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慕澤
“私募跑路事件”又有新的受害者浮出了水面。
11月19日,鄭煤機(601717.SH)發布關于購買信托理財產品進展情況暨風險提示的公告,披露了公司3億元認購華軟新動力相關踩雷產品的情況。
公告顯示,今年5月29日,鄭煤機分別以自有資金1億元認購“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1號單一資金信托”、“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2號單一資金信托”以及“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3號單一資金信托”等3只信托產品,約定的信托期限均為1年。
上述信托理財產品認購總額為3億元,受托人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投資顧問及信用增級人為北京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軟新動力”),預計年化收益率5.00% ,根據華軟新動力的投資建議定向投向“匯盛資產量化對沖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匯盛資產量化對沖4號”)。
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信托產品尚未到期,鑒于上述信托產品面臨兌付風險,鄭煤機已提前贖回“信托1號”產品的信托資金2956.34萬元,其余存在無法按期兌付、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對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鄭煤機表示,將密切關注上述信托理財產品后續兌付情況,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指定專人負責項目跟蹤,積極聯系督促各相關方盡快向公司兌付上述信托理財產品的投資本金及收益,盡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同時,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保留在必要時采用法律訴訟措施等其他維權手段的權利,最大程度減少公司的潛在損失。
在此之前,華軟新動力曾于11月14日晚間發布聲明稱,截至目前,華軟新動力管理的最終實際投資至深圳匯盛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盛私募”,登記編號P1061345)的部分私募基金產品,因匯盛私募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為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針對匯盛私募的重大違約行為,公司將持續向相關基金產品的投資人進行信息披露,并針對匯盛私募以及相關環節采取法律手段,盡最大努力實現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匯盛私募成立于2016年1月,管理規模為10-20億元。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共備案有9只私募產品,除了鄭煤機踩雷的“匯盛資產量化對沖4號”以外,公司“匯盛資產量化對沖”系列還備案有1號、2號、5號、6號等多只產品,均為2023年2月至4月期間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鄭煤機此前就曾因投資華軟系相關項目而蒙受損失。
今年3月29日公司曾在公告中表示,應收上海華軟款項金額為 6552.62萬元,已于本期全額確認減值。2022年全球地緣政治沖突、貿易摩擦等因素沖擊了資本市場,作為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上海華軟及其所屬集團資金鏈產生問題,公司通過訴訟及財產保全方式亦未收回款項,結合上海華軟現有資產已被質押給第三方及前述款項的擔保人或其關聯方的本期所增加的涉訴事項等情況,公司判斷此筆款項收回的可能性較低。基于審慎考慮,對該筆款項計提100%減值準備。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上海華軟的第一大股東為華軟資本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6.77%),而華軟新動力的第三大股東北京金陵華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為華軟資本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