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外商公募基金的數量有望再增加。
近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山西省)發布公告,山西信托擬轉讓其持有的匯豐晉信基金31%股權,對應的掛牌價格為10億元人民幣,掛牌40個工作日。
公告明確表示,除轉讓方外的標的公司現有股東(即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英國)有限公司,簡稱“剩余股東”,剩余股東與轉讓方合稱“現有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標的公司剩余股東未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開資料顯示,匯豐晉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本金2億元,由山西信托和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英國)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其中山西信托持有該公司51%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英國)有限公司(下稱匯豐投資管理)持有匯豐晉信基金剩下49%股權。
也就是說,假如匯豐投資管理行使優先購買權買下這31%股權,匯豐晉信將變成一家外資控股的基金公司。
今年5月,有傳聞稱,“匯豐控股將把其在中國合資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例從49%提高到100%,有待監管批準”。傳聞同時提到,匯豐控股已與山西信托達成協議,山西信托同意出售其在匯豐晉信51%的股權。但對此傳聞,匯豐投資管理表示不予置評。
與此同時,購買這部分股權也和匯豐集團近期的戰略布局相符。
近日,匯豐集團宣布,在中國內地市場正式啟動大財富管理矩陣策略,加速投入把握中國財富市場機遇,這標志著外資金融機構首次加入大財富管理賽道。新策略將整合匯豐旗下機構在內地的渠道、產品、服務和技術,強化全價值鏈協同發展,提高中國這一全球戰略性市場在匯豐亞洲財富管理業務板塊的比重。
近年來,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持續推進,國際知名資管加速布局中國公募市場。
截至目前,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已經擴容至8家。其中,貝萊德基金、路博邁基金、富達基金、施羅德基金和聯博基金是新設公募;宏利基金(原泰達宏利)、摩根基金(原上投摩根)和摩根士丹利基金(原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則是中外合資轉外商獨資公募。
再來看本次轉讓的標的。根據評估報告,以2022年6月30日為基準日,匯豐晉信基金的總資產賬面價值為8.21億元,總負債賬面價值為1.97億元,凈資產賬面價值6.24億元,凈資產評估價值24.50億元。
匯豐晉信是一家上海的老牌公募,雖然管理的資產總規模并不算大,但一直以權益投資見長,更是培養了多名明星基金經理,如丘棟榮、陸彬等。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匯豐晉信基金管理的非貨幣基金規模為408.22億元,行業內排名第77名。
但匯豐晉信基金的管理規模大比例依靠明星基金經理陸彬,他同時也是該公司的副總經理。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陸彬在管基金總規模約280.08億元,在任管理基金數7只。
陸彬成名于2020年。當年,初出茅廬的他以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全年134.41%的收益率斬獲當年股票基金冠軍。此后,他“績而優則仕”,從公司助理研究總監升任股票研究部總監,之后再升任總經理助理,直至在2022年一季度被任命為公司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