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威馬汽車官方在社交媒體發布聲明稱,“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法人沈暉先生被限制高消費的消息。經核實,該限高令已撤銷。”
此前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董事長SHEN HUI(沈暉)新增一則限制消費令。
申請人為彭某某,涉及仲裁案件立案時間為2023年4月7日,執行法院為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因執行標的14065元全部未履行,法院認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將公司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威馬汽車在最新的聲明中還表示,威馬汽車正全力開展用戶服務,依法有序清償債務,并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出海計劃,有望于近期復工復產,恢復正常運營。
不過威馬在6月30日剛剛傳出停薪消息。據證券日報援引相關人士消息稱,在此前縮小工資發放范圍后,威馬6月份再次停薪。“目前公司只有總監及以上的中高層有工資,其他人均暫停發放工資。”
早在去年年底威馬汽車就曾傳出降薪消息,具體為管理層降薪50%、其余員工降薪30%,以此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今年2月,威馬又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社保資金去向不明等消息,有員工在廠門口拉橫幅維權,有關部門介入調查此事。
實際上,威馬汽車的生產和銷售等多個環節已經陷入困境。年初,作為威馬產量主力之一的溫州工廠被曝由于沒有訂單已處于停產狀態。而銷售端口更早就顯現了端倪,去年10月開始,在過去幾年間爆發式增長的威馬汽車門店開始大面積關閉。3月7日,威馬對外界高度關注的展廳復產復工問題做出了答復,稱近期全國范圍內將有超過100家經銷商展廳陸續恢復常態化服務,為消費者解決購車與用車問題。
威馬汽車曾經也有過高光時刻。創業初期,威馬汽車不僅是新勢力中最早獲得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還擁有兩家完全自有、高度自動化的自建工廠。2019年,威馬汽車以16876輛的交付量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二,僅次于蔚來的20565輛。彼時,威馬首款車型EX5共交付16810輛,居當年造車新勢力單車交付量之首。
然而自2022年開始,威馬汽車就開始急轉直下。在汽車行業新一輪的洗牌中,威馬汽車的窘迫遭遇也反映出尾部造車新勢力瀕臨破產和淘汰邊緣的殘酷現狀。
同為第二梯隊的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也在今年屢屢被曝出財務問題。繼4月發布延遲發放3月工資的決定后,5月又宣布推遲發放4月工資。據21世紀經濟此前報道,愛馳內部曾傳言“某高管稱愛馳破產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建議員工抓緊走法律程序”。
另一家存在感并不強的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也正處于破產邊緣。6月27日晚間,作為天際汽車供應商的東安動力發布《關于公司訴訟事項公告》稱,2023年3月14日,公司已向哈爾濱市平房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天際汽車支付公司欠款1611.23萬元并承擔遲延付款的利息。據悉,因資金問題,天際汽車已新增被執行超過七千萬元。
與威馬不同的是,愛馳和天際的一直以來的銷量并不理想。成立至今,愛馳汽車共推出兩款車型,2020年全年銷量為2600輛,2021年為3011輛,2022年前8個月銷量為2824輛。2023年前四個月,累計銷量僅為111輛。天際汽車共推出ME7和ME5兩款車型,從銷量上來看,2021年和2022年銷量分別為天際汽車分別為1778輛和5321輛。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天際汽車銷量歸零,前5個月累計銷量也只有437輛。
另外,曾與蔚來、小鵬、威馬同屬“造車四小龍”的拜騰汽車近期也進入破產清算。在相關裁定書中,盡管兩公司辯稱拜騰汽車仍舊有“救活”的希望,但法院認為債權人權益已多年得不到保障,決定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