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穆玥
8月2日,江蘇證監局在其官網公布了對歌斐資產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警示函內容顯示,經查,歌斐資產在管理“創世鼎興三期壹號并購私募基金”、“創世鼎興三期貳號并購基金”時,發送的基金2020年年度報告、2021年半年度報告、2021年年度報告、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向基金投資者披露的基金部分底層項目情況與實際情況不符。
江蘇證監局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105號,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根據《暫行規定》第三十三條規定對歌斐資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歌斐資產成立于2010年,是諾亞控股旗下定位為專注資產配置,追求絕對回報的多資產管理公司,官網介紹顯示,公司多條投資線全面發展,業務范圍涵蓋私募股權投資、房地產基金投資、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組合配置管理等多元化領域,截止2023年一季度管理規模已達1575.9億人民幣。
諾亞控股成立于2005年,2010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NOAH),2022年7月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二次上市(股票代碼:6686),并于同年12月完成在香港聯交所主要上市地位的轉換,成為在香港聯交所及美國紐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財富管理公司。公司業務涵蓋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和其他業務,截止2022年末公司自上市以來累計配置資產規模超9400億元人民幣。
針對本次被江蘇證監局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相關情況,8月3日歌斐資產在公司官網公開發文進行了說明。
歌斐資產在說明中稱,警示函中提及定期報告中“情況不符”是指所涉基金定期呈交報告(監管格式)中個別已退出項目,未及時將項目狀態更新為“已退出”。相關項目已于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陸續完成退出,基金及項目退出進展、回款情況等均已在投資人報告中及時對投資人充分披霞(但監管報告中狀態未及時更新)。同時,上述退出項目的分配款項也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一季度根據底層回款進展陸續向歌斐投資人進行了分配,分配公告亦告知分配款項的具體項目來源。
歌斐資產表示,上述未及時更新的情況并無損害投資人利益行為,對基金實質無影響,公司已在相應更正版信披報告(監管格式)中對上述情況完成更新,公司就上述未及時更新事項所帶來的不便而致歉,并將持續提升基金信披準確性,勤勉履行管理人職責。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歌斐資產還曾于2018年7月時因為陷入輝山乳業債務問題收到來自江蘇證監局的警示函。
當時江蘇證監局查明,歌斐資產于2016年3月30日成立“歌斐創世優選一號、二號投資基金”,在管理上述基金過程中,明知基金受讓的基礎資產系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沈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山集團)對輝山乳業(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山中國)的借款債權,卻在基金合同中披露為應收賬款債權,未履行誠實信用義務。
同時,公司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一是基金合同關于產品風險的揭示前后不一致,基金合同第十八條“風險揭示和風險承擔”之“特別提示”中產品風險為“中等”,基金合同其他部分產品風險為“中高”;二是未對盡職調查中收集的輝山中國合并會計報表相關數據進行仔細審閱,未發現報表中部分數據勾稽關系的明顯錯誤;三是未對盡職調查報告中的相關公司股權結構圖進行仔細審閱,未發現圖中輝山集團的股權結構與實際不符。
江蘇證監局認為,歌斐資產的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105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四條的規定。根據《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決定對歌斐資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