未來學家Ray Kurzweil提出的,他把電腦智能與人腦智能兼容的那個時刻稱為“奇點”。按照Kurzweil的預測,“奇點”將在2040年到來。孫正義也相信,計算機終有一天會超越人類,將會以更加智能的方式來管理地球。因此,愿景基金的所有投資,都是圍繞這個理論展開。

有人做過統計,2017年至2022年,孫正義在季度和年度業績報告中提到“AI”的次數超過500次。他曾向投資者表示,AI將「重新定義所有行業」,并引領一場強大的新信息革命浪潮,而軟銀將在該領域尋找頂尖創業公司,建立所謂的“第一AI戰略集群”。

雖然對于具體的投資方向和公司,孫正義并沒有在演講中提到,但從他與OpenAI首席執行官的會面,以及軟銀宣布將開發日本版ChatGPT的消息來看,孫正義在投資AI這件事情上是非常篤定的。

然而,據風投數據庫PitchBook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6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生成式AI創業公司中,軟銀只投資了其中的一家。相比之下,Coatue、Lightspeed和老虎環球基金等投資巨頭都在該領域投資了多家獨角獸公司,軟銀顯然有些跟不上步伐,它的投資者們,又還有多少耐心去等待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孫正義

  • 孫正義,剛買下一Ampere團隊
  • 科技早報 | 智譜完成超10億元戰略融資;榮耀面向AI發布“阿爾法戰略”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踩雷”IRL后,孫正義再賭一把生成式AI

軟銀的投資失敗案例添上了新的一筆。

文 | DoNews  雁秋

編輯 | 李信馬

近日,號稱“西方微信”的社交平臺IRL宣布倒閉,目前其應用程序已從iOS應用商店中刪除,官網也只留下一個頁面,上面寫著公司倒閉的通知,旁邊是章魚哥在墓前哭泣,墓碑刻著一段文字:We Loved Doing More Together on LRL.com。

圖源:IRL官網截圖

比起平臺的關閉,一項關于IRL用戶造假的消息更令人咋舌。

據外媒披露,在IRL董事會的一項內部調查中發現,IRL的2000萬用戶中有95%是自動用戶或來自機器人。也就是說,IRL的用戶在現實生活中基本不存在。這也是直接導致IRL倒閉的原因,大多數股東由此認為公司無法繼續發展下去,董事會進而作出了關閉公司的決定。

作為曾經十分看好IRL且豪擲1.7億美元的投資人,IRL的倒閉讓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的投資愿景再次“打了水漂”,不過這位大佬在最近的演講中卻將目光瞄向了另一個方向。

一、IRL是什么來頭?

IRL成立于2017年,全稱In Real Life,意為“在真實生活中”,是一家致力于圍繞聊天功能打造完整社交生態的社交平臺。

最初,IRL將自己定位為區別于臉書等傳統社交平臺的線下活動社群工具,但在疫情期間,IRL轉向為用戶推薦線上活動,包括提供直播、電競賽事和「Zoom」聚會在內的各類內容。

2021年初,看到人們對群組聊天和消息對話的巨大需求,IRL順勢推出了群組功能,試圖從Facebook(臉書)那里爭奪“Z世代”年輕用戶,希望他們能通過發現新的群組、社區和活動來擴展其興趣和激情。

IRL前CEO兼聯合創始人亞布拉罕·沙菲(Abraham Shafi)曾這樣評價群組功能,他認為群組是社交網絡的一個關鍵領域,而“恰好沒有其他產品真正專注于下一代的這一領域”。

孫正義或許正是看中了IRL這樣獨特的定位,將其視為Facebook的有力競爭者,他認為IRL是一家“基于活動的創新性社交網絡”,相信它能“讓人們一起做更多事情”。

2021年6月,IRL的C輪融資由軟銀集團旗下的軟銀愿景二號基金領投,融資金額為1.7億美元(約合12.33億元人民幣)。跟投的機構有Dragoneer、Goodwater Capital、Founders Fund等,IRL的融資總額超過了2億美元。

此輪融資后,IRL成功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估值達到11.7億美元(約合84.85億元人民幣)。公司不僅入選了胡潤研究院《2021全球獨角獸榜》,其創始人沙菲甚至被媒體贊作「中東地區近年來涌現的最令人興奮的人才之一」。

彼時,沙菲表示“公司擁有2000萬總用戶和1200萬月活躍用戶.......在過去15個月內實現了400%的增長”。

2000萬用戶、估值11.7億美元、躋身獨角獸企業……隨便拎出一條Tag,都象征著IRL擁有大好未來。于是IRL趁熱打鐵在2021年進行了擴張,巔峰期公司員工超過了100多位。

然而僅一年過去,2022年,IRL就解雇了大約25名員工。當時,沙菲在郵件中鼓勵員工要“適應”和“自律”,但這并未起到什么作用,而且部分員工開始懷疑沙菲所謂的“IRL月活用戶已達 2000萬”的說法。

2023年4月,IRL董事會暫停了沙菲的CEO職務,并任命了一名代理首席執行官。直到這次IRL用戶造假暴雷,大眾才發現,IRL并不像孫正義之前所相信的“人們一起做更多事情”,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只有一大堆機器人和自動賬戶。

IRL為軟銀的投資失敗案例添上了新的一筆,孫正義再次成了“冤大頭”。

 二、從“封神”到“跌落神壇”

自1981年建立軟銀商業帝國,孫正義創造過無數輝煌甚至巔峰的時刻,如投資雅虎、收購沃達豐、鯨吞美國第三運營商Sprint等,秉持著“只投行業頭部公司”的投資理念,孫一度將軟銀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技術投資公司。

他職業生涯中最為成功的一次投資當屬阿里巴巴。

投資圈里廣泛流傳著一則傳奇故事:2000年左右,為了給阿里巴巴融資,馬云跑到北京見到了孫正義,兩人僅聊了6分鐘,馬云就拿到了2000萬美元投資。2004年孫再次注資6000萬美元。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后,市值巔峰超過8500億美元,孫本人也從中獲得超過千億美元的財富,并在全球投資圈直接封神。

轉折也從這時開始。

阿里的成功給孫正義來了更為明確的投資方向,他開始頻頻出手全球科技公司。2017年5月,在孫正義的主導下,軟銀愿景基金一期正式啟動,總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投資標的便是全球范圍內的科技領域獨角獸。此后三年,愿景基金投出約700億美元,累計投資了88家創業項目,幾乎橫掃全球各類科技獨角獸企業,其中包括滴滴出行、Uber、OYO、WeWork(眾創空間)等企業。

需要注意的是,愿景基金以late-stage VC(后期風險投資)進行投資,這種投資的典型特點是,投資的項目階段仍然屬于VC階段(該階段指的是企業已發展為較成熟的時期),但給予投資的金額卻遠遠大于傳統的VC投資。這在無形之中堆高了企業的估值——WeWork巔峰時期,軟銀投后估值約470億美元,而在2021年上市時僅有80億美元市值;平安壹賬通軟銀進入后估值飆升到75億美元,2019年末市值僅有36.6億美元。

當時相關媒體報道稱,市場上不僅有機構將愿景基金投資作為企業估值高于市場一倍的反向指標,甚至業界流傳出“愿景基金是一級市場最大泡沫”的說法。

更為嚴峻的是,隨著疫情和金融形勢的持續緊縮,軟銀在技術股暴跌浪潮中遭受重創。2021財年,軟銀凈虧損1.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9億元),愿景基金虧損2.6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7億元),雙雙創下虧損紀錄。

當時,包括美國外賣公司Doordash、東南亞網約車公司GoTo 、韓國版“阿里巴巴”Coupang、貝殼找房、商湯科技等公司的股價/估值都急劇下降。受此影響,軟銀市值大幅縮水,幅度超過了過去20年的任何一年。

虧損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年。

5月11日,軟銀集團發布2022財年全年財報(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凈營收6.57萬億日元(488億美元),同比增長5.6%;凈利潤為虧損9701.4億日元(72億美元),較2021財年1.7萬億日元的虧損有所收窄,不過仍大幅差于市場預期的3437.1億日元虧損。此外,2022財年軟銀愿景基金虧損4.31萬億日元(320億美元),同比擴大68.8%,全年愿景基金投資虧損5.28萬億日元(約合392億美元)。

孫正義,這位大膽揮毫的冒險家因多次“踩坑”,收獲了一筐爛果。

2022年11月,孫正義鄭重宣布以后不再出席軟銀的財報會議,并將集團的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給CFO后藤芳光等高管,自己則將全身心投入芯片設計公司ARM的“爆發式增長中”。

消息一出,引起業界一片嘩然。

三、押注生成式AI浪潮

本以為孫正義會就此沉默,但在半年后,他再次現身6月21日召開的軟銀集團股東大會,并發表了一段名為「開啟反轉攻勢」的演講,AI、ChatGPT等概念幾乎貫穿全程。

不少人認為這是孫蟄伏已久的「進攻」,畢竟連他自己都這樣說。

在演講中,孫正義表示:“我們準備把過去的防守模式轉變為進攻模式。3年前,我們手上的現金并不多,一直處于防御模式。現在我們賬面的現金有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47億元),已經準備好進入進攻模式了。”

對于具體的“進攻”方向,孫正義暗示將放在人工智能領域。AI是孫正義當前最為關心的事情,他每天都在使用ChatGPT,通過提問讓ChatGPT和他在頭腦風暴中進行了對話和辯論,并對此感到「非常興奮」。

另外,他更表示人工智能革命的奇點即將到來。“未來10年,人工智能會改變世界,而軟銀要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

孫正義是AI投資的早期擁護者,在2017年發起愿景基金時,其理論基礎就是“奇點”理論,關鍵詞是人工智能。

“奇點”理論是未來學家Ray Kurzweil提出的,他把電腦智能與人腦智能兼容的那個時刻稱為“奇點”。按照Kurzweil的預測,“奇點”將在2040年到來。孫正義也相信,計算機終有一天會超越人類,將會以更加智能的方式來管理地球。因此,愿景基金的所有投資,都是圍繞這個理論展開。

有人做過統計,2017年至2022年,孫正義在季度和年度業績報告中提到“AI”的次數超過500次。他曾向投資者表示,AI將「重新定義所有行業」,并引領一場強大的新信息革命浪潮,而軟銀將在該領域尋找頂尖創業公司,建立所謂的“第一AI戰略集群”。

雖然對于具體的投資方向和公司,孫正義并沒有在演講中提到,但從他與OpenAI首席執行官的會面,以及軟銀宣布將開發日本版ChatGPT的消息來看,孫正義在投資AI這件事情上是非常篤定的。

然而,據風投數據庫PitchBook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6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生成式AI創業公司中,軟銀只投資了其中的一家。相比之下,Coatue、Lightspeed和老虎環球基金等投資巨頭都在該領域投資了多家獨角獸公司,軟銀顯然有些跟不上步伐,它的投資者們,又還有多少耐心去等待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芦山县| 肇庆市| 枣阳市| 疏附县| 井陉县| 右玉县| 延安市| 肥乡县| 蓝田县| 许昌市| 什邡市| 榆中县| 德钦县| 涟源市| 涪陵区| 吉隆县| 紫阳县| 闽清县| 望城县| 高安市| 常山县| 吉水县| 莱州市| 新蔡县| 平江县| 伊川县| 宁南县| 河池市| 寿宁县| 博湖县| 马公市| 阿瓦提县| 木里| 陕西省| 葫芦岛市| 芮城县| 遵化市| 岐山县| 花垣县|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