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慕澤
10月18日,知名百億私募中歐瑞博投資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和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本著與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公司將于近期使用自有資金合計1000萬元,投資旗下正在發行募集的新產品,在產品運作期間長期持有。
中歐瑞博投資成立于2007年,是中國最早的陽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規模超200億元。
業績表現方面,好買基金網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連續7年間中歐瑞博投資旗下占比最多的股票型產品的年度平均收益率為“4正3負”,其中2022年度公司旗下股票型產品的平均虧損率達10.97%,今年以來公司旗下股票型產品的收益表現依然不樂觀,平均虧損率為6.4%。
盡管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是中歐瑞博投資依然在積極發行產品,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公司旗下共備案有141只產品,其中2022年共備案12只產品,今年以來也已經備案了5只新產品,最近的一只為10月11日備案的“中歐瑞博赤兔鑫選”。
無獨有偶,兩天前另外一家知名百億私募林園投資也曾公告稱,基于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長期看好以及對旗下基金產品的充分信心,即日起公司或實控人林園本人將跟投公司旗下所有產品新增凈申購額的20%。
與中歐瑞博投資相似的是,林園投資旗下產品近兩年的收益表現也不樂觀,2022年公司旗下股票型產品的平均虧損率為18.92%,今年以來的平均虧損率為0.77%。
事實上,近年來私募自掏腰包購買自家產品的情況并不少見,但以往絕大多數的私募選擇自購的都是公司旗下已經成立的產品。最近宣布自購的林園投資和中歐瑞博投資則一個是將回購金額與公司新增凈申購額掛鉤,另一個將自購目標鎖定為公司正在發行募集的新產品,也因此更像是“營銷式”的自購。
當然,類似這種“營銷式”自購的玩法在私募界也有先例。
2022年5月6日,百億私募睿郡資產便曾公告表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同持有人共進退的初心,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將運用不少于400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資金,認購即將于2022年5月9日開始募集的睿郡承非系列產品。
彼時的董承非剛加盟睿郡資產不久,宣布自購的睿郡承非系列產品正是其“公奔私”后發行的首批產品,最終的累計募資規模也高達45億元。
不過,搶先宣布自購不少于4000萬元對于董承非相關產品的募集究竟有何影響似乎很難說得清。而林園投資和中歐瑞博投資此番宣布自購是否能夠獲得潛在投資者的認可,目前也尚未可知。